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一个下属,工作很卖力,自然也很出息,加上机缘巧汇,屡屡升迁,仕途坦荡,官气正盛。新年将到,近来看我,一口气说了几件不愉快的事情,并唉声叹气,称“事难做、人更难做”,好像是有“一肚子气”。我长几岁,便倚老卖老,劝其“莫生气”。其实,从古到今,劝人“莫生气”的说辞已经很多,这里我结合“实际”再唠叨唠叨。
字词里面学问大。我说,我们老先人比我们的学问大,在字词里面的学问多。老先人造字造词,一定动了许多脑筋,字词中凝结着无穷的智慧,我们这些后世的人应当好好探究、好好品味。比方“生气”一词造得就很合情理。我理解,之所以这样造词,是老先人认为“气”是“生”出来的,不“生”就没有“气”。别人说什么、做什么,是别人的权利、别人的事情,对此这些的是非判断、生不生气,却是自己的事情。别人的所作所为,自有它的道理。是非判断、生不生气在于自己的道理。如果反唇相讥,则会气不打一处来,气上加气,导致情绪失控,酿出祸端。从更规范、更学术意义上讲,这是一个“情绪管理”问题。一个人,尤其是领导者,情绪剧烈波动,伤害自身,也伤害别人,甚至是伤害一大群人。可谓是:情绪波动“惹祸多”!领导者首先要做情绪管理的高手,不仅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还要学会“心理按摩”,调理好部下的情绪。
“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是情绪管理的基础。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一定要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不一定非要让别人的道理服从自己的道理。我们常讲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也是寻求共识、合作共事的基础。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不少领导“情绪管理”能力差,容易“动气”、“动怒”,动不动就批评下属,有时在公开场合,有时在私下场合。常常弄得场面“尴尬”,部下“憋屈”,自己“不快”。遇到这样情境,部下感觉领导“蛮横不讲理”,“仗势欺人”,“以权压人”;领导则觉得部下“无知不上进”,“胆大乱作为”抑或“胆小不作为”。一旦如此相互埋怨、相互指责,便产生心理“隐形墙”,很快陷入人际关系“陷阱”,导致恶性循环,最终都没有“好果子吃”。
提高“位商”是情绪管理高手的“法宝”。一些领导和我交换意见,言及动不动批评、训斥干部时,总是说一些干部“站位不高”、“脑袋简单”,忍无可忍,不得不大加训斥。这里,提醒大家仔细想一想,俗话说的好:站得高、看得远。在这里面,有“位商”概念,也就是“站位”问题。不仅是在官场,在社会上任何组织,都有“站位”问题,需要有较高的“位商”。我们经常说领导是“上级”,对应领导的干部就是“下级”。这就是“站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般而言,与“下级”相比,“上级”必定“站得高”,所以“看得远”,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站得高”所以“看得远”,并不意味你的本领大、“位商”高。也许当“下级”与你站得一样高的时候,比你还“看得远”。领导者要更多站在部下的角度思考,反过来部下也要站在领导角度思考,这样才容易发现问题,有利于解决问题。
说话是做人的基本权利。有一个字,造得非常有意思,这就是生活的“活”字。“活”字由三点“水”和“舌”两个字组成。意思再明确不过了,“活”着舌头就要动,就是活着就要“说话”。因此,说话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我前几年曾在《人民日报》读到一篇文章,是说解“和谐”二字。该文说“和谐”的“和”字是在说“人人有饭吃”,“谐”字则是在说“人人有话讲”。“和谐社会”就是能够满足基本的物质权利和精神权利的社会。一个社会要允许人说心里话,一个领导也要鼓励人说真话,尤其是要听那些自己不爱听的话,逆耳之言。这是领导者应有之基本心胸、气度。
别拿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既然说话是别人的权利,那么听别人说话就是自己的义务。至于别人说什么,得由着别人,不由自己。别人说的话,站在你的角度看是错的,但在别人的角度不一定是错的。无论是别人说错话,还是办错事,都不要“生气”,因为这是别人的过错,你生哪门子气?你的责任是在思想上指出“错误”,在行动上纠正“错误”,消减“错误”带来的消极后果和可能危害。
贵在实践。最近,提拔干部,没有被提拔的是多数,其中有人在背地里说我:把眼睛瞎了!有闻听此言者,如实传话给我。初闻听此言,觉得刺耳、诧异。心里隐隐不适,暗生心火,但却没有发作,心境一如往常。回过神来,细细品味,反倒觉得应该感谢如此这般的言论者。首先,现在很少能听到逆耳之言。遇到不顺心之时,多数保持沉默。所以有逆耳之言,十分难得,他提醒自己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人、看准事。珠宝易识,“肉蛋”难认。在用人的时候,一定得看仔细了,最好多擦看几个角度,千万不敢有半点马虎大意。其次,“眼睛瞎了”不要紧,关键是不要“心坏了”!德行是一个人最重要、最核心的品质,是做人做事的基础。“心好”是一种优秀品质,具备这个优秀品质,把事情做好就有了坚实的基础。第三,最重要的,是我脑袋没有病、不犯浑、不发昏。如果脑袋有病,就一定是大病,需要好好“治疗”。脑袋没病、脑袋好使,加上“心好”,心里亮堂,我自信眼睛一定瞎不到那里去!
在我的思想深处,“下级”对“上级”要求“高些”,“上级”对“下级”要求“严些”,只要“适度的”就是“正常的”,但如果“太高”会望之不及;“太严”则会趋于苛刻。这样要求的“高”、“严”,其结果是难以达到,“气”就会由此“生”起,失望情绪随之蔓延,有损于组织健康发展。
最后,附上《莫生气歌》,祝愿大家时常好心情。《莫生气歌》“他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病痛纠缠活受罪,气出绝症全完戏;名利钱财身外物,至理名言记心里;遇事不争不生气,心胸豁达化解起;退一步海阔天空,容人也是容自己;气生百病乃古训,不气快活享今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