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中国,从秦岭走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秦岭,令我顶礼膜拜的中华祖脉。在数年时间,我为祖脉秦岭写下百万言,主要呈现于《秦岭简史》《中国秦岭》,以及“价值中国”个人网站。2015年以来,上百次走进报告会,讲述大秦岭·中国芯,讲述国家绿芯工程。不经意间,秦岭知识创新、理论观点,已被多家媒体、专业机构。反复转载引用。有人宣称,如果编撰一部秦岭知识词典,我的贡献将在三分之一以上。本人也因此而被冠以“秦岭学者”的称谓。多年研究,一条主线,构建《秦岭学》知识体系。大秦岭是一部厚重的书,一部中华宝典,也是一首“爱在远方”的史诗,尽管我已倾尽全力,也只能窥其一斑。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并强调指出“秦岭违建是一个大教训。从今往后,在陕西当干部,首先要了解这个教训。切勿重蹈复辙,切实做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让秦岭的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必将开启秦岭生态保护新征程。 我曾是大秦岭研究院的院长,一名倾心于揭示隐藏于秦岭的地理、生态、人文密码的“秦岭学者”,一名秦岭知识体系创新的“打工仔”,一名忘情解读秦岭地理山水奇观的“秦岭讲解员”;我是秦岭脚下“奉绿水青山之命,举生态空间之治”的新时代林业人,也是一名甘为秦岭而举重的“生态绿军战士”,一名肩负重任的“秦岭生态卫士”。五一假期,一一梳理多年秦岭学的研究成果,精致浓缩,凝练精华,集结出《秦岭学》理论经典50条,用《秦岭学》速递的方式,以飨各方“秦岭粉”和各位“秦岭生态卫士”,希望大家喜欢! 一、地理中国芯 1.大秦岭,中国之“中”。大秦岭是矗立在中国心脏地带的地理板块,也是中国东西南北大过渡的枢纽构造,似乎就是大自然匠心妙手为中华民族打造出的“中”,中心的“中”,中国的“中”,中华的“中”。这是中国奇迹,也是世界奇迹。 2.大秦岭,中国中央山脉。大秦岭“头”(西倾山)枕青藏高原,伸开左臂(北秦岭)搂抱黄土高原,张开右臂(南秦岭)牵住蜀楚大地,一双大脚(东秦岭)蹬住了华北、江汉平原。如此这般,大秦岭将中国地理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紧密连接在一起,雄浑阔达,恢弘壮丽,独具一格。 3.大秦岭,中国脊梁。大秦岭是走出青藏高原的昆仑山,而昆仑山是走进青藏高原的大秦岭。大秦岭与昆仑山链接在一起,构成中华神州大地的主骨架,大秦岭也被称为“中国脊梁”。 4.大秦岭,伏羲女娲合璧山。秦岭+西倾山=伏羲山=北秦岭;岷山+大巴山=女娲山=南秦岭。岷山+西倾山=西秦岭,秦岭+巴山=东秦岭,也称秦巴山。大秦岭=东秦岭+西秦岭=南秦岭+北秦岭=伏羲山+女娲山。秦岭是大秦岭“四胞胎”中的老大,“秦岭板块”浓缩了大秦岭生态与人文精华,也常以“秦岭”来统领“四胞胎”。 5.大秦岭,中国山脉领导者。一个“秦”字,暗合了“春秋”二字之意。而一个“岭”字,繁体作“嶺”,暗合山脉之领导。于是,秦岭即是“中國嶺”,中国山脉领导者。 6.大秦岭,心脏地带生态圈。大秦岭紧密链接着甘青生态圈、关中生态圈、中原生态圈、江汉生态圈、巴蜀生态圈、羌藏生态圈。大秦岭是6大生态圈的结合体,6大生态圈与大秦岭重叠共生即是“大秦岭生态共生圈”。 二、丝路中国芯 7.大秦岭,东方龙首。大秦岭不是一般的山,也不是一般的岭,从大秦岭到阿尔卑斯山即是“亚欧大陆的脊梁”,也是“世界岛”中央龙脉。大秦岭是欧亚脊梁的东方之首,世界岛中央龙脉之东方龙首。 8.大秦岭,丝路之东起点。古丝绸之路是从大秦岭到阿尔卑斯山之路,人类文明互联互通之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倡议,已经成为全球实践。21世纪跨越亚欧大陆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为大秦岭与阿尔卑斯山的21世纪对话提供了新机遇。 9.大秦岭,世界的昆仑山。陆丝+海丝,由大秦岭到阿尔卑斯山之路,也是由东方到西方之路,世界枢纽、世界中心重回世界昆仑山。世界昆仑山是中国昆仑山-大秦岭所在山系的一个总称,这是一个地理新认知。 三、生态中国芯 10.大秦岭,中国的绿芯。大秦岭是中国中央空调,中央森林宝岛,中央氧吧,物种基因库,绿色水库,绿色碳库。 11.大秦岭,中国中央水塔。大秦岭是活水源头,秦岭水将中华民族结成紧密的生命共同体。大秦岭生态系统是中华水安全、生态安全的“压舱石”。 12.大秦岭,中华天池圣水。大秦岭最大产出是“秦岭水”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好秦岭生态系统,意味着产出更多“优质的水”和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 13.大秦岭,丹田之精气。大秦岭释放出的森林精气,称之为“秦岭精气”。秦岭精气是来自中国腹心之气、丹田之气、天地中央之气,也是中华祖脉制造出的特殊气场。 14.秦岭绿,“中国绿”的根脉。大秦岭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是中国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根本所在。保护大秦岭就是保护中国生态命门,保护中华民族命根子。 15.秦岭双娇,秦岭植物的精灵。秦岭植物王国里,有两大代表——珙桐、红豆杉。珙桐,也称鸽子树,长着翅膀的花,代表着腾飞的梦想。秦岭红豆杉,也即秦岭观音树,代表着健康储备、健康理想。 16.秦岭四宝,秦岭动物的精灵。秦岭是大熊猫最为悠久绵长的栖息地。秦岭大熊猫、秦岭羚牛、秦岭金丝猴都是中华国宝。有吉祥鸟、天堂鸟、东方宝石之称的朱鹮,更是从秦岭飞来,飞向世界的生态奇迹。 17.秦岭褶皱,生态奇迹之源。大自然造化的秦岭褶皱,每一个褶皱就是一个生物“居住小区”“生态小区”。不同强度、深度、密度的褶皱,意味着不同的生态空间结构,不同的生境单元,不同的生态系统,也就是不同程度的生物多样性。秦岭板块褶皱系数最大的区域在陕西,也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18.大秦岭是一座具有自我保护机制的山脉,具备拒止、惩戒、驱离、修复四大自我保护机制,在经历数千年的经略之后,依然保有了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 19.秦岭的“无人区”是中国最具生态价值的“无人区”。秦岭的“无人区”,并不是“荒凉的原野”,堪称是“繁盛的原野”。 20.秦岭的“生态圈层”独具魅力。秦岭的动植物具有分层分布的规律,也就是“分层而居”。这是秦岭生态空间研究的重要支点,也是秦岭保护“分层而治”的理论基础。 四、人文中国芯 21.大秦岭岿然不动,伏羲女娲璧合山,如日月同辉,珠联璧合一般,开启的民族香火,生生不息,世代相传。 22.大秦岭缔造了最早的“中国”。中华定鼎秦岭脚下之长安-洛阳,遍及九州。中华民族从秦岭走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23.大秦岭缔造了“一山两河”文明。秦岭与黄河、长江,共同建构出“一山两河”地带,这显明的中国地理标识,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国家代表性”是“中国符号”。中华文明是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也是秦岭文明,合起来就是“一山两河”文明。 24.大秦岭是统一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时候,一定是“一山两河”的大一统。而在中国分裂的时候,也一定是“一山两河”的分裂。大秦岭是中华民族统一的重要象征,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25.大秦岭承载了长安、洛阳两座中华圣城,庇荫了两座中华千年帝都,并将华夏子孙世代生息的生态命脉紧密相连。 26.大秦岭(华山)与黄河交汇,形成了穿越千年的“中华廊道”。这就是著名的崤函地带,不仅是古代中国,也是当代中国的东西“咽喉大动脉”。“中华廊道”亘古见证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写就中华民族壮丽史诗的光辉篇章。 27.秦岭栈道是“世界第九大奇迹”,也是黄河与长江对话的奇迹、中国南方与北方对话的奇迹,也是中国保持统一、民族辉煌的道路。 28.“秦”即中国,英文之中国china,即是秦之古音chin。韦氏拼音中秦岭即译作chin ling。秦帝国奠定两千年中华帝制之基。"三千里大秦岭,五千年中华史”。“一部秦岭志,世代中华情”。 29.诗经肇始,千古诗词,无不赞美或描绘秦岭,众多佳作源于秦岭,诗歌衍生出的文化产品也是秦岭文化旅游的宝贵财富。 30.新时代生态文化崛起,大秦岭生态保护修复为中国生态保护修复画出亮丽一笔。大秦岭生态文化是中国生态文化,甚至世界生态文化熠熠生辉、光彩斐然的明珠。 31.华胥氏以来,一万年时间,中华民族以秦岭为中心,谱写出“博通东西、和合南北、原创华夏、泽被天下”的“秦岭精神”。这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脊梁,也是续写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的强大精神力量。 五、美丽中国芯 32.秦岭之美景,已经将中华人文特色与中华自然特色高度精巧的融合为一体,向世界展示秦岭之“和合天下”“原创华夏”“中央水塔”“生物基因库”“森林宝岛”“秦岭四宝”! 33.大秦岭蕴藏着无数中华宝藏,水、森林、文脉、美景是“宝藏中的宝藏”,合起来即是与狭义“秦岭四宝”对应的广义“秦岭四宝”,也是“中华四宝”。 34.秦岭是9个区块链接而成的一个整体,每区块都有着彰显自身鲜亮特色的名称,秦岭门、陕甘岭、玉皇山、太白山、地肺山、终南山、大商山、伏牛山-嵩山、太华山,皆是大秦岭的重要标识。 35.太白山、太华山是大秦岭最具标志意义的两大山脉。大秦岭是套装藕连的山水,秦岭主峰太白山最能代表大秦岭自然特色,中华人文华表太华山最能代表大秦岭的人文特色。 36.秦岭最美关中弯,秦岭关中弯曲与渭河干流造化出一个“半月形地带”,即是“秦岭关中湾”,这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不可复求的“瑰宝”,营造出“中华伊甸园”的盖世气韵。 六、祖宗之脉、中华之芯 37.大秦岭占据了中国地理、生态、人文的“C位”。大秦岭是中国之芯(chincore),地理中国芯、丝路中国芯、生态中国芯、人文中国芯、美丽中国芯。中国芯(chincore)是《秦岭学》的核心概念,也是《秦岭学》语境的核心词汇。 38.大秦岭顶级生态空间,是中华民族的绿水青山,也是中华民族永葆生机活力的生态根脉。绿水源自青山,青山源自森林。善治国者必治水,善治水者必治山,善治山者必兴林。治水之本在治山,治山之道在兴林。兴林治山,盛世之举,强国之道。 39.秦岭是中华祖脉,秦岭国家公园就是保护中华祖脉的标准配置。国家公园是实行特别治理的秦岭“生态特区”,对推动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40.依法保护秦岭生态要坚持“法法秦岭”原则,也就是尊重秦岭,顺应秦岭,把秦岭的自我保护机制转换为法律规范。 41.实施国家绿芯工程,建立起覆盖大秦岭生态圈法律,需要打造“中”字号的秦岭生态“金钟罩”“铁布衫”。 42.实施国家绿芯工程,需要“引入三个机制”。(1)引入黄河、长江治理机制,设立国家秦岭生态委员会,简称“秦岭委”。(2)引入“三江源”国家公园机制,秦岭所在各县乡人民政府,加挂“秦岭生态保护站”牌子,县乡人民政府与“秦岭生态保护站”一套人马,合体运行,夯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3)引入生态保护工程机制,把秦岭建设成“绿色国芯”、“生态国芯”、“美丽国芯”。 43.实施国家绿芯工程,推动“绿色秦岭”向“美丽秦岭”转型发展,让秦岭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44.以丹江库水库为核心,以汉江上游为园区,建设“秦岭湖国家公园”,将是“中央水塔”生态保护修复的重大战略行动。 45.秦岭是陕西的封面,秦岭生态空间是陕西最重要的生态空间,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就是为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陕西的生态力量。 46.北秦岭是中华祖脉之心蕊,既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地理空间,又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生态家园,也是滋养中华民族精神长相的神圣殿堂。保护好北秦岭,就是保护好中华祖脉之脸面。 47.《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就是一部肩负着保护中华祖脉使命的地方性法规,开创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法律实践,也开了全面依法保护大秦岭生态环境之先河。 48.《秦岭简史》第一次绘制出《大秦岭全域图》,第一次刻画出大秦岭的结节纹理,第一次描绘了“一山两河”地带,第一次凝练出一个“芯”字,第一次论述了世界昆仑山,第一次向世界系统讲述了祖脉秦岭的故事。 49.《秦岭学》是多领域多学科交叉覆盖的综合学问,是一项浩繁的“大秦岭学术工程”,肩负着多重神圣使命。构建与祖脉秦岭相链接的《秦岭学》,无疑是大秦岭知识体系的最重要使命。 50.对秦岭的爱是一个民族永远的爱,所有的爱都以“保”字当头!需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的力量,把秦岭自我保护机制与法律保护机制结合起来,把“以徳治山”与“依法治山”结合起来,永葆秦岭生机活力。 作者注:2020年5月5日完成写作于磨香斋。寇勇、孙健参与了本文整理,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