秦羚学者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第一驱动力,是生态空间绿色革命的关键力量。“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兴林草兴生态,必先兴科技强科技。 早在新石器时代,西安半坡的彩陶器上就出现了象征植物生长的花纹。至夏时,出现了保护森林的记载。《周书·大聚篇》“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尔雅·释木》出现灌木、丛木、乔木概念。秦驰道营造边境林,汉上林苑营造园林。除《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外,还有林业专著《种树书》《南方草木状》《竹谱》《桐谱》。得益于宗法一体、天人合一理念,中国传统林业技术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近代以来,西方现代生物科学传入中国,与传统林学交融发展,分立出树木学、造林学、苗圃学、森林经理学、测树学、木材学,相继成立北京农事试验场(1906)、林务研究所(1916)、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植物部(1922)、中央林业实验所(1941)等林业科研机构,创建《森林》《林学》等专业刊物。1948年胡先骕、郑万钧发表《水杉新种及生存之水杉新种》,宣告科学发现“活化石”水杉,被誉为20世纪植物学领域最大科学发现之一。但是,中国林业科技落后于世界潮流是中国落后于是世界大趋势的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林业科技大步追赶世界潮流,与时俱进、克服艰难、砥砺奋进,推进科技兴林,完善科技体系,提升创新能力,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大体历程四个重要阶段: ——创业创新、构筑基础。在机构建设方面,1951年筹建、1953年成立中央林业科学研究所。1954年林业部设科技司负责科研管理、科技发展工作,归口管理林业标准、计量和质量工作。1958年,在中央林业研究所基础上成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并陆续设立林业经济、木材工业、林业机械、林产化学工业、紫胶等研究所,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各省、市、自治区陆续成立林业科学研究机构,林业科技研究体系逐步建立。在资源调查方面,1953年在苏联援助下,林垦部应用航空摄影与航空测量制图技术调查森林资源,至1964年全国主要林区第一轮航空摄影结束,完成1:2.5万比例尺摄影71万平方公里,河道带状摄影7805公里,航空视察带状摄影29187公里。在科学研究方面,以梁希为代表,科技工作者开展了重要树种特性、全国林型、造林立地条件及造林技术、重要树种种子特性、育苗技术及树木引种育种、主要森林病虫害及森林防火技术、森林主伐方式及天然更新、森林抚育科学原理、森林经营组织原则、主要木材和竹材构造及材性,木材采运技术的提高及工艺过程机械化、林产化学加工技术及工艺过程等方面研究,解决了全国造林绿化和森林工业生产中的主要技术问题。1954年林业部颁布《木材规格》《木材检尺办法》《木材材积表》,标志着木材生产向标准化迈出重要步伐。在高等教育方面,走出一条独立发展林业教育之路。1950 年林垦部与教育部召开全国林业教育会议,南京大学、金陵大学、中山大学等 14所大学、农学院开办 2 年制林业专修科,招收本专科学生 1615 人。1952 年教育部合并7所大学森林系,成立北京、东北、南京三所林学院。1954年林业部成立教育司,北京、东北、南京林学院归林业部领导。到1957年,全国高等林业院校(系)在校本专科学生6065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林业院校停止招生。1970年部分林业院校恢复招生。1978年在恢复北京、南京、东北、中南林学院的同时,组建西南林学院。1979年从西北农学院分出西北林学院。1985年全国高等林业院校本专科在校学生20126人。1999年高等林业院校逐步调整合并,西北林学院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专业设置上,1950年有造林、森林经营、林产利用 3 个专业。1954 年发展到造林、森林经营、森林采伐运输机械化、木材加工 4 个专业。之后,先后增设森林培育、森林环境治理、森林资源管理、森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利用工程、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开设理学、法学、教育学专业,形成多科发展态势。 ——科教兴林、壮大发展。1978年隆重召开全国科技大会,邓小平做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重要论断。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科技发展指导方针。1995年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科教兴国”,中国迎来“科学的春天”。《1978-1985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林业科技要研究我国森林资源少、生长量低、木材浪费大,综合利用率低以及重采伐、轻造轻抚等问题。《1986-2000 年林业科技发展规划(草案)》提出6个方面18个科技发展项目。1985年林业部要求科研机构“把科技力量推向林业建设的主战场”,逐步建成专业配套、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全国科研体系。1990年林业部明确“科技兴林”方针,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林业科技工作首要任务。1995年林业部《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意见》明确“科教兴林”主要任务。1997年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规定林业部门负责林木、竹、果树(干果部分)等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受理、审查和授权工作。在基础科学方面,树木学研究不断丰富,《中国树木志》第1卷、第2卷分别在1983年、1985年出版;《陕西树木志》、《山东树木志》、《云南树木志(上卷)》等地方树木志陆续出版;《红松林》(1980年)、《杉木》(1984年)、《杨树》(1988年)、《中国油茶》(1988年)等树种专著相继推出;树木生理生化研究全面启动,从水分生理、营养生理研究发展到光合作用、代谢生理、种子生理、组织培养、实验技术等;森林土壤研究起步,形成森林土壤分类和生产力评价、森林生态系统中矿质营养元素和水分循环、土壤诊断系统论述。到1998年,在生态工程区、荒漠化地区陆续建立多个生态系统功能定位检测站。在森林培育保护方面,确认了杉木等优良树种种源区,应用组织培养、容器育苗等新技术,培育林木新品种2000多个。困难立地造林、盐碱地造林技术进步,有力支撑了防护林营建。通过种子处理、播期选择、飞行导航、播后经营管理多方面研究,陕西成功掌握了飞播造林技术,引领全国飞播造林事业。在森林病虫害方面,更加注重可持续治理,从综合防治到关注病理研究。1995年植物生长调节剂-ABT生根粉研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并广泛应用于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和苗木移栽等生产活动,如今已覆盖全国80%的县(市)并推广到30多个国家。 ——生态优先、创新发展。1999年,中共中央做出《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决定》,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上升为国家战略。1998年中国林业向“生态建设”转型,先后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六大生态工程。国家林业局以“增加林业资源总量,提高生态建设水平,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先后印发《关于加强重点林业建设工程科技支撑的指导意见》(1999年)、《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2000年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科技支撑实施方案》(2000年)、《中国森林防火科学技术研究中长期规划(2006-2020年)》(2007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地区林业科技救灾减灾技术要点》(2008年)、《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2020年)》(2009年)。数字技术、生物技术、航天育种等高新技术应用,在新品种培育、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信息技术、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基础科学方面,2001年,历时22年、260多位专家编写的4卷《中国森林》全部出版,涵盖五千年中华森林历史变迁和中国森林类型、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组成结构、生长发育等内容,成为中国林业基础研究重要里程碑。2008年,历时5年、数百名专家编制的《中国植物保护战略》中英文本公布。瞄准世界高技术发展前沿,林业“863”计划在优良林木种质资源培育、新型木基复合材料制造、高效植物体胚快繁技术建立、森林生物灾害防治、综合节水技术集成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2003年成立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陆续建设草原、湿地、荒漠、竹林生态站,形成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网络化发展格局。在工程建设方面,设置“林业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与示范”科研项目,连续20年在黄土高原、太行山、长江流域典型区域,开展“树种选择、结构配置、效益监测、模式优化”等技术研究,支撑生态工程质量提升。在遗传育种方面,建立林木种质资源库222处,保存204科866属3550种的林木种质13.5万份。突破了松树、杉木、杨树、桉树、楸树等用材树种大径材优质高效培育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四大林木育种中心之一。在荒漠化防治方面,加强沙漠基础信息调查、荒漠化发生机制、退化植被恢复与重建机理等基础研究,开展荒漠化治理关键技术攻关,陕西榆林创制沙障固沙、引水拉沙等多项实用治沙技术,构建封沙育林(草)、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等多种综合治理模式,成为科技治沙的“中国样板”。在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开展栖息地保护、恢复与重建,拯救繁育以及野生植物就地迁地保护和回归自然等技术研究,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大熊猫、朱鹮、羚牛、金丝猴、藏羚羊、红豆杉、珙桐、苏铁等野生动植物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硬道理。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置于国家发展战略核心。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集中统一管理自然保护地体系和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四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国土空间规划出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生态空间即是林政空间,林政科技创新大步走向生态空间治理,推动生态空间修复,兴林草兴生态。基因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银白杨、鹅掌楸、杜仲、文冠果、山苍子等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构建了杨树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创制出能够在降雨量300毫米以下、含盐量 4‰困难立地条件正常生长的“抗逆1 号杨”等转基因杨树新品种;基于高分辨率遥感的森林资源天空地一体化协同监测技术体系的创建,实现了森林资源高频次、高精度、全覆盖调查监测。航空飞机和无人机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了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在科技成果展示方面,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简称“杨凌农高会”)与北京科博会、深圳高交会、上海工博会齐名,成为中国四大科技展会之一,被誉为“中国农业奥林匹克盛会”。1994年创办至今,杨凌农高会已连续举办28届,在以高新技术推动生态空间绿色革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技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紧密相连。201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提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概念,即一个区域内,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中国生态经济学家探索GEP核算路径,并演算出GEP具体数据,可以评估生态系统功能状况与生态效益,分析评价生态保护成效,以及区域之间的生态关联,为评估生态文明建设进展和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提供数据支撑。“十三五”期末,全国林业国家标准533 项、行业标准 1907 项,涉及林木种苗、造林、森林经营、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各个领域。科技进步在林业发展中的贡献率达到58%,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2%。 林政科技进步支撑着生态空间绿色革命,支撑着中国增绿引领全球,支撑着生态保护修复事业进入世界前沿,支撑着大踏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七十多年来,中国林业科技在百废待兴中昂首起步,在改革开放中踏浪前行,在世纪开局中振翅高飞,在新时代奠基伟大复兴,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目标之变。从建国初期主要面向林木资源调查开发,到改革开放后转向开发与保护并重,再到新世纪面向生态建设,继而发展到新时代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四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不断与时俱进,深化研究、更新主题。林政科技已经从“向自然进军”“向自然索取”转型为“向自然投资”“兴林草兴生态”。 ——方法之变。从建国初期主要运用传统测量、栽植、育种方法,到改革开放后生根粉、人工温室、飞播等现代技术,再到新世纪基因工程、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智能制造等新技术新材料,继而深化全球科技合作,紧跟世界林业科技发展大势。 ——人才之变。建国初期,专业人才两百多人发展到今天1.5万人,两院院士14人,科普人员5.8 万人。从科技创新、到科技推广、到标准应用,再到科学普及,逐步形成以科研院所(校)为主体,专业协会、乡土专家、科技特派员等广泛参与的多元化人才发展机制。 ——体系之变。从建国初期建立科研机构,到单独设立林业科技机构,到设立科技推广机构,再到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目前,全国已有470个科研推广机构,9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0个工程技术中心、110个长期科研基地和210个生态定位研究站,国家级、省级科普基地 406 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未来一个时期,国土绿化空间收窄,生态空间治理、美丽中国建设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也是林政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技术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力量。要以“兴林草兴生态”为出发点,以“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空间治理”为着力点,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落脚点,加快推进林政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林草科技创新体系,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到2035年,全面建成林草科技创新体系,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5%,跨入林草科技创新强国行列。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让我们一起“兴林草兴生态”,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科技驱动力。 阅读链接:陕西林业科技 陕西省有省、市林业科研机构10个,专业技术人员456人,其中二级教授3人、正高级工程师28人、高级工程师153人。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是全省林政科技“双轮”。陕西省林业科学院建有大秦岭研究院、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生态修复研究所、湿地研究所、治沙研究所、森林保护研究所和4个外协研究机构,开展森林资源保护评价、特色经济林选育开发、防沙治沙、生态修复、珍稀野生动物救护繁育、湿地与草原管护等基础和应用研究。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是科技实践创新“窗口”,承担生态空间调查监测、规划设计、数据支撑和碳汇计量任务,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助推全省生态空间治理“系统化”“数字化”“智能化”。在生态空间治理理论创新上走在前列。2020年,陕西省林业局《陕西省生态空间治理十大创新行动》设立54 个科研专项、46 个社科专项,10 余个黄土高原、秦巴山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国家和省级重点研发项目。全省四级技术推广机构795个,推广人员5887人。拥有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8个,其中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重点实验室3个、长期科研基地2个、国家创新联盟4个和科技协同创新中心1个,科技创新联盟1个,“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6项,全省林业科技贡献率43%,林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60%,林木良种使用率55%。朱鹮由7只到7000只的故事、秦岭中央公园的故事、黄土高原变绿的故事,皆构成世界生态保护故事的经典章节,也是陕西林政科技的传奇故事。 注:本文为林政之变系列之一。王生银博士为本文成品做出重要贡献。林政体系广大而精微。我们甘做绿色愚公,向绿向美,兴林草兴生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2022年4月15日晚于磨香斋。16日下午、17日上午两次修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