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我们已经找到了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支点。然而,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也许更带有根本性,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生态自信”。 不少人对我们的生态环境不满意、不自信。有些人因此而离开母国,移民他国,寻找生态乐土。去过西方发达国家回来的人,无论对其制度、道路、理论、文化抱持何种态度,尽皆赞叹其优美的生态环境。去过南方的北方人,也赞美南方的生态环境,抱怨北方生态环境。甚至,有人将其归结为“风水轮流转”,南方好起来了,北方不行了。 特别是近几年,每当进入冬季,北方大部分地区似乎是进入了“霾的季节”。阴霾、雾霾频繁造访,敏感人群有“窒息”之患。以至不少人满腹狐疑,牢骚情绪弥漫。甚至,有人将其视为生态全面崩溃的前兆,并据此预言随之而来的,将是文明的崩溃。 的确,我们的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问题,值得深刻检讨。然而,生养我们的这块大地,曾经是生态环境优美之地。特别是雾霾泛滥的北方腹地,曾经是中华文明的滥觞之地,并承载着两个千年帝都:长安、洛阳,以及当今中国的首都:北京。 关中的生态变迁是中国生态变迁的一个缩影。关中被山带河,这里的山,是出产丰富的惇物山;这里的水,是足以使肚子吃饱吃好的胃水(渭);这里的国,是“雍容华贵”、“金城千里”的“天府之国”。这里的山水,孕育了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轩辕氏等诸多古老而美丽的传说,生养了赫赫有名、令国人魂牵梦绕的周秦汉唐。如果说中国人心中有一个千年梦想,这便是“梦回大唐”。 关中自古帝王都。这里曾经拥有茂密的“关中森林”和精巧的“关中园林”,二者是关中文明的重要生态支撑。浐灞泾渭、沣滈涝潏,“八水环绕”中的长安,宛若人间仙境。人们已经熟知,中国园林是“世界园林之母”。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关中园林是中国园林鼻祖。以此而论,关中园林是“世界园林之祖”。 关中园林以供帝王狩猎的“囿”而横空出世。在“囿”里,生态类型多样,物种资源丰富,人们游憩、打猎、烧烤,信步有余。武则天尊周文王为周之始祖。周文王在今长安灵沼一带建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家园林——灵台公园。《大雅·灵台》“王在灵囿”。“糜鹿攸伏”,“白鸟翯翯”,“於牣鱼跃”,“矇瞍奏公”。这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园林诗。 后世的秦汉两朝,以周代的灵台公园为根脉,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上林苑。秦人营建上林苑,始于秦惠文王,经过秦昭王,及至秦始皇扩建阿房宫,秦上林苑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囿。旷世雄主汉武帝在位期间,大规模修复、扩建秦代旧苑,使上林苑达到鼎盛时期。今日之大西安(咸阳)城,即坐落在秦汉上林苑之中。 《关中记》载,上林苑中有三十六苑、十二宫、三十五观。三十六苑中有供游憩的宜春苑,供御人止宿的御宿苑,为太子设置招宾客的思贤苑、博望苑等。上林苑中有大型宫城建章宫,还有一些各有用途的宫、观建筑,如演奏音乐和唱曲的宣曲宫;观看赛狗、赛马和观赏鱼鸟的犬台宫、走狗观、走马观、鱼鸟观;饲养和观赏大象、白鹿的观象观、白鹿观;引种西域葡萄的葡萄宫和养南方奇花异木如菖蒲、山姜、桂、龙眼、荔枝、槟榔、橄榄、柑桔之类的扶荔宫;角抵表演场所平乐观;养蚕的茧观;还有承光宫、储元宫、阳禄观、阳德观、鼎郊观、三爵观等。如果我们用“巨丽辉煌”来形容汉代的上林苑,怕是一点也不为过。 秦宫汉苑是中国园林极品。秦代兰池宫中的兰池水景,汉代建章宫中的“一池三山”格局,奠定了中国园林发展之基,并深深影响了明清造园活动。庄重威严咸阳宫,高低冥迷阿房宫;汉长安长寿常乐长乐宫,人间天堂未央宫,千门万户建章宫,楼观相属甘泉宫。隋唐时期的关中园林,上升为写意山水园,诗情画意走进园林,达到“园林无俗情”的至高境界。隋大兴城大兴宫、芙蓉园;唐长安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等等。关中园林寺庙星罗棋布,大兴善寺、大慈恩寺、卧龙寺、广仁寺、兴教寺、香积寺、净业寺、草堂寺……每一座寺庙就是一处园林。关中72座皇陵,每座皇陵就是一个时代,一处园林的里程碑。 隋唐时代,关中园林“盛极一时”,大关中俨然一个“园林的世界”。太平公主的定昆庄,利用西郊汉代定昆池旧址建设。园中“累石为山,以像华岳,引水为涧,以像天津。飞阁步檐,斜桥磴道,衣以锦绣,画以丹青,饰以金银,莹以珠玉。又为九曲流杯池,作石莲花台,泉于台中流出,穷天下壮丽。”唐诗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而唐诗与唐代园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风光秀丽的终南山下,文人园林别业密集分布。著名诗人王维《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这里,“别业”是唐时园林、田园的一种称呼。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诗人兴致来时,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坐看行云变幻,生动刻画出隐居者。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不记得回家的时间了,自由惬意,随性而为,谈到哪里算哪里。诗人捕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突出表现退隐者豁达性格,直白的话语将诗味、理趣二者兼备。在蓝田的“辋川别业”,见诸文字的景点20余个。明清时期概况的“关中八景”,即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或自然风景或园林景观,依然令人垂涎不已! 历史上的关中,是“森林关中”,是“园林关中”,也是人们引以为豪的“美丽关中”,“诗意关中”。然而,曾经的“泾渭分明”,到泾渭俱浊,再到泾渭皆污,以至于大关中落魄为“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印象中银雪飞舞的冬天,演变为阴霾沉沉的冬季。这种变化,令人尴尬,耐人寻味。 面对浊浪滚滚,霾势汹汹,我们迫切需要回答一个深刻而尖锐的重大问题:曾经滋养了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河山,能否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千年梦想?中华民族的家园能否成为令世人羡慕的美丽家园?也许,这又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具有唯一性,中华文明不可能抛弃中华家园!所以,我们的答案也具有唯一性:能! 其实,党中央已经做出了选择,这就是“建设美丽中国”!中国是中华民族的家园,美丽中国就是中华民族的美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美丽家园,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没有抱怨生态的理由,只有生态自信的原因,每一个自我,都应该是“美丽中国”、“美丽家园”建设的“正能量”。 春天来了,鸟语花香,为我们带来了生态自信;夏天来了,万木葱茏,我们生态自信;秋天来了,果实累累,我们生态自信。冬天来了,寒冷而不要有霾,结冰而不要结污,我们照样生态自信。我们需要的是“四季自信”,而不是“三季自信”。由“三季自信”到“四季自信”,无疑将是一个质的重大飞跃。为此,我们需要国家的自信,国家的力量,全民的自信,全民的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