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石榴花是农历5月“月花”,5月即是“榴月”。 石榴花与兰花、蝴蝶兰、海棠花,合称“四季花”。 石榴的四季,春枝俏,夏花艳,秋果盈,冬傲霜。 榴者,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 潘岳《安石榴赋》 石榴,又名安石榴、若榴、丹若、金罂、金庞、涂林天浆、海榴。 丝路来客。 石榴,原产伊朗、阿富汗等小亚细亚国家。汉代张骞通西域时,石榴与葡萄、核桃等一并传入中国。西晋陆机《与弟云书》:“张骞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安石榴也。”《西京杂记》记载,在汉武帝时,重修上林苑,内育安石榴十株。“子大如碗盏,其味不酸”。 中国石榴栽植,以陕西、安徽、山东、江苏、河南、四川、云南、新疆为主。白石榴、黄石榴、墨石榴、玛瑙石榴、月季石榴、重瓣石榴是重要变种。中国石榴名品有陕西临潼石榴,云南蒙自县青壳石榴,四川青皮石榴,山东枣庄软籽石榴,安徽淮远白籽糖石榴,广西胭脂红石榴。石榴花是西安、合肥、新乡、黄石、荆门、驻马店、十堰等城市市花。 七彩榴世界。 石榴树是一个“七彩世界”。石榴树体“扭筋转骨,古朴苍劲”。树冠内分枝多,嫩枝有棱多呈方形,小枝柔韧不易折断。一次枝具小刺,旺树多刺,老树少刺。叶色紫、绿、橙,随季节而变。石榴花以红色为主,也有白色、黄色、粉红色、玛瑙色,五彩缤纷。石榴果实为多室多子浆果,每室多子粒,外皮肉质,色泽丰富,鲜红、粉红、蜡黄或奶白。 石榴树适应性强、耐修剪造型,宜作盆景栽植,因而成为不可多得的果木兼花木,是园林造景与盆栽的重要树木。石榴配植在景石旁、山坡边、凉亭前、小河畔,或孤植于墙角、路旁,群植于山坡、草坪,与其他植物形成对景,相互衬托,增添生活情趣。石榴盆栽凸显老干褐、嫩枝绿、石榴红,苍劲有力,却又灵动活泼,构图奇妙,甚是迷人。 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记载南方石榴:“南中一种,四季常开。夏中既实之后,秋深忽又发花,且实。枝头硕果罅裂,而其旁红英粲然。”此谓“四季榴”。明代农学家王象晋《群芳谱》介绍:“富阳榴,实大如碗;黄榴,色微黄带白,结实甚多;河阴榴,名三十八,中间有三十八子;火石榴,其花如火,栽之盆颇可玩,又有细叶一种亦佳;饼子榴,花大不结实;番花榴,出山东,花大于饼”。南朝江淹《榴花颂》:“美木艳树,谁望谁待。缥叶翠萼,红华绛采。照烈泉石,芬披山海。奇丽不移,霜雪空改。” 石榴花开于多绿少花时节,分外引人瞩目。苏轼《阮郎归·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绿槐、高柳、鸣蝉、南风与碧纱窗下的香炉中升腾袅袅轻烟,在优雅棋声中少女午梦初醒,俨然一幅初夏闺情图。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与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少女池边玩水,水花散溅荷叶,珍珠般圆润晶亮,俨然一幅庭园野趣图。石榴花色鲜红,本是静物,经雨一洗,红得像火焰,一个“燃”字,勃勃生机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苏轼《石榴》:“风流意不尽,独自送残芳。色作裙腰染,名随酒盏狂。” 石榴扎根中土后,属文之士,或歌或赋,或诗或词,争相吟诵。石榴花中,其大红者如丹如火,成了历来诸家落墨的焦点,摛章绘句,巧思纷作。曹植将石榴花开比喻美少女:“石榴植前庭,绿叶摇缥青。丹华灼烈烈,璀璨有光荣。”在唐代温庭筠笔下石榴花是一个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大姑娘:“海榴红似火,先解报春风。叶乱裁笺绿,花宜插鬓红。蜡珠攒作蒂,缃彩剪成丛。郑驿多归思,相期一笑同。”田园诗人杨万里:“深著红蓝染暑裳,啄成绞玳敌秋霜。半含笑里清冰齿,忽绽吟边古锦囊。雾谷作房珠作骨,水晶为粒玉为浆。”前两句写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的外在美;中间两句描述成熟裂果露齿开口笑的诱人美姿;后两句揭示石榴内在特质。元代刘玄《乌夜啼石榴花》:“垂杨影里残,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暮雨急,晓霞湿,绿玲珑。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琅琅上口,字字珠玑,石榴之美,跃然纸上。 郭沫若,榴似火。 1942年,郭沫若在从事抗日宣传期间,写下《石榴》一文。“五月过了,太阳增强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奇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郭沫若进一步评论道:“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代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盅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从写作背景分析,郭沫若歌颂的夏天是古老中国的夏天,是华夏之天。而“夏天的心脏”,寓意华夏优秀儿女——中国共产党人。《石榴》赋予夏天昂然向上,解放与自由的意味。咏颂石榴不畏炎热,有着夏天的品格,散发着生气勃勃的生命热力,灿烂、蒸腾,呼呼向上。榴花,是榴红,也是榴火,是生命火力。由此,榴花的形象熠熠生辉。 有“榴火”,还有“榴弹”,即装药空腔较大,在穿过薄防护装甲后爆炸;“榴弹炮”即身管比同口径火炮短,射角较高,初速中等,射击弹道低平火炮打不着的目标;“榴霰弹”即弹体内装抛射药和大量铅丸,铅丸装在松脂或发烟物质内,弹丸在飞行中由定时引信引爆,铅丸被增能,抛射在一个区域上。 杨贵妃,石榴裙。 在过去,煮熟的石榴汁是重要的食品色素,也指织物染色剂。在唐代,石榴裙是年轻女子极为青睐的一种服饰款式。这种裙子色如石榴之红,不染其它颜色,往往使穿着它的女子俏丽动人。唐人万楚在《五月观妓》中说:“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韦庄《赠姬人》:“莫恨红裙破,休嫌白屋低。”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女色艺惊人:“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这“血色罗裙”即是石榴裙。 据传说,杨贵妃非常喜爱石榴花,唐明皇投其所好,在华清池西绣岭、王母祠等地栽种石榴。故此,临潼地界至今广为栽植,并出现不少变种。当榴花竞放之际,风流天子即设酒宴于“炽红火热”的石榴花丛中。杨贵妃饮酒后,双腮绯红,唐明皇爱欣赏宠妃的妩媚醉态,常将贵妃被酒染之粉颈红云与石榴花相比,谁红得艳丽?因唐明皇过分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大臣们不敢指责皇上,迁怒于杨贵妃,对她拒不使礼。 一天,唐明皇设宴召群臣共饮,邀杨玉环献舞助兴。贵妃端起酒杯送到明皇唇边耳语:臣子大多对臣妾侧目,不使礼,不愿献舞。皇闻之,立即下令,所有文官武将见贵妃一律使礼,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严惩。众臣无奈,凡见杨玉环无不下跪使礼。久而久之,“石榴裙”成为年轻女子的代称。人们形容男子被女人的美丽所征服,就称“拜倒在石榴裙下”。 武则天,石榴裙。 其实,在杨贵妃之前,就已经流行石榴裙。武则天从石榴裙中得到的好处,远远超过杨贵妃。武则天《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这是武则天写给唐高宗李治的情诗。写作这首诗时,唐太宗李世民已去世,武则天以大行皇帝宫女身份到尼姑庵。在宫中时,武则天与李治有私情,此时李治已当皇帝,武则天写作这首诗正是想唤起当今皇上的恩宠。所以,也是一首唤醒旧情以自救的情诗。后人钟惺《唐诗归》评曰:“老狐媚甚,不媚不恶。”需要指出,此时武则天不老,且纯情而不媚,从诗完全找不出看怨恨和恶毒之心。 开头二句含蓄提到春天过去了,自己瘦了,不过颇耐咀嚼。“看朱成碧”是说花谢叶出,由红转绿,“思纷纷”当然是说想法很多,暗喻时光流逝。“憔悴支离”是说不觉消瘦,“为忆君”自然是思念李治了,够含蓄吧?这两句是铺垫,是潜台词。 有了前两句,自然带出后二句。“不信比来常下泪”,近来我常常落泪,你若是不相信,“开箱验取石榴裙”。这是撒娇了,而且很艺术——石榴裙上满是我的泪痕啊!“石榴裙”三字是秘密武器,很有杀伤力,纵使铁石心肠也会被征服。李治看完诗,自然抵挡不住,匆忙将武媚娘接回宫中。 自唐代以后,石榴裙引起诗人兴趣,留下诸多与石榴裙有关的诗句。张谓《赠赵使君美人》:“红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罗敷独向东方去,漫学他家作使君。”白居易:“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万楚五:“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南北朝何思徵《南苑逢美人》:“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元代刘铉《乌夜啼》:“垂杨影里残红。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暮雨急。晓鸦湿。绿玲珑。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明代蒋一葵《燕京五月歌》:“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风流才子“拜倒在石榴裙下。”不知多少贪腐案与石榴裙有关。新近网络流行小说《石榴裙下》,其大意是官场男人的软肋,就是见不得漂亮女人的眼泪。女人香泪一流,男人心没有了骨头。男人心里没了骨头,就倒在石榴裙下,不管官多大,腰包多鼓,死定了。现代沪剧《石榴裙下——我本是个平民女》,诉说嫁入豪门的恩怨。石榴裙之说,演绎出裙带关系。现代小说《裙带关系》,言说官场姻亲琐事。 榴开百子。 在民间,与石榴有关的乡俗很多。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民间婚嫁之时,常于新房案头或他处置放切开果皮、露出浆果的石榴。“连着枝叶、切开一角、露出累累果实的石榴”常象征多子多孙,谓之“榴开百子”。 关于“榴开百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1400多年前,北方有“齐”国,都在邺京(今河北临漳西南),开国皇帝高洋,历齐文皇帝。高洋封侄儿高延宗安德王,十六岁娶了皇后李氏娘家侄女。婚后不久,高洋以新郎家长身份去新娘家“走亲家”。酒过三巡,新娘母亲宋氏端一个果盘,恭恭敬敬地跪献皇帝。果盘里放着两个石榴,皇帝拿起一个,反复观看,搞不明白用意,便问皇太子老师魏收,魏收笑答:“石榴丰硕多子,而且包埋房中,殿下新婚,王妃母亲荐献石榴,正是期望他像石榴一样,多子多孙,金枝繁盛”。以后,在民间流传订婚下聘或迎娶送嫁时互赠石榴风俗。石榴作为多子多福的象征绘入的吉祥图案,称作“榴开百子”。常见的“榴开百子”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切开的石榴果连着枝叶;另一种是群婴嬉戏石榴树旁,或以石榴花果为周边装饰。石榴书画、肚兜、饼模、篆刻、剪纸、刺绣、荷包、面塑、托盘等陆续出现。常见的吉利画,除《榴开百子》外,还有《三多图》、《华封三祝》、《多子多福》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