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生态产能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它是指自然生态空间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净化空气、蓄滞洪水、防风固沙、固碳释氧、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系统性生产能力,以及科学探秘、自然教育、健康疗养、生态旅游等方面的经济社会性生产能力。绿色植物是生态产能的根本,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就是恢复与重建生态产能重要路径。 生态产能是一个划时代的概念。全球大部分生态空间因人类过度索取而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生态产能严重衰退,这是当今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一大主因。过去,中国林业部门习惯于使用生态建设一词。现在,人们惯常使用生态保护修复一词。此二者,有相同的内涵是,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生态产能恢复性增长,在已经受到创伤的生态空间上提升生态产能,逐步使生态产能达到生态空间生产力的峰值。只不过,生态建设一词更适合林地、草地空间上的生态产能建设,更适合林业部门形成的语境体系。林业部门认为的林业大省、林业大县,其实就是以森林生态空间为主体的生态产能大省、生态产能大县。相对而言,生态保护修复一词比林业生态建设的适应性更强、应用性更广,更具有话语体系竞争力,因而占据了优势的话语权。 狭义的生态产能,就是指生态空间的生态生产能力。生态空间对应农业空间、城镇空间,生态产能对应农业产能、城镇产能。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提升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上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产能,也需要恢复和保障生态空间上的生态产能。生态产能是农业、工业、服务业产能的保障。对于人类文明而言,三大国土空间是一个整体。生态空间是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的“根空间”,生态产能是经济社会产能的“根产能”。如果脱离生态产能保障,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产能将失去保障,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得而复失。终将导致三大空间格局彻底崩溃,重头再来,重新建构。这是一个地老天荒的自然演进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生态产能与经济社会产能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保护得更好。”“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 世界各国差别很大,有的延续千年遗风,依然向伸手自然索取,持续掠夺生态空间,生态产能仍在减损衰退之中;有的走上新的发展道路,开启修复与重建生态历程,生态产能出现了恢复性增长。中国凭借特色的体制优势,着力建构新型人与自然关系,先后推出天然林禁止商业性采伐、禁食野生动物、封山禁牧“三禁”政策,强力推进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及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定格自然生态空间……全面推行林长制、绿化委员会、关注森林活动,中国恢复与重建生态空间走在世界前列,引领全球国土增绿步伐,生态产能持续恢复增长。 因为各种原因,各地生态产能恢复进程并不相同,有的快一点,有的慢一点。比如陕西省,《中国地理国情蓝皮书》显示,陕西省林草覆盖率72%以上,排在全国第6位。毫无疑问,这意味着陕西是生态空间大省。但是,如果按单位生态空间计算,陕西生态产能依然严重不足。也许,秦岭巴山部分市县的生态空间亩产能已经实现了生态峰值,也可称之为生态产能大市、大县,但就全省而言,生态空间亩产能提升潜力大,只能称之为生态潜能大省,不能称之为生态产能强省。目前,陕西生态空间依然是“浅绿色”,正在向“深绿色”迈进,离山清水秀的目标尚远。陕西南北狭长、跨度大,生态空间和生态产能的数量与质量差别甚大。经历了多年恢复重建,秦岭巴山核心生态空间已经接近生态空间生产力的天花板,在不久即可实现生态空间满负荷生产,也就是达到生态产能峰值。陕北黄土高原实现了绿色扩张,恢复与重建了生态空间,但大部分生态空间的生态生产才刚刚起步,生产能离生态峰值尚远。特别是在关中北山、白于山、黄河沿岸,生态空间生产力尚处在地板上,恢复重建的路途遥远漫长。需要接续奋斗,久久为功。 陕西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心地带,是唯一全境处在黄河与长江干流之间的省份。陕西行政管辖3亿亩国土空间,其中约2.2亿亩国土空间是由林地、草地、湿地、沙地、景观地构成的以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为主体功能的生态空间,约0.8亿亩国土空间是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业空间和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体功能的城镇空间。进入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优先保护、科学利用每一寸国土空间,全面提升每一寸国土空间的生态生产生活能力。林业部门是生态空间的实际经营管理者,要经管好2.2亿亩生态空间,提升2.2亿亩国土空间上的生态产能。事实上,林业部门经管的每一项工作,“五大阵地““六条战线”“五项保障”,其最根本的目标指向,皆是发展生态空间产能,实现森林、草原、湿地、沙地、景观高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讲,林业部门经管领域宽、幅度大。 2021年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策划了陕西九重生态空间生态产能提升方略。(1)自然保护地,包括整合优化后形成的202处自然保护地,以及未纳入整合优化范围的35处风景名胜区等,总面积约4000万亩。这是生态产能水平最高,保护级别最高,有明确法律规定,明晰管控边界,健全管理机构的生态空间。要严格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夯实管理机构职责,率先实现山清水秀、生态达峰。(2)红线保护地,即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以外的生态空间,包括自然保护地外的国家一级公益林地、秦岭核心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以及部分自然生态脆弱区、自然生态敏感区,约4000万亩。要严格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落实管控措施,强制性保护、针对性修复,确保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生态产能稳定增长。(3)低密度森林,即郁闭度0.4以下的森林,生态产能提升潜力大,全省约3000万亩。主要在白于山、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秦岭、巴山浅山。要以封为主,因地制宜、因林施策,合理确定封育类型、封育措施,提高郁闭度。采取综合抚育措施,封育、管护、补植并举,乔灌草结合,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4)灌木林地,即以灌木为主体且覆盖度大于30%的林地,乔木树种稀少,主要在长城沿线风沙区、白于山、秦巴山区坡脚,约3500万亩。其中2000万亩一般灌木林,实施封山育林措施,补植适宜乔木,促进正向演替;1500万亩特灌林,以退化林分修复为主,采取平茬复壮、更新改造等措施,增强生态产能。(5)未成林地,包括未成林造林地、疏林地、宜林地,约4000万亩,是国土绿化主战场,生态重建主阵地,主要在毛乌素沙地、白于山、黄河沿岸、关中北山。对未成林造林地要严格落实封山禁牧制度,加强抚育管护,有效提升成林率。对疏林地要人工措施促进自然恢复,形成乔灌草复合生态系统。对宜林地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消除绿色“天窗”。(6)草地约3300万亩,主要在长城沿线风沙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关中陕南零星分布。草原沙化、退化、盐碱化现象严重,要全面推行封山禁牧,落实保护监管制度,提高草原综合植被盖度。(7)湿地,以河流湖泊为主,约460万亩。贯彻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恢复湿地生态环境。加强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建设、监测体系建设,提高湿地生态产能。(8)沙化土地,约2000万亩。持续开展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加强退化防护林和退化草原修复,优化沙区植被结构。(9)经济林约2300万亩,包括木本粮油、干鲜果品、中药材、香辛料等。要加强标准化建园,主攻低质低产林改造,实现单位面积有更多的生态与经济产能。当上述九重空间尽皆实现生态产能峰值之时,就是实现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之际。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饱含发展生态产能的科学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我们应该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自然心存敬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同保护不可替代的地球家园,共同医治生态环境的累累伤痕,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让自然生态休养生息,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要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 注:本文写给第52个“世界地球日”。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主题: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