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严以修身,绝不是大话、空话、假话,而是“接地气”的工作实践和生活历练。 我是农家子弟出身,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我,彻底改变了人生轨迹,并有幸成为一名肩负重要责任的厅级领导干部。在走上领导岗位的过程中,我始终保持平民本色,坚守平淡生活习惯。这是我自身修为的重要思想基点。 如今,已进入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最后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严以修身,始终如一,显得更为关键。我将会自始至终,坚持做到以下五点: 一、不断学习。在上大学的时候,我学习畜牧专业,毕业后主要从事行政工作,中间变换过多个岗位。适应岗位变化需要,在组织安排下,先后进入国家行政学院、省委党校学习深造。在工作之余,始终抓紧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深化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扩充学习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知识,并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聘请为经济学教授。到林业厅工作后,加快知识、信息和技能转型,下大力气学习树木学知识、生态学知识。学习使人进步。学习获益甚多。学习永无止境。今后,也会一如既往,适应工作岗位和分工调整的需要,坚持继续学习,深入学习,终身学习。 二、踏实工作。早先,父亲交给我的想法是做一名教书育人的园丁。我参加工作后,成为省级机关的一名干部,父亲觉得很知足。抱着感恩的心态,父亲一直叮咛我,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尽本分,千万不要忘乎所以,绝对不敢“胡来!”30多年来,我没有忘记父亲的叮嘱。父亲喋喋不休的叮嘱,已是我做人做事的终极信条!无论是在什么岗位,必定立足本职,竭尽所能,不辱使命。工作是安身立命之本。进入知命之年后,常以此自我激励。心中反复默念:好好做活,把活做好!对自己分管的工作,一定要干净利落,绝不拖拖拉拉! 三、潜心写作。在学校时,喜欢写作。工作之后,坚持写作。如今,写作已是工作和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在省农业厅工作时,出版论文集《知识农业与农业转型》;在宝鸡工作期间,出版论文集《三农治理策论》和《制度并轨与统筹城乡》;到林业厅后,出版专著《学习力》。目前,正在写作《中国树:文明与文化》。我常想,经过半个世纪的学习积淀,三十多年工作实践和生活历练,学习了不少,见识了不少,思考了不少,也应该写出不少“好东西”。 四、绿色生活。绿色生活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实践。在生活中,我主要实践了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少坐车,多走路。自己不会开车,上下班、开会办事,能步行时绝不坐车,能坐地铁时绝不坐专车。坚持每天步行一万步以上。二是奉行“一顿饭改革”。原则上不吃请,也不请吃。少肉食,多简餐素餐。能少吃时绝不多吃,能不喝酒时绝不喝酒。三是降低空调能耗,只要身体能耐受,即不开空调。这样既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减少碳排放。 五、假日孝子。十分庆幸,我有一位年过百岁的父亲。在家里,我排行老五。我大哥是“首席孝子”,常年守候在父亲身边,悉心伺候老人。老人与我大哥一起生活在蒲城老家,在孝敬老人上,我也做不了更多,常常是将医药费埋单。大部分节日假日休息日,我会和妻子一起回家看望老人。休年休假时,我会回老家陪伺老人。这样,在我休假时,“首席孝子”也可得到几个假日!与“首席孝子”相比,我只能算是“假日孝子”。一年一度,老爷子过寿是我们一大家的“狂欢节”。全家48口集聚一堂,欢天喜地,向老爷子拜寿、祝福!天伦之乐,其乐融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