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清王朝覆灭,临时民国政府成立。1912年初,临时民国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发布命令,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将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改称校长。
可见,在中国,学校的时间不长,但学堂的时间却不短。中国的传统教育,在夏代就有雏形。此后经过数千年演进,中国发展出一套独特的教育体系:独特的学校体制、独特的教育行政机构、独特的考选制度,甚至独特的儒学化教育内容。
起初,先祖们的学习很简单,学习生存生活的基本功,比如渔猎、农耕的劳动技术。教育也很简单,多是现场说教,实地指导。在传说中,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伏羲氏教民结网捕鱼,神农氏教民制耒耕作。也就是说,学习与教育活动早已有之。
随着生产力发展,诞生了在专门场所进行教育的活动,这就是学校的雏形。文字记载,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这里校、序、庠,是学习与教育场所的名称。据有关资料,出土的“甲骨文”载有这些名称。这一时期,在学校学习“甲骨文”,学习贵族礼乐。到西周时期,宗法礼乐制度复杂起来,需要更多人学习,学校得以变革发展。西周学校分“国学”和“乡学”。国学是设在周王朝都城和诸侯国都城的学校,供大贵族子弟就读。乡学是地方学校,供当地贵族子弟就读。按照学习程度,分为“大学”和“小学”。小学是启蒙教育,在学习识文断字之外,学习礼节仪式、音乐舞蹈、骑马射箭、书写计算等知识。大学则在此基础上,学习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本领,以便日后参与国家治理。这些学校由政府控制,史称“官学”。
“官学”的发展,使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增加了,加之制作简牍的技术成熟,制作典籍的成本下降,这为“私学”发展提供了师资,奠定了基础。随着周王朝式微,一些通晓文字、饱读诗书的知识阶层,开始活跃起来,聚众讲学,发表见解,流派纷呈。孔子是“私学”鼻祖。孔子实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循循善诱。要求学而不厌,乐以忘忧,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些使孔子成为无可争辩的伟大教育家,儒家先行者。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几乎每一名家都开设学馆,或者在学馆供职。大名鼎鼎的孟子、荀子都曾在“稷下学宫”任职,荀子更三度出任“祭酒”(校长)。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学校走上了官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官学,以太学、国子监为代表,面向贵族家庭,面向官员子弟,提供高等级学习服务。在晋代,设国子学。在大隋,设国子寺,统一管理国子学、太学等,后将国子寺改为国子监。在大唐,国子监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不同学校,称“六学”。国子学地位最高,吸收三品以上官员子弟,太学吸收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其他则吸收低级官员及庶民子弟。大唐以后,国子监几经变化,至明代兼有教育管理和最高学府两种职能。清代国子监取代太学,成为唯一最高学府。国子监教师分博士、助教。校长是祭酒,副手是司业。入监读书的生员称监生,也就是学生。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的官学,创造了曾经的辉煌,但学习内容僵化,教育方式呆板,特别是自宋以后,乏善可陈。在世界范围,中华帝国文明衰落的大周期由此发端。
私学,以私塾、书院形式延续发展,面向社会,面向平民传播知识,培养优秀人才。私塾,有点类似于现今的民办幼儿园、民办中小学。私塾包括塾师创办的教馆、学馆、村校,地主、商人创办的家塾,以及用祠堂、庙宇地租或私人捐款创办的义塾。私塾最早于春秋,秦朝短暂停废,在2000余年内延绵不衰,与官学并驾齐驱。书院,始于唐终于清,类似于当今的“民营大学”。书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教育,在发展学术文化方面,其功绩胜于官学。历史上一大批学术名人都出自书院。在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四大书院”是:岳麓书院(湖南善化岳麓山,10世纪创办)、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10世纪创办)、嵩阳书院(河南登封,10世纪创办)、应天书院(河南商丘,11世纪创办)。书院最兴盛时,多达7000所,遍布全国。在大唐之初,书院是私人读书治学的场所。唐朝廷书院实为收藏和校勘图书。至大宋,印刷术成熟,朝廷倚重,书院兴盛,这是中国书院的巅峰时期。元朝,书院官学化。大明中叶,理学活跃,书院短暂兴盛。清王朝,书院沦为官学附庸。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近代,中华民族落后挨打,根源在于教育落后,学习力不足,一致不察大势,逆势而为。11世纪后,欧洲工商业兴起,学习需要增加,学校应运而生。首先是意大利建立波伦亚法律学校,以后西欧各地纷纷建立大学,巴黎大学(12世纪创办)、牛津大学(12世纪创办)、剑桥大学(13世纪创办)。至1500年,欧洲已经拥有65所各类大学,学习和研究科目有医学、法学、文艺等。这使得欧洲的科技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地,并开创了世界工业革命之先。奠定了领导世界500年的先进科技知识。1840年鸦片战争惨败,迫使中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结束旧式教育,开启新式教育。1862年清王朝洋务派创办京师同文馆,开中国新式学堂之先河。随后,各地兴建船政学堂、水师学堂,这些学堂与旧式官学、私学有本质不同。1895年设立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随后新式教育雨后春笋,方兴未艾。1901年清政府下兴学诏: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杭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旧式教育终结。1912年初蔡元培教育总长发布命令,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由此,各地官学、书院纷纷改为新式学堂。由培养官吏转向科技人才。新式学校运动,孕育了20世纪中国觉醒的新文化,奠定了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
至今,新式学校百年来,实现了八大革命性变化。首先,系统化。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成为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其次,科技化。新式教育突出科学知识,兼顾传统礼法。第三,全民化。入校学生,无论种族、男女、家庭,具有平等学习权利。第四,学历化。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一直到研究生教育,都有相应受教育年限,相应学历证书。第五,多样化。在规范的学校学习外,采取公立与私立相结合,创办了党校、行政学院,广播电视大学,成人大学,网络学校等多样化学校。第六,义务化。1919年民国政府就曾拟议实行义务教育,直至1980年代推行,21世纪真正实现全民免费义务教育。全国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超过90%,青壮年非文盲率超过95%。第七,国际化。学习内容,学生,教师,以及办学方式,国际交流增密,追赶全球化大趋势。第八,大众化。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321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908所,成人高等学校 413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740所,高职(专科)院校1168所。培养研究生单位795个,其中高等学校479个,科研机构316个。全国在校大学生2300多万。在校学生规模居世界首位。中国人口世界第一,中国学校世界第一。
未来社会是学习社会、知识社会、智者社会。学校的任务是传播科学知识,满足学习需要,扩大智者群体。中国学校肩负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历史责任,面临扩大规模、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升质量的四大繁重任务。学校崛起是中国崛起的根基所在。可以断言,中国将由工厂林立的时代跨入学校林立的时代。世界各国将从分享“中国制造”转向分享“中国知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