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秦岭,中国心脏地带顶级生态空间,中国中央山脉,连接东西,和合南北,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并因此而成为人们恒久传颂的东方传奇,中华宝典。如果在浩瀚的中华字典里筛选出一个字,精准表达秦岭的特殊地位,这个字一定非“芯”莫属。如果把中华文明比作是一座灿烂的灯塔,秦岭就是这座灿烂灯塔的“灯芯”;如果把中华文明比作是一朵美丽之花,秦岭就是这朵美丽之花的“花芯”。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开启走芯秦岭之旅吧,共同领略大气磅礴、穿古透今的秦岭之美。 地理秦岭——国芯之旅 秦岭,中华父亲山。大秦岭是一座山脉,但不是一般的山脉,而是中国地理-生态-人文“芯片”。大秦岭紧密链接着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紧密结合甘青、关中、中原、荆楚、巴蜀、羌藏6大生态圈,蕴育了渭河、洛河,汉江、嘉陵江;庇佑了两大千年帝都——长安和洛阳,滋润着中华文化根脉。大秦岭与两大母亲河——黄河、长江,一道组合出“一山两河”地带,不仅是在中国,就是在全球,再也找不到如此神奇壮美的地理格局和生态画卷。游秦岭,山之精华水之魂魄,岁月在这里沉淀,时光在这里穿梭,凝视穿古透今的丹青水墨,可以感受到父山骨血的深情脉脉;透过锦绣河山的诗意长歌,可以体味中华芯脉的千古福泽。古往今来,大秦岭巍峨威严而又慈祥恩泽,默默无语的注视着一切,奉献着一切,包容着一切,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独享着中华父亲山的尊荣。 秦岭,华夏伊甸园。“三千里大秦岭,五千年中华史”。大秦岭与黄河、长江组成的“一山两河”地带是中华文明的源区。 在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进程中,大秦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中华文明印记中,“秦岭印记”刻骨铭心。在秦岭关中弯曲与渭河干流之间,形成了一个“半月形地带”,这里是梦幻神奇的华夏乐土,绵延流长的天府之国。这里有212万年的上陈遗址,163万年的公王岭遗址,50万年的陈家窝遗址。有华夏母国——华胥国,华夏圣母华胥氏;有伏羲女娲,有炎黄二帝,“一画开天”,“补天救世”,开创“龙的传人”新境界。在这个“天府之国”的中央,有着7000余年文明史,3100余年建城史,1100余年都城史,山水相通,命运共济,这里就是中华民族的伊甸园。大秦岭蕴蓄盛世国脉,隆兴周秦汉唐,自周代以来,3000年中国,有2000年时间里,帝都在长安与洛阳之间轮回。游秦岭,巡礼“一座大秦岭,两座帝王都”,让我们感受中国心脏的脉动,传承“博通东西、和合南北、原创华夏、泽被天下”的“秦岭精神”,挺起中华文明的脊梁,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秦岭,中国中央公园。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讲话时指出,秦岭是中国地理标识。这当然是在向世人宣告,秦岭具有“国家代表性”,是“中国符号”。《中国国家地理》向世人宣称:秦岭,中国人的中央国家公园。秦岭,携着山水菁华而生。终南阴领秀。秦岭最美关中弯,这里有着中国黄河流域,乃至中国北方最美的山水。由东向西分布着闻名中外的西岳华山,倏忽凌崖少华山,天下第一孝山王顺山,收藏数千年中华经典故事的骊山,世界地质奇观终南山,天下第一福地楼观台,秦岭主峰拔仙绝顶的太白山。秦岭的山峦与天、地、人还有城聚合成不朽的传奇。“送你一个长安,一城文化半城神仙”,秦岭的山带有仙气,每座山都有一部悠久的历史,都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居关中,看秦岭,纵南北,成方圆”,登顶玉皇顶,东眺西岳华山,西瞰古都长安,南观群山逶迤,北望渭水连天,已经成为陕西生态旅游新潮流。游秦岭,置身于中华“生态家园”和“精神家园”,让我们细细品味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提升“古老国度的生态自信。” 生态秦岭——绿芯之旅 秦岭,中央水塔。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根脉。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水,大秦岭最重要的生态产品。秦岭四大宝:水、森林、文脉和美景。第一宝即是“秦岭水”。大秦岭是黄河、长江、淮河的分水岭,同时,也可以说黄河、长江、淮河共享了大秦岭。在黄河流域,秦岭孕育了渭河、洛河。在长江流域,秦岭孕育了汉江、嘉陵江。如今,丹江口以上的大秦岭,已是世界最重要的集水区。秦岭湖——汉江干流的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人工天池”。上善若水,秦岭水将中华民族结成紧密的生命共同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一步扩展了秦岭生态圈。从秦岭湖取水,一路北上,接济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水润北京城,水润京津冀,水润大华北,滋养了超过1.6亿的华夏子孙。另外,秦岭及其周边镶嵌着无数关系中华民族发展根本大计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葛洲坝、都江堰,黄河三门峡、小浪底等来自秦岭之水,是中华腹心水,也是中华复兴水。山因水而活,水得山而媚。游秦岭,感受中国腹心的绿色水库,天池圣水,我们由衷的崇敬秦岭水,珍爱秦岭水。 秦岭,森林宝岛。森林是树的海洋,多种生命的复合系统,也是地球最美、最天然的装饰。秦岭森林是中国森林精华,在“深山老林”之中,散落着高山草甸,尽显中国绿芯本色。“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秦岭以苍山奇峰为景观骨架,以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珍稀野生动植物为景观主体。高峻挺拔的秦岭,阻挡了南来的水汽,也阻挡了南下的冷气,从而使得秦岭北麓与秦岭南坡呈现出显著不同的地理生态样貌,南船北马与南稻北麦在此叠加呈现。花开常有期,高低不同时。秦岭之上,林海茫茫,奇花异草漫山遍野。秦岭具有复杂多样的植被类型,不同的草木结带成层,构成色调分明的植被垂直带谱。在美丽的关中弯,从海拔400米左右迅猛抬升,垂直高差达2000米以上,最大高差达3200余米,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一日历四季”的空间季相之美。游秦岭,山崖成谷韧成峰,溪流成河泉飞瀑,秦岭森林景观独具特色,野趣浓郁,给人以雄、奇、险、秀、幽、野等多种美感,尽情陶醉在天地自然之中。 秦岭,野性天堂。如今,“豺狼虎豹”不再是人们恐惧的对象,而是人们不惜花钱识得“庐山真面目”的“好朋友”。游秦岭,尽享“生灵”之美,独特的珍禽异兽和奇花异草让你叹为观止。秦岭大森林之中,每天都在上演生命的“交响乐”,秦岭种子植物3800余种,陆生脊椎动物800余种,其中兽类142种,鸟类338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80种,两栖爬行类动物77种。秦岭主峰太白山,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俗语“太白无闲草”,“走一趟太白山,胜读半部《本草纲目》”。秦岭的崇山峻岭和广袤的森林植被,千百年来一直是野生动物的庇护所。响誉中外的“秦岭四宝”——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大熊猫是秦岭的LOGO。秦岭是大熊猫最为悠久绵长的栖息地,野外大熊猫种群密度最大和偶见率最高的区域。 秦岭,五官尽享。森林是构思精妙的天然“美术馆”、天然“体育馆”和天然“博物馆”。秦岭森林之美,具体而不抽象,现实而不虚幻,生动而不僵硬,可参与、可体验。打卡秦岭,人们可获得超越“五官”的审美体验和享受。视觉美。走进秦岭,满眼新奇,春日里,冰雪消融,嫩芽初上,山花烂漫;夏日里,树木青翠,生机盎然,浓绿蔽日;秋日里,层林尽染,飞红流碧,万紫千红;冬日里,群山静默,银装素裹,旭日映雪。听觉美。驻足秦岭,“拨云见古道,倚树听清泉”;“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松涛谡谡响秋风,云影峦光干净太空”。天籁之音,婉转悠扬,莺莺耳际。嗅觉美。身临秦岭,自由吸入清新的空气,呼出浑浊的肺气,洗了肺,醒了脑。迷人的森林气息,神奇的秦岭精气,使人的全部身心侵润在大自然之中。味觉美。森林之中,遍是“山珍”。森林是原生态食品、天然食品、健康食品的“原产地”。心灵美。亲近森林,人们暂时搁置了利益纷争,会忘却烦恼,返璞归真,尽享自然的奇妙,生命的美好。体验美。拥抱森林,随着身心在森林中时空转化,森林风景在变化,心情心境也随之变化。游秦岭,绿水青山映心田,感受大自然的气息,透悟大自然的心语,吸纳大自然纯粹的体香,得到一个眼耳鼻喉舌爽歪歪的全新世界。 人文秦岭——悟芯之旅 感悟“诗词意境”。从诗经肇始,在流传千古的诗词中,有大量作品赞美或描绘秦岭,有为数众多的佳作发源于秦岭,仅一本《全唐诗》,吟咏终南山的绝唱竟不下数千首。其中大家熟知的,有描写秦岭美景的《望终南山》《终南望余雪》《终南别业》,有记叙唐玄宗与杨玉环生离死别爱情故事的《长恨歌》;有描写秦岭古道崎岖艰险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赞美秦岭田园风光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悲情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等等,不可胜数。今天,这些千古名句一次次震撼和净化着我们的心灵。秦岭诗歌文化衍生出的文化产品也是发展秦岭旅游的宝贵财富。目前,临潼华清宫,仅凭一部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年创门票收入2亿多元。 穿越“时空隧道”。2017年,国家林业局公布了首批国家森林步道名单,秦岭国家森林步道位列首批五条国家森林步道之首,是唯一一条东西走向的步道,穿行了河南、陕西、甘肃三省,全长2202公里,集聚了秦岭在中国地理、生态、人文上的独特性,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大格局、大气场、大景致,是当之无愧的国家“一号步道”。“一号步道”之旅,也是一次与秦岭古道不期相遇的旅行。在“一号步道”上,由东向西分布有9条古道,分别是:武关道、上津道、义谷道、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祁山道和茶马道。这些古道在古代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曾被喻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这些饱经沧桑的千年古道,蕴涵丰富的历史文化,马蹄声声跃四方,将美德传颂,引进来、走出去,将富足分享。游秦岭,走进一号步道,尽情享受林海之幽静,林海之喧闹;踏上秦岭古道,去回味去感知穿越时空的战马嘶鸣、商贾喧嚣。 探寻“人文密码”。洛阳与长安皆是秦岭庇佑下的千年帝都,也是两大中国佛教中心。洛阳是汉代中国佛教中心所在,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唐长安城寺庙林立,大唐气象也表现在佛教寺庙上。汉传佛教八大宗派:唯识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律宗、密宗,全部诞生于唐代,七大祖庭在大秦岭脚下,六宗祖庭在终南山下。秦岭佛国,不仅有汉传佛教,也有藏传佛教。大秦岭之西倾山、岷山,就是以藏传佛教为主的区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也是“世界藏学府”。以此而论,大秦岭即是中国佛教的佛芯所在。 “黄帝陵是中国文化的根,楼观台是中国文化的魂。”楼观台——道教祖庭,即坐落在地肺山北部边缘的闻仙峪口。楼观台西侧的㠇峪口,则是道教鼻祖老子羽化登仙处。楼观台一带,正是地肺山的咽喉孔道所在。陕西省林业科学院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基地,也坐落在楼观台。道文化的精髓,在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其最新的时代表述,即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最初传入中国的基督教是“景教”。中国古称东罗马帝国为“大秦”,景教原是东罗马正教的一个支派。明天启三年(1622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秦岭脚下周至县偶然出土,记述了唐代初期景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这块碑最早见证了早期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基督教之昆仑”,为西方国家视作基督教的神圣之碑。 “秦”字,上半部是春天的春字头,下半部是秋天的秋字的左半边,春秋二字合体即是“秦”。“岭”字繁体写作“嶺”,意思就是“山脉的领导者”。秦岭二字联合起来,即是中国山脉领导者。游秦岭,凝望中华民族的前世今生,注视中华大地的冬夏春秋,感受思想在天地灵动,景仰民族脊梁的恒久巍峨。 爱我秦岭——走芯之旅 秦岭是一首“爱在远方”的史诗,保护秦岭,就是保护中华生态根脉、文化根脉,保护秦岭就要认识秦岭,认识越深刻保护越自觉。 秦岭不是一省一地的“后花园”,更不是个别人的私家花园。秦岭是中国人的中央花园、中央公园,是人有家、林有园、山花漫烂的舞台、野生动物的天堂。有序发展秦岭生态旅游,是秦岭保护的应有之义。我们要让秦岭生态旅游成为弘扬生态文明、传播优秀文化的载体,让更多的人们回归大自然,在探索和认识自然,在享受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保护生态理念和关爱秦岭意识,播下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的种子,触发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保护。 “一马当先”看陕西。《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首开先河,开启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法律实践,肩负保护中华父亲山、保护中华生态根脉庄严而神圣的使命。目前,陕西在秦岭已建立1个秦岭大熊猫国家公园,1个秦岭国家植物园,1个秦岭野生动物园,13个风景名胜区,33个自然保护区,50个森林公园,14个湿地公园,12个地质公园。在秦岭,已经出现中国最大的自然科学公园群,集观光、休闲、度假、避暑、疗养、娱乐以及科学考察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秦岭已经成为中国心脏地带生态优美的旅游目的地,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旅游爱好者的青睐。 我们需要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倡导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共享的生态理念,深度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突出秦岭地域和季相特色,依法分层、适度有序发展森林康养、森林体验等森林旅游的新业态,积极打造美丽中国“秦岭样板”,把秦岭之美充分展示给世人,让秦岭良好生态环境、深厚文化积淀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秦岭的福泽永续恩惠我们的后代。 巍巍乎,大秦岭!一座巍峨山脉,隐藏着无数生态秘境和人文密码;一部中华奇书,书写着无数动人故事,镌刻着灿烂的中华文化;一条绵延血脉,连接着古老的文明和蓬勃的生命!秦岭是一部厚重的书,我们只读了故事的梗概,更多惊艳的章节等待有心人和有缘人去探索、去遇见。游秦岭,让我们开启走芯的旅行。游秦岭,无论过去、现在或是未来,都将是永恒的时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