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风景名胜=风景+名胜。风景即是自然风光、大地景观,名胜是享誉天下的人文胜境。在风景名胜区内,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自然生态之美与中华人文之美融为一体、美美与共,成为万里江山锦绣中华和上下五千年文明华夏的重要地理标识和重要精神标识。 中华民族崇尚自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管子曰“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大美生”,老子曰“道法自然”,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孟子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精髓,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在自然风光中营造人文胜景,即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的空间塑形。 中国先民崇拜自然,封禅祭祀五岳四渎,为风景名胜创制雏形。夏商周三代,爱护自然即是仁德治国表现。春秋战国时,兴起邑郊风景名胜。周文王围方七十里建“灵囿”,被认为是最初始形态的风景名胜。秦汉时,上林苑独领风骚,帝王封禅祭祀及其设施修建频繁,以五岳为主体的中国风景体系逐渐形成。随后,佛教道教文化进入风景体系,学者远游、民间郊游,游学风盛。五台山、普陀山、漓江等30多处风景名胜均形成于这一时期。魏晋时,佛教禅宗盛兴,建设寺观,开凿石窟,文人名士行吟啸傲兰亭修禊,宴游赏花,开启山水园林之源,莫高窟、麦积山、武夷山、西湖、丽江等20多处风景名胜兴起。隋唐时,经济、社会、文化全面繁荣,风景名胜数量、类型、分布范围大增,唐玄宗据轩辕黄帝“黟山”采药炼丹得道升天传说赐名“黄山”。宋、元后,多元民族文化融合,宗教儒家思想融汇,“天下名山僧占多”, 风水学说兴起,皇家园林兴盛,山水风景与精雕细刻交融,自然科学、人文社会、技术工程相结合,极大丰富了中国风景名胜体系。 近代以来,百年屈辱,中国风景名胜陷于停滞。新中国成立后,风景名胜复兴。1980年代以来,中国风景名胜区实现了从酝酿探索、体系建设到规范发展、优化提升的重大转变,不断借鉴国际经验丰富完善。把风景与名胜有机联系起来,构建风景名胜区是新中国“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创造。风景名胜区是自然风景优美、人文名胜集中,可供人民群众休闲游览观光,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包括具有较高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的山河、湖海、地貌、森林、动植物、化石、特殊地质、天文气象等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地、园林艺术、建筑工程等人文景物,以及情景交融的生态环境、风土人情。一般分为历史圣地、山岳、岩洞、江河、湖泊、海滨海岛、特殊地貌、城市风景、生物景观、壁画石窟、纪念地、陵寝、民俗风情及其他14个类型,涵盖中华大地典型的自然景观和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 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44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包括陕西秦岭的华山、骊山2个风景名胜区。1988年、1994年、2002年、2004年、2005年、2009年、2012年、2017年先后8次公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次共公布24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面积11.28万平方公里。省级风景名胜区发展到807处,面积11.74万平方公里。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共同1053处、面积23.0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02%。也就是说,中国版图约2%为风景名胜区。 中国设立、建设和发展风景名胜区,经历了孕育蓄能、续航扬帆、快速推进、优化转型、体系创新五个重要阶段。 ——孕育蓄能。新中国伊始,在财力困难情况下,拿出部分资金,推进西湖、泰山、黄帝陵的古迹修复、道路修整、设施维护、封山育林等工作。各地于自然风景优美之地兴建休养、疗养场所,为后来的风景名胜区创建奠定了基础。1963年,国家建筑工程部《关于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若干规定(草案)》提出:“凡具有天然优美的景色,面积较大,可供人们游览活动或休养、疗养的地区以及具有名胜古迹的地方等,均应定为风景区。”“风景区的地形、地貌、树木花草、益鸟、益兽、风景建筑,都必须认真保护。风景区内不准任意砍伐树木,不准放牧,不准开山凿石,不准建设妨碍风景区的厂矿企业。”还明确了“风景区绿地属于城市园林绿地,由城市园林部门统一管理,不能多头领导,其他单位如果改变这些绿地的性质或在其中开展业务活动,都必须经过园林主管部门的同意”。这一文件创下“五个首”:首提“风景区”名称,首提风景区划定与资源保护要求,首提风景区禁令,首定用地属性,首设主管部门。1960年代,美国施压、中苏交恶,上述文件并未有效施行。“文革”期间,“风景园林”被视为“小资”受到批判。不少城市园林、文物古迹划入“四旧”,于名山大川之中的文物古迹、文化遗产也遭遇厄运,风雨飘摇。 ——续航扬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之后,风景名胜区发展步伐加快。1978年,全国城市建设工作会议《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对现有的园林、绿地、名胜、古迹和风景区,要加强管理。被非法侵占的,要一律限期退出。破坏文物、古迹的,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同年,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会议《关于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见》提出建设“自然风景区”,形成设立专门机构、分级确定自然风景区的思路,明确了自然风景区的保护、规划、旅游和资金等问题,勾画了后来开展风景名胜区工作的框架。1979年,国务院明确自然风景区的维护与建设由城市建设部门归口管理。同年,国家设立城市建设总局,下设园林局,主要负责城市公园和自然风景区的管理工作。全国自然风景区工作座谈会形成《关于加强自然风景区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并专门讨论了名称问题,集中在自然风景区、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三个名称上。1980年,国家建委牵头对自然风景区建设规划与保护管理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1981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城市建设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风景名胜保护管理工作的报告》明确,确定风景名胜区等级和范围,建立健全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有计划进行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同年,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印发《风景名胜资源调查提纲》《申请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有关事项》,拉开各地推荐申报设立风景名胜区的历史进程。1981年下半年,国家建委派出“中国国家风景、园林专家代表团”赴美考察学习国家公园、城市园林建设经验。中国风景名胜区英文译名“National Park of China”,即“中国国家公园”。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得以加强。 ——快速推进。1985年,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建立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骨干,国家级、省级、县(市)级风景名胜区相结合的风景名胜区分级体系。1987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布施行《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提出风景名胜资源调查评价要求。1992年,建设部呈报国务院《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工作的报告》,要求各地加快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步伐,改善风景区接待服务条件。之后,密集制定出台《风景名胜区环境卫生管理标准》《风景名胜区安全管理标准》《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划定与保护工作的通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审查办法》等制度规范。1994年,出版《中国风景名胜区形势与展望》绿皮书,在提出“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16字工作方针的同时,尖锐指出了风景名胜区“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问题,风景名胜区套用城市开发区和旅游度假区模式,兴建休闲度假酒店、餐饮和娱乐设施,甚至建起了商业街。部分风景区开山采石、破坏植被,各种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积累、不断凸显。199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各地区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出让或者变相出让风景名胜资源及其景区土地。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任何地区、部门都没有将风景名胜区的经营权向社会公开整体或者部分出让、转让给企业经营管理的权力。2003年,建设部开始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展开为期5年的综合整治,推进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报批规范、监督监管的信息化、数字化工作。截止2005年,国务院共发布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87处,地方设立省级风景名胜区452处、县(市)级风景名胜区137处。 ——优化转型。2006年,在实施《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20余年后,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统一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并明确建立国家级、省级两级风景名胜区体系,在设立、规划、保护、利用和管理等方面做出详尽规定。2007年,建设部印发《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建立风景名胜区科学监测体系和长效的监管保护机制。200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和资源保护状况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日常监督管理制度。2010年,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列入禁止开发区域,风景名胜区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关注的重点区域。2013-2015年,住建部先后制定《关于规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上报成果的规定(暂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暂行)》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要求(暂行)》等规范性文件,规范规划编制工作。2016年,国务院修订《风景名胜区条例》,明确“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16字方针,详细规定风景区总体规划编制内容、时限和程序,要求政企分离、经管分开。2017年发布《风景名胜区管理通用标准》,2018年发布《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标准》《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至此,我国风景名胜区建立了系统、全面、规范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 ——体系创新。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各部门分头设置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自然遗产、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的体制,对上述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合理界定国家公园范围。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要求,改革分头设置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自然遗产、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的体制,对我国现行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效能进行评估,逐步改革按照资源类型分类设置自然保护地体系,研究科学的分类标准,理清各类自然保护地关系,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同年,党的十九大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2018年,国家新一轮机构改革,风景名胜区管理职责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转入国家林业草原部门,由城市建设体系转轨自然资源体系。2018年,“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地”研讨会认为,风景名胜区有别于单纯的自然保护地和文化保护地,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按照保护区域的自然属性、生态价值和管理目标进行梳理、调整和归类,逐步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随后,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全面启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2020年,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关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本次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暂不涉及风景名胜区自身范围调整,风景名胜区体系予以保留。针对当前风景名胜区内存在的城市建成区、建制乡镇建成区、永久基本农田等大量人为活动,以及与其他各类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等问题,将另行研究解决”。 风景名胜区是中国独树一帜的自然保护地,凝结山川湖海之精华,赓续华夏文明之精髓,堪称中国自然与中国人文高度融合、天人合一的露天博物馆。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历程,向我们深情讲述中国人与自然的经典故事。 ——讲述采集时代自然崇拜的故事。在漫长的渔猎采集时代,人们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自然生态生产力中获取生存与发展的初级产品,衣食住行,依赖自然、听命自然、崇拜自然。人的命天注定。生活的好坏,要看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北纬35度地带四季分明,是渔猎采集的黄金地带,也是中华民族的伊甸园。中华文明以北纬35度为轴心向南北扩展,也形成中国风景名胜区的轴心地带,恒久传颂着华胥营国、伏羲八卦、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的中华故事。 ----讲述农耕时代仰望高山的故事。中国名山源自农耕文明时代,靠天吃饭,向自然索取,从自然中剥离出食物药物、薪材木材,栽培作物、饲养牲畜,皆靠自然之力。风调雨顺,皆大欢喜。天下普罗大众,仰望高山、敬畏自然、祈求恩赐。保留自然原型,以满足向自然帝祈福的精神需要。帝王诏“凡五岳及名山……皆禁樵采”“天台山中避封内四十里,为禽兽草木长生之福庭,禁断采捕者”。华山—嵩山—泰山构成五岳的东西向横轴线,恒山—嵩山—衡山构成五岳南北向纵轴线。中国名山皆具自然保护属性,是“禽兽草木福庭”。 ----讲述工业时代生态科学的故事。自然科学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文明形态。人定胜天、向自然进军、改造自然、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曾经喧嚣一时。过度掠夺自然、剥离自然、挤压自然,导致自然生态空间严重破损。已经受伤残缺的大自然开展绝地反击,一系列生态环境灾难事件接踵而至,以强烈信号唤醒人类生态环境意识,迫使人们从国土空间中划出自然生态空间、自然保护地。在风景名胜区内,较好的保留了自然生态空间本底,是生物基因库、自然博物馆和理想的自然课堂、生态实验室,为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空间治理提供了样本。 ----讲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故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崭新的生态文明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已经走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前列,成为全球建设生态文明的引领者。风景名胜区将自然与人文“合二为一”,体现了生态文明核心价值,世代共有、世代共建、世代共治、世代共享、世代传承,永续发展。 中国风景与名胜,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发展,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风景与名胜兼优的中国风景名胜区,是代表国家的自然公园,也是代表国家的文化公园,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国家公园”。中国55项世界遗产,其中35项在风景名胜区。中国风景名胜是世界自然与人文的“中华珍藏版”,是彰显中华生态自信与中华文化自信的活体。自然是人类生存永久的根脉,风景名胜是文明发展永远的时尚。我们生存于中华家园,流淌着中华血脉,一起从过去向未来,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让中华风景名胜区生生不息、永葆生机与活力! 阅读链接:陕西风景名胜区 全省风景名胜区35处,面积2605.44平方公里,占国土1.27%。在发展历程上,1980年代3处、1990年代28处、2000年后4处。在分布区域上,巴山6处、秦岭14处、黄土高原23处。全省风景名胜区年接待游客1000多万人次。全省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临潼骊山、宝鸡天台山、华山、合阳洽川、黄河壶口瀑布、黄帝陵,面积718.7平方公里。29处省级风景名胜区:翠华山—南五台、楼观台、玉山,凤翔东湖、千湖、关山草原、磻溪钓鱼台、周公庙、三国遗迹—五丈原,三国遗迹—武侯墓祠定军山、张良庙—紫柏山、南沙河、南湖、汉中天台山—哑姑山、午子山、江神庙—灵岩寺,瀛湖、香溪洞、南宫山,柞水溶洞、月亮洞,白云山、红石峡—镇北台、神木红碱淖,药王山、香山—照金、玉华宫、福地湖,黄河龙门—司马迁祠墓,面积1886.74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3处涉及世界文化遗产地,即秦兵马俑世界文化遗产地、黄帝陵世界文化遗产地、楼观台大秦景教塔世界文化遗产地。 注:本文为林政之变系列之一。张俊和、巨炎武为本文成品做出重要贡献。林政体系广大而精微。我们是绿色愚公,朝夕逐梦,向绿向美。2022年3月26日于磨香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