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昨天,大家参观了宜川、韩城、合阳3个县市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工程建设现场。今天,7个市县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4个字:一是“快”,行动快、动手快。去年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工程启动会后,沿黄13个市县立即行动,先行先试,进展顺利,起到了带头作用。二是“细”,部署细、措施细。在“快”的同时还“细”,做到挂图作战,矢量图到地块,精细实施抚育补植和保护修复,起到了示范作用。三是“宽”,视野宽、思路宽。立足“以绿治黄”,坚持增绿是治黄之本,拓宽工作思路,开展荒山荒坡造林,营造绿色根脉,同时兼顾景观需要,建设沿黄最美丽防护林。四是“高”,起点高、质量高。在项目实施中采取了招投标和监理制,实行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全程监督,确保工程高质量。上述做法和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刚才,恩东同志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请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我强调四点: 一、常怀“国之大者”,当好“黄河生态卫士”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开启了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新篇章。去年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听取省委省政府汇报时强调,要坚持不懈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要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完善水沙调控机制,推动黄河流域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做好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指明了方向,明晰了路径,提供了遵循。 陕西处于黄河中游,是黄河流域之芯、黄土高原之芯,地理位置重要,生态功能突出。我们始终坚持以增绿为治黄之本,持续实施生态空间治理工程,860万亩流动沙地得到固定或半固定,成为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黄土高原腹心建成自然保护地群,森林覆盖率达到36.8%,年均入黄泥沙量由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以陕北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成为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的地区,补齐了全省绿色版图。 在推动陕西版图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中,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总体来说,当前的陕西“绿”仍是“浅绿”而非“深绿”,离“绿而美”和“山清水秀”目标尚远。大家知道,沿黄公路全长828公里,把华山、洽川、司马祠、禹门口、壶口瀑布、乾坤湾、闯王寨、石峁古城等50余处风景名胜串联起来,被誉为中国“一号公路”“最美沿黄公路”。仔细想想,美的不是路本身而是沿途自然风光、历史人文。我们所建设的沿黄防护林,就是沿黄公路上最入眼的自然风光。瞄准厚植黄河绿色根脉,建设沿黄最美丽防护林的目标,接续奋斗的任务依然繁重。 一年来,我们制定实施《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启动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工程,启动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推动秦岭北麓生态文明示范带建设,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全省林业系统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当好黄河生态卫士,切实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二、突出“十大行动”,加速“深绿进程” “十四五”时期是由“浅绿色”向“深绿色”迈进的重要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是陕西版图“最不绿”的区域,也是陕西增绿潜力最大的区域,是大规模国土绿化的重点区域,建设沿黄最美防护林是开启绿色新征程的重要路径。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林业局制定的《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明确提出,要坚持“以绿治黄”,持续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湿地保护恢复等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力争到2030年,陕西黄河流域新增森林面积830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4个百分点,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十大行动”是一揽子计划,45条具体措施,涉及黄河流域82个县的林业工作方方面面,是今后一个时期陕西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的纲领性文件。各地要站在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十大行动”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提速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空间由“浅绿”向“深绿”转变。 要锁定目标,挂图作战,把建设任务分解到市县乡村、落实到山头地块,精准组织实施。要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把“十大行动”推进情况作为考核各级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工作台帐,加强督导督办,实行销号管理。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探索掌握草原、荒地荒漠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关键技术,通过推进“小切口”改革,把条块化、破碎化的保护修复措施整合为系统化、空间化、协同化的生态治理工程,不断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三、明确“四个坚持”,科学“提质增效” 建设沿黄美丽防护林是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的重要内容。工程启动以来,各地结合实际,科学编制方案,积极落实资金,各项工作已全面铺开,在推进过程中,要切实做到“四个坚持”。 (一)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从国内外历史经验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往往是资源环境破坏时期。从现实情况看,黄河流域占全省国土面积65%,承载了76%的人口和87%的城镇,受农业空间、城镇空间挤压,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最脆弱。从人民群众的期待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美好生活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是我们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当前陕西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推进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理念,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采取最严格措施保护好现有植被,特别是要严格执行《陕西省封山禁牧条例》,把封山禁牧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空间产能的重要举措,切实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空间绿色革命成果。 (二)坚持整体谋划,系统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生态系统自身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构成相依共存、有机关联的生命链条。陕西黄河流域存在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森林草原退化等问题,本质还在林和草。由林业部门牵头,7部门联合启动实施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工程,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单纯种树、治水、护田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相互掣肘的问题。在工程建设实施中,要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树立生态建设“一盘棋”思想,打破部门界限,全面统筹,整体谋划,坚持治沟与治坡相结合,治山与治水相结合,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生态建设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实行山上山下、山里山外一体化系统治理,共同筑牢乔灌草一体的防护林“生物坝”,不断提升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能力。 (三)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治理。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必须要尊重自然规律。省林业局根据气候、植被、土壤、水文、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特征及其空间规律,科学区划出黄河流域生态空间“三屏三区一廊一带”。各市县要找准定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有多少汤泡多少馍”。在毛乌素沙地要加快构建可持续自然演替的草灌复合型生态系统。在白于山要严格落实封山禁牧措施,加大植树种草力度。在黄土丘陵沟壑区要加大退化林修复,加快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建设。在黄龙山桥山要科学开展森林抚育经营,加强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在关中北山要加大困难立地生态修复和生态重建力度。在渭河谷地要加快推进森林城市和森林乡村建设,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在秦岭北坡要严格执行《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全面提高保护治理标准。在黄河沿岸要因地制宜推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提升生态服务和生态富民能力。 (四)坚持一体两翼,协同治理。目前,以党政同责的林长制为“主体”,以政府抓总部门协同的绿化委员会、政协牵头倡导部门协作的关注森林活动为“两翼”生态空间治理新机制正在加速形成。全面推行林长制是政治任务,核心是压实保护发展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资源的主体责任,构建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是推动生态空间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绿化委员会是全面落实各部门单位国土绿化任务的工作机制,统一领导全民义务植树和城乡造林绿化工作,是覆盖整个国土空间,推动生态恢复重建的重要制度安排。关注森林活动是政协牵头组织的制度化、特色化活动,通过部门协作,凝聚社会力量,突出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草原,动员引导全社会力量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一体两翼”治理机制是国家自上而下的重要安排,是中国特色生态空间治理机制。要用好这三大机制,合力推动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不断恢复和重建陕西黄河流域生态产能。 四、强化“支撑保障”,厚植“黄河绿色根脉”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三北防护林工程从1978年开始,规划73年,今天已经是第43年,是中国林业人最有“雄心”的工程,开启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宏大、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生态修复行动。陕西是防护林建设重点省份,防护林占全省三分之二以上的森林面积和70%以上的森林蓄积。当前,陕西防护林建设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全省林业系统要坚持久久为功,完善政策措施,加强支撑保障,以黄河流域为重点,不断巩固和发展沿黄绿色生态屏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关于实施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意见》《省级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都对组织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市县要尽快建立工作协调机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加快推动工程建设。 二要夯实工作任务。按照规划,到2025年,黄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沿线45个县,要完成造林绿化190万亩、退化林修复30万亩、森林抚育200万亩。各市县要处理好林业生态建设和严格保护耕地的关系,科学编制《实施方案》,逐级夯实任务。 三要完善投入机制。各市县要及时向党委政府领导汇报,积极争取支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风险可控”的原则,通过推行先造后补、以奖代补、贴息贷款、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国内政策性、开发性金融贷款和社会资本,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筹集建设资金。 四要坚持跟踪问效。坚持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建立常态化监督反馈改进机制,实行全程跟踪管控、监督问效,要把质量管控贯穿于资金使用、工程招标、项目建设到完工验收的全过程之中,确保建设任务按期高质量高标准完成 五要加强宣传引导。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陕西黄河流域承载着浓厚的红色记忆,延安窑洞的星星之火燎原了整个世界。43年前播下了防护林的种子,拉开了生态空间绿色革命的帷幕。奋进“十四五”,陕西防护林建设已经进入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各地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积极总结和宣传黄河流域防护林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营造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站位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陕西生态绿军要接续奋斗,树立“由浅绿到深绿、实现山清水秀、提升生态产能”的雄心壮志,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合力推进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厚植黄河绿色根脉,建设美丽沿黄防护林,为建设美丽陕西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注:本文是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工程现场会上的讲话文字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