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对不少人来说,自然保护地和自然保护地体系都是全新的概念。从语义分析,自然保护地就是保护自然地,因为它“自然”而需要加以保护。这是从人的角度来说的。如果倒过来,从“自然”的角度看,这部分空间没有让度给人类使用,仍留在“自然界”。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然保护地,也是自然保留地。 地球陆地原本是一个“自然的整体”。人类文明兴起后,从“自然的整体”中开辟出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于是,曾经的“自然的整体”被无情的恒久的一分为三:自然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如今,人们立足于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科学规划和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空间。所谓自然保护地,就是国家法律特别保护的自然生态空间;所谓自然保护地体系,就是自然保护的空间体系。自然保护地是自然生态空间的一部分,但不是一般的部分,而是核心的部分、精华的部分。也可以说,自然保护地是自然生态空间之芯。 自然保护地,首先是自然生态空间,其次是实行特别保护的生态空间。这一特别的自然生态空间,承载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资源、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文化价值,由各级政府依法依规划定和治理。设立自然保护地的目的,就是守护自然生态,保育自然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与地质地貌景观多样性,稳定自然生物体系,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提供国土空间保障。各类自然保护空间皆是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内的永久生态空间,属于自然帝的私密空间,也是世代传承的自然生态空间,严禁转变为农业空间抑惑是城镇空间。 无论是称“公园”或者是“区”,自然保护地都是自然生态空间的一部分。目前,按生态空间价值和生态空间保护强度,中国自然保护空间分为三大类。三大类自然保护地合在一起,即组成完整的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也即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空间体系。(1)国家公园。这是崭新的一类自然保护地,适应于保护中国顶级生态空间的体制机制,也是生态价值最高的自然保护空间。国家公园在设立之时,就已经整合优化了同一自然生态空间上各类保护地。国家公园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自然生态空间。国家公园是中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生态过程完整,具有全球价值、国家象征,国民认同度高的生态空间。(2)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中国起步最早的一类自然保护地,也是规模最大的自然保护空间。自然保护区保护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分布空间、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确保主要保护对象安全,维持和恢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及栖息环境。(3)自然公园。自然公园是最能“亲近”“游玩”的自然保护空间,保护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具有生态、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永续利用的生态空间。包括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洋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各类自然公园。 世界自然保护事业,开启于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1864年,美国约瑟米蒂谷成为世界首例受法律保护的生态空间,也是地球上第一块受人类保护的生态空间。目前,全球各类自然保护地已达22万个,其中陆地类型20万个,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2%。中国现代自然保护事业,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1956年建立了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事件。经过60多年努力,全国已建立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遗产、改善生态环境和确保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全国各类自然保护地1.18万处,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8%以上。但是,由于各类自然保护地在设立时序、级别、部门,以及适用法律、科技含量上,皆有很大差异,出现重叠设置、多头管理、边界不清、权责不明、功能区划不精准,甚至部分自然保护地无法落界,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等诸多问题。针对自然保护地体系存在的问题,2019年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建成中国特色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动各类自然保护空间科学设置,建立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建设健康稳定高效的自然生态系统,夯实国家生态安全和永续发展的生态根脉。 落实上述《意见》,解决好自然保护空间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正在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本质就是处理好各种自然保护空间的关系,打造升级版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让自然生态空间中的核心空间更自然、更生态,更符合世代传承自然遗产的要求。关键是要坚持做好以下五点:(1)坚持以“三不”为前提,即自然保护空间的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在坚守“三不”的前提下,把永久基本农田、人工商品林、开发区等符合调出要求的空间划出,把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野生植物集中分布的空间划入,有划出有划入,应保尽保,保质保量。(2)坚持“三优化”,即优化布局、优化管理、优化权属,将生物资源集中空间、生物多样性富集空间、生态脆弱敏感空间等纳入自然保护空间,一个空间多个机构多块牌子整合为一个空间一个机构一块牌子。(3)坚持“三科学”,即科学定类、科学划区、科学管理,保持自然保护空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完善功能分区,细化管控要求,便于加强建设与管控。(4)坚持省市县“三联动”,进行应保尽保、保质保量的空间分析,开展整合优化预案对比。对自然保护空间进行调查评估,科学编制预案,综合统筹考虑,上下无缝对接,形成一县(市)一报告。(5)坚持内外“两兼顾”,妥善处理各类空间矛盾。内部空间矛盾,重点解决好权属不清管理不到位,职责不清执法不到位,范围不清确权不到位的问题。外部空间矛盾,重点解决好原住民生产生活空间矛盾,生态保护和生产发展空间矛盾,三大空间、三条控制线空间交叉重复矛盾,要抓住这次空间调整的机会,突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后,全部自然保护地的管理职权统一划归到新组建的林业部门。新林业部门承担了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的工作。最近,不断有自然保护区的负责同志,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与我联系,称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要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需要勘界立标的资金,希望得到我的支持,这令我深感诧异。于是,我不得不颇费口舌,不厌其烦,予以详细解释。真切的希望,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同志了解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的政策举措,配合做好有关工作。各类自然保护地面临的问题,整个自然保护地体系面临的问题,不单是钱的问题,也不是一家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可以单独能够应对完成的。全省自然保护地270余家,推进自然保护空间整合优化,需要省市县三级政府走上前台,厘清各自行政区域内自然保护空间关系,解决自然保护地体系存在的问题,拿出科学合理的整合优化方案。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最有两大显著特征,一是生态文明,二是信息文明,生态空间治理,就是要将二者叠加在生态空间上。也就是说,打造升级版自然生态保护空间体系,是新时代中国肩负的历史责任。真切的希望,各级领导同志都能重视这项工作,进入工作状态,严格按照中央安排部署,加快整合优化工作进度,高质量完成整合优化工作任务。 2020年4月17日于磨香斋。4月19日再次修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