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在中国人的历史记忆中,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第一位创世纪的人物当是“有巢氏”。在汉字中,“巢”的本义是树上的“鸟窝”。相传,在远古昊英之世,人少而兽多。《商君书·画策》:“昔者, 昊英之世,以伐木杀兽,人民少而木兽多。”为防御猛兽侵害,人类聪明的祖先,从鸟儿在树上做窝现象中受到启迪,走上了“构木为巢”之路。先祖们白天采摘橡栗之类的食物,夜晚栖宿树上,优哉游哉。今天,人们普遍认为,不存在“有巢氏”这个人,却存在“有巢氏”时代,“构木为巢”是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构木为巢”的传说故事,向我们提供了重要信息,即上古时期(1)人少兽多,树多且大;(2)人已构筑居所,利用了树干的支撑作用和树枝的构造功能。 在早期,中西建筑都经历过“木结构”时期。后来,西方很快转向冰冷的“石材”,而中国长期保持了温暖的“木材”。石材质地坚硬、刚烈、沉重、整饬,木头质地自然、朴素、熟软、亲切。在中国人看来,木材比石材更富有自然情调,更富于人文意味。当西方人诵读“石头的史书”的时候,中国人坚持数千年连续不断诵读“木头的史书”。也许,中西文明的差异由此而生。西方人天性中有了“恋石情结”,擅长几何、理性、理论,追求数的和谐,追求比例、尺度,以及尊严性、纪念性表达。中国人天性中有了“恋木情结”。木的质地性格与石的质地性格,即“木性”与“石性”,成为解释中西文化差异的重要切入点。 “有巢氏”是“木性中国”的开创式人物,后世中国人续写了“木性中国”的历史。木,取之自然,回归自然。木的颜色、纹理、质地具天然美感与质感。中华民族自古崇木尚木,情有独钟。木构架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体。无论是西安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还是余姚河姆渡人的“干栏式房屋”,无论嵌入地面还是悬空地板,也无论内部结构简单还是复杂,皆是以木质立柱支撑起木质构造屋顶。无论是巍峨的古代宫殿,还是普通百姓茅草屋,全然离不开“木的支撑”。在浙江余姚河姆渡、西安半坡村、河南偃师西南的二里头遗址,木头遗迹随处可见。商周时期,以木梁架构,主体木骨泥墙承重,四周或前后檐在夯土基中栽植檐柱。春秋时期,以阶梯形夯土台为核心,倚台逐层建木构房屋,出现了数量更多规模更大的城邑、宫室。 鲁班是“木性中国”的一个里程碑式人物,人们将其誉为中国土木工匠的祖师。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剧烈变动,能工巧匠获得了自由施展才能的机会。鲁班集成世代工匠经验,在机械、土木、手工艺等方面,皆有杰出的发明创造。相传,公元前450年后,鲁班从鲁国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造兵器。曾创制云梯以备攻宋,但被墨子制止。墨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与鲁班同为鲁国人。墨子主张制造实用生产工具,反对制造战争武器。后世的木工所用之工具,如锯、钻、刨子、铲子、曲尺、墨斗等多是鲁班所创。据说,鲁班攀山时手指被一棵小草划破,他仔细察看,发现草叶两边是均匀排列着小齿,据此制成了锯,看小鸟在天空自由自飞翔,用竹木削成飞鹞。在建筑、机械等方面,建造“宫室台榭”,攻城“云梯”,舟战“勾强”,“机关备制”的木马车等。王充在《论衡》中记载:鲁班为其老母巧工制作过一台木车马,“机关具备,一驱不还。”延续鲁班的思路,诸葛亮创制了木牛流马。 鲁班的发明创造,推动了中国木构架体系走向成熟。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从居屋建造到交通车辆、农业耕种、水利灌溉、收获脱离、食物存放、纺织编织、家居装饰等等方面,树所生产的木材是最主要材料。可以这样说,是树所生产的木材支撑起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大厦。也可以这样说,中国的传统社会,是“树木的天下”;中国的传统历史,是“木头的历史”;中国的传统文明,是“木头的文明”。 中国家具,历史悠久,自成体系。中国传统家具工艺精湛、简易装饰、耐人寻味。商周家具,笨拙神秘;春秋战国,以至秦汉,家具浪漫神奇;魏晋南北朝家具,婉雅秀逸;隋唐五代家具,华丽润妍;宋元家具,简洁隽秀;明式家具,古雅精美;清式家具,雍容华贵。“木头构创的绚丽诗篇”,是对中国古代家具史的简要概括。以木制作的生活用具,真可谓“五花八门,繁花似锦”。桌子、凳子、杌子、椅子、柜子、箱子、盒子、尺子、梳子、筷子、勺子、擀面杖、案板、橱柜、茶海、屏风、卧床、拐杖、木碗、木鱼、木笔筒、木镇尺、木棺椁等等。 中国人拥有“纯正的木性生活”。木制农具是辉煌的中国传统农业的“脊梁”。自神农氏创制耒耜之后,木即是中国农具的重要支撑。耒耜是纯木制造的农具,之后木与石搭配,制造“石木农具”;木与骨搭配,制造“骨木农具”;后来,木与铜器搭配,制造“铜木农具”;再后来,木与铁搭配,制造“铁木农具”。木柄斧头、木柄锄头、木柄铁锹、木柄犁铧,以及木制播种机、木制脱粒机,木制水车,木制风车,木制“榨汁机”,木制压面机,木制纺车,木制独轮车等等。 中国人将凿壁架木的悬空简易仄道,称之为“栈”;将凌空跨沟的横木,称之为“桥”;将作为水上过道的木制建筑,称之为“梁”。从字形结构分析,古代的栈、桥、梁,皆是“木制造”。秦岭栈道——木质交通设施,胜过长城的伟大建筑。长城用于防御,而栈道用于进取。中国修筑栈道,最早始自战国时候的秦国。公元前三世纪,秦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汉代以前,关中已是“天府之国”,有多条通往巴蜀的栈道。由关中翻阅秦岭进入汉中的栈道分别是,子午道、谠洛道、褒斜道和陈仓道。子午道:从西安市长安区子口进入秦岭,出汉中洋县午口,全长 420公里。经历鸿门宴之后,刘邦委屈称臣,项羽封其为汉王。刘邦沿子午道赴汉中就任。途中,采信张良之策,火烧子午栈道,既防项羽追击,又去项羽疑心。谠洛道:从西安周至进入秦岭,出汉中洋县。陈仓道:从宝鸡陈仓进入秦岭,出汉中勉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即是说大张旗鼓修复子午栈道,暗地里却从陈仓道出秦岭进关中。特别值得记述的是褒斜道。褒斜道也称“石门栈道”,有人将其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褒斜道是古代沟通秦岭南北的军事要冲,也是我国历史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古栈道。褒斜道始建于春秋,兴盛于汉唐。北起眉县斜峪关,经太白过秦岭穿越石门,出褒峪关入汉中,全程长约250公里,宽3-5米,盘旋于高山峡谷之间,或凿山为道,或修桥渡水,或依山傍崖,全是在危岩深壑之间的木构道路。褒斜道盛时:“五里一阁、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修筑各类建筑6000余座。翻阅秦岭进入汉中,要想进入四川盆地,还须翻阅巴山。翻越巴山也有多条栈道,其中最有名的是金牛道。金牛道是主干线,从汉中勉县进入巴中大剑关出。李白名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即是指金牛道上的剑门关段。还有就是米仓道,从汉中南郑进巴中出,穿越米仓山,腾云驾雾250公里。再就是荔枝道,从汉中西乡翻巴山,经镇巴出万源。发达的栈道体系是秦“统一六国”的重要战略支撑。密集的栈道网络促进了川陕经济繁荣,继关中平原之后,四川盆地也成为“天府之国”。 毫无疑问,大秦帝国非常强大。它不仅修筑了向南翻越秦岭巴山的密集栈道网络,还修筑了向北穿越黄土高原的“秦直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阻止和防范匈奴侵扰,令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用两年多时间修筑了南起陕西林光宫,北至今内蒙古包头九原郡的一条南北长达700多公里的一条军事通道。这是由都城咸阳通往北境阴山间最捷近的道路,大体南北相直,故称“直道”。“秦直道”比闻名西方的“罗马大道”早2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享有世界公路鼻祖的美誉。既然是“高速公路”,必然要“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秦帝国的架桥技术也非常了得。21世纪初期,考古人员在西安北郊发现了一座秦汉渭河巨大木桥,其规模可谓“举世罕见”。这座巨型木桥联系北岸咸阳宫与南岸兴乐宫,桥长300米、宽20米,最长立木9米,胸径30-50厘米。木桥秦代修筑,延续至汉。 与密集的栈道网络不同,有古代“高速公路”之称的“秦直道”,主要是满足车辆通行,特别是战车快速通行。大家知道,在现代社会,汽车非常重要,甚至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其实,在古代,车也非常重要。以至于人们愿意将车的发明权归于轩辕黄帝。相传,是黄帝发明了车,所以称其为轩辕氏。如今,人们看到最早的车是商代的车,多为双轮且形制复杂。在甲骨文中,车字的写法多达400余种。可见,当时车辆制造“五花八门”。其中,最常见的写法,车像是一种器械,两边各有一个轮子,中间是“甲”形箱体,箱体是保护性设备,人在箱中,既避免了攻击,又能发动攻击。由此推测,最初车是战争工具,用场是步兵对阵。车利用牛马等动物的暴发力和持久力,可快速进入和脱离阵地。加上箱体提供某种装甲保护,手持戈戟的车箱战士可居高临下攻击,提高攻击威力。现在,更多的人相信,在黄帝之后,有一个叫做薛的部落,薛部落以造车闻名于世。《左传》说,薛部落的奚仲担任了夏朝的“车正”。《墨子》、《荀子》和《吕氏春秋》记述了奚仲造车的故事。夏代时,“牧正”是主管马牛牧养的官职,“车正”是主管车的制造、保管和使用的官职。至夏末,伊尹辅佐商汤,打着“恭行天之罚”旗号,以车作为战争工具。商代战车使用十分普遍,并制造出精美绝伦的两轮车。后来,周武王采纳周公建议,修建洛邑,开凿道路,制造车辆。据《说文》介绍,商代有三匹马拉的车,谓之骖(三匹马);周人增加一匹,谓之驷(四匹马)。在河南浚县辛村周墓中出土了12辆车,72架马骨,推测当时已经有六匹马拉的车。战国时代,战车是军力象征,战车多少标志着国家强弱,有“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说法。 六国归一之后,大秦帝国推行了“车同轨”。大秦帝国为后世所留存了兵马俑,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的战车、辇车等实物。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已出土木质战车18辆。如按兵马排列形式复原,三个坑驷马战车有100多辆。1980年出土两辆大型彩绘铜车马,其大小为真车真马的1/2。一号车为立乘之前导车,相当于现在的开道警车。单辕双轭,套驾四马,即两服两骖。车舆内有铜方壶、弓、驽、镞、盾等。其实,在《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中即载有:“两服齐首,两骖如手。”二号车为坐乘之轿形车,分前后两室,前室为驾驶室,后室为乘主坐席。至汉朝,单辕车减少双辕增加,且主要用于载人装货而不是战场。东汉出现了独轮车,这是既经济又实用的交通运输工具。诸葛亮北伐时所创制的“木牛”,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独轮车。南北朝时,出现了12头牛牵引的车辆。唐末五代,出现了三轮车。宋朝官员坐轿子,制车技术重点由乘人转向载货。在宋朝,大车叫太平车,五至七头牛拖拉。明朝将前用驴拉、后以人推的独轮车叫“双缱独轮车”。明清时期,出现新型车辆、异型车辆和帆车。帆车即车上加帆,利用风力助车行进。清朝出现铁甲车和轿车,铁甲车有四轮,轮的直径约一尺,车厢包以铁叶。轿车是马车与轿子结合的产物,外形如轿,马骡拉挽。 木材是制造车辆的主要材料,也是制造船舶的主要材料。郑和七下西洋,所用“宝船”,称得上人类制造木船的顶级水准,是世间最大体量的木船。史料记载,郑和航海船只62艘,其中最大船长148米,宽60米,四层九桅十二帆,锚重数千斤,启航需动用二三百余人。《明史郑和传》记得明白:“造大舶,修四十四者六十二”。明代《国榷》:“宝船六十二艘,大者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中国船史研究会副会长、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教授席龙飞坚持“郑和宝船是万吨巨轮”的说法。他认为,郑和宝船比哥伦布旗舰大100倍。席龙飞考证,郑和宝船长超过100米,排水量超过万吨。在87年后,举世闻名的哥伦布船队出现在大西洋上,而这个船队仅由三只帆船组成,最大的圣玛利亚号不过100吨,只有郑和宝船的百分之一。南京市博物馆抢救性考古发掘了明代太监洪保墓,这位太监是郑和下西洋船队副使。在古墓中发现了非常完整的墓志:“永乐纪元,授内承运库副使,蒙赐前名。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赍捧诏敕使西洋各番国、抚谕远人。”短短几句话,有船号记录,有船载重量。这艘“大福号”容“五千料”。料是容量单位。五千料换算成现在的排水量,也就是2500多吨。这无疑是中国创造的古代“造船神话”。 在郑和下西洋后不足200年时间,大明王朝出了一位名字叫朱由校的熹宗皇帝。这是一位不爱江山爱木头的皇帝,人称“木匠皇帝”。熹宗皇帝登基时,明朝日落西山,其国力已远非当初。尽管国家内忧外患,熹宗皇帝却“不视朝政”,对木匠活情有独钟,兴趣浓厚。兴致高时,皇帝还脱掉外衣棵作。斧子、锯子、刨子是熹宗皇帝的最爱,制木器、盖宫殿“不亦乐乎”。据说,朱由校从小就有木匠天赋,木器用具、亭台楼榭,他一眼看过,便可一一制作。经他手制造的漆器、榻床、梳匣等,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一般的能工巧匠望尘莫及。他乐而不疲,甚至废寝忘食。朱由校设计制作了小拖床,小巧玲拢,上有顶篷,围有护栏。朱由校坐拖床之上,太监们拉绳子,床可移步异景。除木工活外,木匠皇帝醉心于建筑。《旷园杂志》写到,朱由校在庭院建造了一座仿乾清宫的小宫殿,高不过三四尺,却曲折微妙,巧夺天工。他制作沉香假山一座,池台林馆,雕琢细致,堪称一绝。天启五年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大举维修,从起柱、上梁到插剑悬牌,皇帝亲临现场。每每修造成功之后,朱由检兴高采烈,手舞足蹈。高兴劲过后,又毁掉重新建造新样式。据《酌中志余》所述:“当斫削得意之时,或有急切章疏,奏请定夺,识字女官朗诵职衔姓名毕,玉音辄谕王体乾辈曰:‘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诸奸于是恣其爱憎,批红施行。”由此,一名出色的木匠断送了大明美好江山。 没有资料显示出“木匠皇帝”擅长用什么木质材料作木工。比较清楚的是,郑和每次下西洋都会带回不少“红木”,木匠们以这些坚硬、细腻,纹理上好的木材制作家具、工艺品供帝后享用。待到后期,引致了经久不衰的“红木热”。狭义的红木,专指红酸枝木。日常俗称红木,包括“五属八类三十三种”材。五属即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铁力木属。八类即紫檀木类、黑酸枝木类、红酸枝木类、香枝木类、花梨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泰国酸枝木和花梨木制作的老红木和香红木制品在中国长期使用。1979年泰国禁止原木出口,老挝品种替而代之。1980年代以来,云南与缅甸边境贸易活跃,缅甸产白酸枝与老挝产花梨木相近。白酸枝与红酸枝纹理相似比重相近。缅甸产花梨木也进入国内市场,风靡一时,不少人以为缅甸花梨木是正宗花梨木。与缅甸花梨木同时进入中国的还有新鸡翅木,新鸡翅木与明代鸡翅木纹理相近,清晰美观,价格与老挝酸枝差不多。红木家具集实用功能性、观赏性、艺术性于一身,种类繁多,风格多样,既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又作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红木雕刻摆件,精巧的设计造型,高超的工艺以及它的稀缺性成为人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满足了人们精神的诉求。崇尚红木及红木制品,兴起了“红木文化”。 以木作材料展现雕刻艺术,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木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浙江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木雕器物。明清时代的木雕艺术更是登峰造极。木雕在木建筑装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故宫博物院、平遥古城、陕甘会馆、苏州园林木雕荟萃,精美绝伦。宫殿、庙宇、会馆、民居都是木雕的殿堂。门窗、梁柱、牌匾、衣柜书柜、屏风隔断、家居摆件都是木雕用武之地。木雕是装饰品,也是工艺品,承载着中国文化、中国精神。自从红木文化流行起来后,更是将中国木雕推向历史新高度。时下的红木雕刻摆件,价格不菲,百姓之家避而远之。 也许,你的想象力不足以将有巢氏的“树屋”与秦代的阿房宫、唐代的大明宫、清代的故宫联系在一起,而这却是“木性中国”的“一脉相承”。大秦帝国是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覆压三百余里…,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钩心斗角”的阿房宫是其木建筑的最高成就。在西安西郊,有一个村,名字叫阿房村,以此表明阿房宫所在地。可惜,秦始皇短命,阿房宫最终只是一个“半拉子”工程、“烂尾”工程。即就是这个“半拉子”工程,项羽也不留情,一把火将其化为灰烬。在国人记忆中的阿房宫,是司马迁《史记》中记述的“阿房宫”,唐代杜牧诗作《阿房宫赋》中的“阿房宫”,清代画家袁耀《阿房宫图》中的“阿房宫”。关于秦代“阿房宫”,我记住了《阿房宫赋》中的6个字:蜀山兀,阿房出。巴蜀山中的树木被砍伐一空,才建造出“阿房宫”。巴蜀与咸阳相隔千里,而秦岭与咸阳相距咫尺,巴蜀的山秃兀了,秦岭还能青翠吗? 提及大唐,中国人激情荡漾,心潮澎湃,以至于千万次呼唤:梦回大唐!大明宫是唐帝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大唐盛世的象征,可谓“盛极一时”。大明宫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誉为“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自唐高宗起,唐朝帝王多在这里居住和处理朝政,历时二百余年。唐末战乱,以木建筑为主的大明宫也被战火无情毁灭。大明宫占地350公顷,是凡尔赛宫的3倍,北京故宫的4倍,克里姆林宫的12倍,卢浮宫的13倍,白金汉宫的15倍,拥有50多座殿堂和阁楼。大明宫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也是中国木建筑的标志。这时,中国木建筑已经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麟德殿由前、中、后三座殿组成,面积5000平方米,采用面阔11间,进深17间柱网布置。殿东西两侧有亭台楼阁衬托,造型丰富多样。含元殿用减去中间一列柱子办法,跨度10米,与故宫太和殿约略相同。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木建筑遗物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这一古建传统在唐建筑表现彻底。含元殿踞龙首原高处,高出平地十余米,殿十一间,前有长达75米的龙尾道。殿阶局部用永定柱平坐,这种较古的方法,唐以后逐渐淘汰。整组建筑气魄雄伟,足可代表当时高度发展的文化技术。含元殿和麟德殿的开间尺寸,不过5米稍多,最大梁袱跨距不过四椽,尺度不及后世,用料也相对较小。用较小的料而构成宏伟的宫殿,足见其技艺相当纯熟。 大清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紫禁城,也即故宫,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9000多间宫殿全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宫殿沿着南北中轴线排列,南北取直,左右对称。中轴线贯穿紫禁城,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故宫雄伟、堂皇、庄严、和谐,无与伦比。在故宫内,有一奉天殿。《明世宗实录》记载:初建奉天殿“原旧广三十丈,深十五丈云”。即面阔95.1米,进深47.55米,面积4522平方米。此奉天殿,当是人类最大单体木建筑。非常可惜,这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木建筑仅存世三个月。当年,占星家预言火烧宫室,连元宵节螯山灯会也取消了。然而,不幸还是降临。正月初一奉天殿投入使用,四月初八即遭雷击起火,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全部化为灰烬。 不仅在宫室有巨大的木建筑,在民间也有巨大的木建筑。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应县木塔,辽代高层木结构佛塔。因塔身全是木制构件叠架而成,俗称应县木塔。现存牌坊、钟鼓楼、大雄宝殿、配殿等均经明清改制,惟辽清宁二年(1056)建造的释迦塔巍然独存,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建筑。塔为平面八角形五层六檐楼阁式,总高67.31米。塔身逐层立柱,柱间额贯联,纵横施以梁枋,其间有斗垫托,夹层撑设斜材,自下至上逐层叠架而成。每层随塔身内外设柱子两周,遂致各层构成塔室、围廊和平座。集中国古代建筑之大成。 在中国人的记忆深处,一定忘不了“圆明园”。大明宫被称之“千宫之宫”,圆明园被称之“万园之园”。圆明园是一组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统称“圆明三园”。圆明园规模宏伟,运用各种造园技巧,融会各式园林风格。圆明三园共有一百余处园中园和风景建筑群,即通常所说的一百景。集殿堂、楼阁、亭台、轩榭、馆斋、廊庑等各种园林建筑,共约16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一万平方米。园内的建筑物,既吸取了历代宫殿式建筑的优点,又在平面配置、外观造形、群体组合诸多方面突破了官式规范的束缚,广征博采,形式多样。创造出许多在中国南方和北方都极为罕见的建筑形式,如字轩、眉月轩、田字殿、还有扇面形、弓面形、圆镜形、工字形、山字形、十字形、方胜形、书卷形等等。加之在园林布局上,因景随势,千姿百态;园中各景又环环相套,层层进深,形成了丰富多彩、自然和谐的整体美。这是一座精美绝伦的世界级园林,是中国园林登峰造极之作。然而,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残忍践踏圆明园,在将圆明园洗劫一空之后,又制造了令世界为之震惊的“火烧圆明园事件。大火连续焚烧了三个昼夜,圆明园化为一片焦土。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也是世界文明的奇耻大辱!” 在奇耻大辱过后,不断有人提出恢复与重建圆明园,因各种原因,停留在“嘴上功夫”。以我的看法,我们已经没有那个能力,不是没有那个思维,不是没有那个设计,也不是没有那个财力,而是没有那个时代所拥有“木”。以木建筑为主的时代,中国建设了巨大的单体木建筑,巨大的木建筑群。建筑起来的时候,我们感到非常辉煌,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然而,我们也将木建筑毁得迅速,毁得彻底。我们的历史,在建设与毁坏中循环。须知,每一座巨大辉煌的木建筑,需要耗费无数“栋梁之才”。这些“栋梁之才”,多是千年以上的巨树巨材。一座巨大木建筑群的落成,意味着一座山脉的秃兀。我们的山脉已经秃兀,不能再突兀了。过去,我们曾拥有建造巨型建筑的巨树巨木。现在,我们还有建造巨型建筑的巨树巨木吗? 幸亏,20世纪80年代后,工业化大步走向中国。由此,开启了钢材、水泥和化学材料替代木材的历史进程。山林、树木,得以韬光养晦,休养生息。昔日“有巢氏”,今日“高楼氏”。昔日“树木森林”,今日“水泥森林”。如果不是现代材料对木材的成功替代,我们恐怕连建造草民住所所用的木材也找不到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崇木尚木是中国传统,“木性中国”是我们的本色。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正在把这种“传统”和“本色”转化为植树护树的铿锵行动,为继承崇木尚木传统,保持“木性本色”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