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生态空间”一词,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在狭义上,生态空间是指生物维持自身生存与繁衍需要而占据的空间。广义上的生态空间,即指国土空间规划中的自然生态空间,简称“生态空间”。 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并专门规划出自然生态空间,无疑是一个创举,一个里程碑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生态空间是与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并立的国土空间。生态空间与农业空间、城镇空间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生态空间是农业空间、城镇空间的生态根脉。如果将农业空间、城镇空间比作是一棵大树的树干树冠,生态空间就是树根。根深叶茂。树干有多高,冠幅有多大,取决于根部生态环境。生态与文明的关系,就像是树的根与冠的关系,一荣俱荣,一衰俱衰。所有人类文明都是由生态空间提供生态服务的文明。一个强大的文明,其背后必然是高阔而深邃的生态空间。中国的生态空间,就是中国的绿水青山,就是中国的金山银山,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过去,林业用地包含在农业用地中。比如,大秦岭里的森林,就曾经是“农业用地”。人们心心相念的“林业”,也归并在“大农口”“大农业”。已有20余年传言,“林业”要并入“农业”。然而,新一轮机构改革,原林业部门实现了“农转非”,与资源、环境并口,为“资源与环境口”的一员。由此,原林业部门获得新生,“林业”名“业”却不是一“业”,而是一个空间——自然生态空间,四大阵地——森林、草原、湿地、荒漠。 生态空间是新林业部门的“根”,生态空间高颜值是新林业部门的“魂”。在机构改革后,获得新生的林业部门,也即是“新林业部门”。生态空间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横空出世后,新林业部门的战场、阵地,日益清晰,日益完整,日益精准。新林业部门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也就是生态建设部门,其生态建设的战场,就是一个空间——生态空间,四大阵地——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六条战线——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生态富民、生态服务、生态安全。 陕西地处中国的心脏地带,陕西自然生态空间熠熠生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秦岭、华山等是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陕西的生态空间,不仅关系自身的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发展,也关系全国的大格局。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汉江是长江第一大支流。秦岭是中华绿芯,也是渭河与汉江的分水岭。华山是秦岭支脉,也是渭河与(南)洛河的分水岭。秦岭与渭河造就了千年帝都长安,秦岭与洛河造就了千年帝都洛阳。一座大秦岭,两座千年都。秦岭是陕西体量最大、功能最完整、价值最高的生态空间。秦岭不仅有小四宝——大熊猫、朱鹮、羚牛、金丝猴,而且还有大四宝——水、森林、文脉、美景。秦岭水,已经是事关大半个陕西、事关京津冀、事关华北大平原发展的“秦岭第一宝”。延安是黄土高原的绿芯,(北)洛河、延河穿绿芯而过,黄帝陵在绿芯安卧。 新时代的林业队伍,就是活跃在生态空间上的绿色队伍——生态绿军,就是推进生态建设的先锋队、专业队和主力军。新时代是生态绿军奋进的时代,也是生态绿军崛起的时代。从现在起,就让我们一起,奋力奔跑吧,跑步进入阵地,抢占战略制高点,在生态建设四大阵地五条战线上,在推进生态空间高颜值上,在提升秦巴绿、深化关中绿、加深延安绿、增强榆林绿上,在由“浅绿”向“深绿”转变,又“深绿”向“美丽”发展上,做出无愧于新时代的伟大功业。 2019年7月21日于磨香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