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适应“三个新变局”,聚焦生态空间治理,我们要切实推进“四个再造”。 首先,再造知识结构。所有的转型发展,其基础都是知识再造和技能升级。生态空间治理,需要再造我们的知识结构,形成生态空间知识体系。我们的现有知识,甚至是思维,主要源自于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当我们把着眼点放在生态空间,放在生态空间治理时,我们就会发现,原来的知识体系不够用,必须创造创新出生态空间知识、生态空间知识体系。比如,关于草原,我们接管了草原,并没有接管放牧牛羊。我们的目标是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服务功能,而不是提高牧草产量,增加载畜量。我们要构建草原生态空间治理的知识体系,而不是以增加产草量为目标的草业知识体系。同理,在森林方向,要创建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知识和技术体系,而不是追求森林蓄积量、木材产品产量的知识和技术体系。 其次,再造目标愿景。目标愿景引领着治理行动。过去,陕西林业的目标愿景,曾经用“三化”来表述,即关中大地园林化、陕南山地森林化、陕北高原大绿化。显然,这“三化”愿景,主要是针对森林生态系统修复的,单从林业角度来看,自有其合理性。但是,当把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治理,以及大地景观放在一起,再用“三化”来表述就显露出局限性。我们需要草原目标愿景,湿地目标愿景,大地景观目标愿景,荒漠化治理目标愿景,然后整合再造,形成整个生态空间治理的目标愿景。党的十八大确定“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具体到陕西、到目前这个阶段,怎么样的目标愿景?我们缺少研究。我提出来一个概念,叫生态空间高质量、高颜值,但是高质量、高颜值,不是具体的目标,或者是有不确定性。如何确定高颜值?我又提出来由“浅绿”到“深绿”,由“绿”到“美”,但是这个依然不够具体化。如何精准表述我们的目标愿景,需要大量科学研究。 第三,再造治理体系。治理体系是推进生态空间治理的硬核。建立健全生态空间治理体系,是我们面临的全新课题。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主张把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初步分为六个方面:一是生态保护体系。从大的方面来说,生态空间分为两大部分,核心的一部分叫“永久生态空间”,也就是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生态空间;另一部分生态空间,是生态保护红线之外的部分,也可以叫“一般生态空间”。永久生态空间和一般生态空间在保护级别上是不一样的。永久生态空间是最高级别保护的生态空间,也是禁止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空间。我们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要日新月异,但是在生态空间上要讲日月永恒,亘古不变。生态空间治理体系第一个就是保护地体系,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形成一个完整的保护地体系。在保护地体系之外,还有林地分级保护,野生动植物分级保护。第二个是生态恢复体系,第三个是生态重建体系,第四个是生态富民体系,第五个是生态服务体系,第六个是生态安全体系,合起来是生态空间治理的六大体系。关于这六大体系的分法是不是科学合理,需要深入研究。 第四,再造组织队伍。所有的治理工作,组织队伍都是关键。新一轮机构改革时,省林业局新增设两个处,湿地草原和荒漠化管理处、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处,还有三个处的名称职能发生了变化。今天,林业局没有造林处,却有一个生态保护修复处,林业部门职能在发生化学反应。最近,我们又增加了一个牌子,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省管理局,增加了一个副局长职数,增设了两个处。后面,还会增设一个森林草原防火机构。新的林业部门不再只是“林业”行业管理而是生态空间治理。比如,大熊猫国家公园就是一个生态空间,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以及国有林场,各自就是生态空间。围绕生态空间治理,就有一个组织再造问题。如何推进林业部门深度变革,组织再造和系统升级?似乎是没有破题。我到林业部门工作后,觉得林业部门管理的事务蛮多,写过一篇由小林业到大林业的文章。今天看来,大林业也盖不住了,只能是大大林业。多别扭呀。选择用生态空间这个概念,也可以理解为就是大大林业。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市县的林业机构设置“五花八门”。这不利于推进生态空间治理,而如何在组织机构上走向规范化,一时尚难取得一致的意见。无论如何,都要重新审视我们的组织机构和体系队伍建设。我们是活跃在生态空间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是生态空间治理者,是生态空间治理的先锋队、专业队、主力军,我们是生态绿军。我们要按照生态空间治理者的思路,重建组织机构和体系队伍,全面提升战斗力。 作者注:本文是在全省林科技工作讲话的一部分,根据录音整理。发表时对文字进行了删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