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畅游在汉字海洋,从中寻觅树的踪影,探密汉字里的树文化,领略字海树韵。走进汉字世界,无意中惊奇地发现,汉字文化深邃博大,原有的知识与学习何等浅薄!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我深感无地自容。 比如,某,是梅的本字。某,最早出现在金文中,上下结构,上面是个甘字,代表味道,下面是个木字,代表果树。篆文承续了金文字形。《说文解字》里说:某,酸果也。从木从甘。就是说,某,本是一种酸甜的果子。当某字的果子本义消失后,金文加木,另造楳字代替。此时,某与楳分道扬镳。 到篆文,也是汉字定型时期,木+每=梅,造出了一个梅字来。何以如此?原来,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汉字。每,比梅古老,也比某古老。在甲骨文中就有了每字。每,本义是妇女生育。木+每=梅,表示怀孕妇女喜欢吃的带有酸甜味道的果子。至此,梅,定型了。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梅是早春之先驱,时下即将进入暮春,幸好今年拍摄梅花不少,与大家共赏! 0 1 2 3 4 5 6 7 8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