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与渭南:一则《见解》引发的思考
2009年2月1日,在办公室阅读《陕西日报》,头版头条的新闻是介绍渭南快速发展的消息。消息中渭南的一些重要指标,比如GDP、财政收入等,感觉和宝鸡已经非常接近。我的老家在渭南,渭南快速发展,我当然很高兴。但是,我又在宝鸡工作。渭南快速发展,宝鸡面临压力,真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因此,在看完这则消息后,在中国价值网我的网站写下了一则《见解》,全文如下:渭南的发展步伐加快,经济总量直逼宝鸡。两市各项重要指标的差距呈大幅缩小趋势。宝鸡的优势正在消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
这则短短的《见解》引发了辩论与思考。2月4日,郭旭评论道:渭南和宝鸡就不在一个重量上,即使经济有所改善,但是在社会人文和政治生态方面至少差五年。看到郭旭的评论后,我作了回应:五年很快呀!过去的差距可不止是五年啊!郭旭供职于湖北宜昌,是宝鸡市凤翔县人,对家乡很有感情,希望宝鸡保持好势头,保持领先地位,保持优越感。但我们这些“做事的”一定要有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切不可松懈麻痹,掉以轻心。
2月5日,针对这则见解以及评论,魏延安也发表了评论:我看,宝鸡有点像陕西的缩影,精神上优越感很强,但经济上的优越地位却不断下降,只是浑然不觉,或不想正视。渭南的发展条件要比宝鸡优越,原因有:一是地多、人多,这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均比宝鸡多一倍。二是县域经济较强,韩城、蒲城、华县都很厉害,可是宝鸡10万人以下的县就3个,县域经济比重低,主要靠市区支撑,这个很害怕。三是渭南的工业化才起步,而宝鸡的工业化时间很长,后发优势也恐怖。四是区位优势,渭南受西安的辐射要多些,而宝鸡更多靠自己。魏延安过去在省农业厅工作,曾在宝鸡市陈仓区挂职,现在是团省委青农部的部长,对全省各地的情况比较熟悉,也喜欢研究问题。当天,我即回应:这几点看法,分析得很到位。
2月7日,魏延安把上述分析、看法细化,写成职业日志发在网上,现转录如下:
继被榆林超越后,咸阳也显示咄咄逼人的态势,经济总量一直列陕西第二位的宝鸡正在遭受诸多压力,如今渭南的经济总量也已经直逼宝鸡,各项重要指标差距缩小。如果说被榆林超越,是因为能源开发的差异,有些无奈;那么,被渭南赶上,显然心里很难适应。但无论如何,事实无法改变。我看,宝鸡有点像陕西过去的缩影,精神上优越感很强,但经济上的优越地位没有相应上升,只是浑然不觉,或不想正视。
渭南的发展条件要比宝鸡优越,主要原因有四条:一是地多、人多,这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均比宝鸡多一倍。二是县域经济较强,韩城、蒲城、华县都很厉害,可是宝鸡10万人以下的县就3个,县域经济比重低,主要靠市区支撑,这个很害怕。三是渭南的工业化才起步,而宝鸡的工业化时间很长,后发优势也恐怖。四是区位优势,渭南受西安的辐射要多些,而宝鸡更多靠自己。
但是渭南也有劣势,一个是城市化步伐缓慢,大城市的骨架还在搭建之中,而宝鸡的大城市轮廓已形成;二是缺水明显,特别是渭北旱腰带,这个制约很关键;三是生态环境差距不小,与宝鸡相比更为明显。这些还需努力化解。
但无论如何,地区之间的竞相发展,无疑是推动陕西经济社会不断前进的幸事,值得尊重和期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