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大巴山是“大秦岭的另一半”。近日,《大秦岭:中华父亲山》写作进入了“大巴山”篇章。 秦岭,以“秦”名山,“秦”曾是一个国家。巴山,以“巴”名山,“巴”也曾是一个国家。两者命名的规则惊人的相似。 在甲骨文中,“秦”字上部是双手持杵,而下部是成堆禾谷,自然表示以杵状农具打谷脱粒的象形。《说文》曰:“秦,伯益之後所封國。地宜禾。从禾,舂省。一曰秦,禾名。”可见,“秦”字是与早期的农作息息相关的。也正是凭借着发展农作的经济优势,秦聚集了统一中国的力量。关于这一点,似乎大家没有异议。 然而,巴人巴国之“巴”,其意为何呢?《说文》曰:“巴,蟲也。或曰食象蛇。象形。凡巴之屬皆从巴。”意思是说,巴是体型大的虫。或者是能够吃大象的蛇。然而,虫、也、它、蛇,是同源字,古时虫、它、蛇通用。将“巴”解释为“虫”,令人诧异! 福建简称“闽”,四川简称“蜀”。显然,单从文字塑性来看,福建、四川是中国两个最著名的多虫蛇的省份。只不过一个喜欢,并将其视为玩物,放在家里,置于门内,此即东南的“闽”;一个不大喜欢,便怒目而视,这便是西南的“蜀”。 诺大一个中国,多虫的地方想必也不少,巴地也不缺虫。然而,巴字怎么看,也不像是个虫字。甲骨文中的巴字,也许更像是一个长着长臂大手的人。这在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它也许正在表现一个攀爬者的体态特征。也即是说,“巴”是攀爬者、攀援者。以至于在死后,他们的子孙也要将装有尸身的棺木置于悬崖峭壁,或是崖洞缝隙之中。 巴人一直生活在长江三峡两岸的大山大川之间。不论是巴楚、巴渝,还是巴蜀,无论是早期的巫溪、巫山(巫咸国),还是后来的巴中、达州(巴国),巴人生活的地域,不仅缺少像秦人一样的黄土高原、渭河平原,也缺少像蜀人一般的“川西坝子”,也没有如楚人一样的江汉平原。可以说,巴人生活的巴地,尽皆丛林崖壁,溪水深谷,因而攀爬、攀援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因此而发展出长臂大手当在情理之中。在甲骨文向篆文演化过程中,巴变形过度,以至于失去了原本的真相! 《周书•王会》:“巴人以比翼鸟。”意思是说,巴人在山中攀爬、攀援,就像是长着翅膀的鸟儿。因地理原因,巴人的特点,也许是如鸟儿,如流萤,忙忙碌碌,跑来跑去。《水浒全传》:“行了半日,巴过岭头。”《红楼梦》:“我只道是谁,巴着窗户眼儿一瞧,原来宝妹妹坐在炕沿上。”这里,巴即是攀爬、手握之意。以巴字为基础,造出了个非常的“把”字来,虽有同义反复之嫌,却是“巴”之本义的有效延伸。今天,人们常讲,要把准方向,把握机遇,顺势而为,趁势而上。 从“巴”是长臂大手的攀爬者、攀援者出发,对与巴字相关的词义解释就会趋于合理化。巴掌,自然是取了手的攀爬、攀援之意,当然与蛇虫一类毫不相干。巴着、巴紧,自然是手之功用。巴结、巴不得、巴望、眼巴巴、干巴巴、结巴、结结巴巴……锅巴、泥巴、盐巴……鸡巴、尾巴、下巴……似乎皆与手抓、抓住、抓紧、抓牢,抑或可抓持有关。王晔《桃花女》:“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怎生是好?”自然是没有可以抓持之意。 巴:曾经著名的攀爬者、攀援者! 2017年4月23日正午于磨香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