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易经是与时偕行、历久弥新的中华元典。易经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三千年前,易经“通神明、类万物”,奠定了周天下创造中华文明新形态的思想基础。进入21世纪,全球知识大融通,再造盛世新易学,必将推动人类文明大转型,催生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人类阔步迈入绿色未来纪。 一、因守护祖脉识读《周易》 秦岭是中国中央山脉,中华家园的内园、老园、核心园。在中国地理、生态、人文上,秦岭居“C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秦岭和合南北、泽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秦岭是国之大者。要当好秦岭卫士,守护好中央水塔和中华民族祖脉。这是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对秦岭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特殊地位的高度概括、科学总结和理性升华,为我们构建了21世纪中国秦岭观。 秦岭从昆仑山走来,走进华夏中央,走向华北平原,左手挽着黄河,右手牵着长江,山水和合,造化出“一山两河”大格局——这是举世无双的中国地理标识。秦岭如同太极,太极生两仪——黄河与长江、南方与北方。中华文明是大江大河文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也是大山文明——秦岭文明。中华文明是山水和合文明——“一山两河”文明。秦岭是一幅幅套装的锦绣山水,这里有“山”曰“华”,华夏之“华”,中华之“华”;这里有“水”曰“汉”,汉人之“汉”,汉字之“汉”。这里有“岭”曰“秦”,“岭(嶺)”,暗合“山脉领导者”之意,“秦”暗合“春”“秋”绵长之意。英文China,是“秦”(Chin)之古音。 秦岭是华夏本部,中华文明滥觞之地。秦岭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氏、女娲氏,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神农氏、轩辕氏,顺承转接“三皇五帝”及至夏商周三代,以及开创二千余年中华帝国先河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值得世代景仰的大汉盛世、大唐雄风。秦岭山下,长安、洛阳是两个享誉世界的“千年级”的中华帝都,由“三代”至大唐,三千年中华史,核心就是“长安-洛阳”史。上古神话传说,易经,诗经,诸子百家,儒、释、道,中华人文经典,就是以秦岭为中心展开的中华故事。秦岭是中华文明标识。 中华祖脉,秦岭生易。不少人视易经为天书,河出图、洛出书,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伏羲氏受天赐河图、洛书的昭示,始作先天八卦,揭开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神秘面纱。于是乎,无端凿破乾坤密,始自羲皇一画时。张载“易即天道而归于人事。”以自然史观论,河图洛书当是河洛地带自然现象法则化、图形化,抽象再抽象,形成了符号化的伏羲二十四爻八卦图。二十四爻,每一爻都代表了一个自然变化;八卦,每一卦都代表一种自然现象——天、地、风、雷、水、火、山、泽。乾坤易之门,神机尽开辟。在文字不成熟的时代,用阴阳二爻符号系统表示自然现象,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大发明,代表着六七千年前中华民族的智慧巅峰。天地和、万物生。自然变化无穷,而人的信息匮乏,自然崇拜油然而生。于是,人们遇有需要决断之事,便将决断权交给了自然。早期的八卦,主要用于“决断”。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及至周代,八卦进入新境界。周文王创新了八卦排列方式,并衍生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周公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一作了极简的文字解释,即卦辞、爻辞,也即系在每一卦、每一爻旁边的文字。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加上卦辞、爻辞,图文并茂,即是易经。易经形成于西周初年,流行于王室上层、知识渊博之士。春秋战国之际,孔子门徒易传诸篇相继问世,开启易经义理化、世俗化历程。秦始皇“书同文”,加速了易经、易传传播。西汉武帝时,独尊儒术、表彰六经,易经、易传合作《周易》。后世易学,以《周易》为本,生生不息。 易经的真谛是“和合”。太极即是“和合”,由“和合”而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四象、两仪、太极是生命共同体,圆润融通,呈现在同一太极八卦图上,“合-分-合”即是“和合”。老子讲得更加明确,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炁以为和。《易传》“利者,义之和也”。趋吉避凶、适者生存是“易经公理”。遵循“易经公理”,才能与天地和谐、与万物和谐、与自然和谐。 地理是文明的摇篮、历史的子宫。秦岭有太乙山之名,负阴而抱阳。秦岭北麓关中平原,自古即是天府之国,是温带的暖温带、北方的南方,这里冬夏秋冬、四季分明,蕴育周而复始、无所不备的《易经》思想体系。秦岭是天赐中华之太极,和合山水、和合南北、和合天下…… 二、历久弥新的中华元典 秦岭是中央水塔,山不生水水自流。秦岭是中华祖脉,山不生文文自芳。秦岭是中央山脉,调节南北气候。《易经》是中华元典,调整天下人心。祖脉元典,四为之德——为始为大为尊为善。 《易经》是王天下者精心创造的修身齐家治天下之器,也是复杂而简单、简单又复杂的独具特色的符号文本。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就是创造力。《易经》作者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具有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在人类历史上,《易经》长期占据世界文化高峰。六千多年前,伏羲一画开天,绘制出先天八卦,一阴一阳易之道,开辟了无限想象空间,奠定了辩证法第一定律的思想基础。这是中华先祖古圣创造的世界文化高峰。三千多年前,周文王创制后天八卦、六十四卦,以及一一对应,配套卦辞、爻辞,创建“易经公理”,否极泰来,奠定了辩证法第二定律的思想基础,谱写了世界文化高峰新篇章。二千多年前,为《易经》配套《易传》,二者相叠加,创建出《周易》,无穷变化在其中,实现易道周普、广大精微,再次登上了世界文化新高峰。“文明”一词,最早出现在《易传·乾·文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文化”一词词意,出自《易传·贲·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由此可以感知《周易》超越时代的智慧魅力以及超级影响力。 《周易》以自然哲学指导人文实践,开创了天地人合一、遵天命而行的中国文化传统。在《周易》之前,曾有《连山易》和《归藏易》,合称“三易”。《连山易》以艮卦(山)为首卦,《归藏易》以坤卦(地)为首卦,《周易》以乾卦(天)为首卦。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反映了《易经》的发展过程,也是思想认识深化过程、卦序科学定型过程。现在所说的《易经》,皆是指《周易》。随着理论认识转向实践应用,《易经》推动中国文化发生了历史性大转变。《易经》把自然现象、自然变化、自然规律抽象化、简单化、符号化,并依趋吉避凶、适者生存的“易经公理”指导人文实践活动。“易经公理”搭建起自然崇拜与人文实践的桥梁,生动活泼的人文实践被赋予自然天启的神秘力量。“易经公理”把天地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这就是周公弘扬的“敬德保民”思想。由此,从商到周,中国思想从“敬鬼神”到“重人事”的历史大转变。也因为如此,三千年前的华夏大地,王(帝)命遵天命,神性落凡尘,中华民族独自脱离了神权掌控,走上了世俗文明的道路。 《易经》是“大道之源、群经之首”,中国经典、东方圣经。周公为六十四卦配套卦辞、爻辞后,完成《易经》创建大业。《易经》是君子朝乾夕惕、履行社会责任、实践“易经公理”的励志教义。依据“易经公理”,周公制礼作乐,创建礼乐制度,开创周礼文化,以德治天下。道德实践登上王位,道德秩序推及所有人群。由此,周公被尊奉为“元圣”。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子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门弟子顺承孔子之意,创作《易传》。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被尊为“至圣”。易道广大,孔子崇阳,老子崇阴。与《易传》是《易经》的续篇一样,《道德经》也是《易经》的续篇。老子以道纪,为道祖而道名。《易经》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形成了枝繁叶茂、万世流芳的中国文化体系。 《易经》是天地之门徐徐而开、万事万物无限联通的取象比附的思想体系。自从打开之时,就不可能再关上。由此植入了中国文化基因。中国文化成长为参天大树,《易经》就是这棵参天大树的发达根系。儒家、道家以易为根,诸子百家皆以易为根。纵横家《鬼谷子》,讲述阴阳矛盾、对立统一,讲求发展策略与技巧。墨家以《节卦》为思想源头,发展节俭、节用、节制思想谱系。阴阳家、医家、兵家、农家、杂家……皆与《易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根冠一体,相依为命。一棵树,根冠共成长,互动共输赢,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以儒道两家为统领的中国文化,顶天立地,枝繁叶茂,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厚德载物的易之根,支撑着中国文化之冠自强不息。强盛的中国文化之冠,回馈易根深入广大,生生不息。 三、千年易道“对话框” 《易经》六十四卦,如同中华祖脉秦岭上的六十四座高峰,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完美组合,气象万千。乾坤易之门。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滋生。乾坤二卦,恰似秦岭主峰,天圆地方,天之道、地之道,生成人之道。主峰统领群峰,乾坤二卦统领六十二卦。乾坤是纯阳纯阴之卦,纯阴纯阳和合,衍生出六十二阴阳配卦象。于是乎,六十四高峰,主峰带群峰,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熠熠生辉。 祖脉秦岭,亿年造业,六十四群峰并秀。群峰之间,互联互通、互推互动,既矛盾冲突、闪避腾挪,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体共生。群峰之巅,乾坤和合,阴阳相交,变化莫测,日新万象,风光无限。时而云破峰开,骄阳似火,明媚亮丽,万物竞秀;时而震来虩虩,乱云飞渡,风雨兼程,万马齐喑。群峰之象,时分时合,分合相宜,融通自然万物,联通世间万象。秦岭能够调节气候,易经可以调理人心。 乾坤是主峰,也是诸峰之长,家长、族长。“易经公理”是人文化的自然观,又是自然化的人文观。每一卦、每一爻,兼具自然与人文双重属性。八卦,就是一个大家庭,乾坤二卦是父母、是家长。乾卦三爻纯阳,是为父卦。坤卦三爻纯阴,是为母卦。乾坤合、子女生。阳卦多阴,是为子。长子震,震仰盂,震为雷,震德动,暴躁、易怒,吹喇叭、震天响;次子坎,坎中满,坎为水,坎德陷,聪明、善谋,设险冒险、险中求胜;少子艮,艮覆碗,艮为山,艮德止,沉稳、守信、善侃,通腾挪、会遁甲。阴卦多阳,是为女。长女巽,巽下断,巽为风,巽德入,风行、柔爽、不定向,善应变、喜经营。次女离,离中虚,离为火,离德丽,喜饰、性急、善斗,为火为电,装腔作势。少女兑,兑上缺,兑为泽,兑德悦,活泼、善言、爱怼,弄是非、使间计。《易经·系辞》“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再进一步,八卦互配,主卦为经卦,客卦为纬卦,经纬合得六十四别卦,可谓子孙满堂。乾卦六爻纯阳、坤卦六爻纯阴,亦为祖宗父母,统领六十四卦大家族。分出阳卦(男性)三十,站队列阵即为易之上经;阴卦(女性)三十四,站队列阵即为易之下经。族内诸卦,是千变万化的自然面相,也是形形色色观卦者的心相,形象各异、气质不同,多姿多彩、各美其美。 一个卦就是一个密码箱,六十四卦就是六十四个葆真密码箱,也是六十四个信息包。打开密码箱,可以解读其中储存着海量信息。一阴一阳之谓道,通神明、类万物。纯阴纯阳的乾坤二卦,就是开启六十四卦密码箱的金钥匙。阴阳之道、交错配位。阴阳交感、化生万物。基因之传、皆以阴阳。一爻之变、一卦全变。变爻变心、变德变行。在智商、情商之外,尚有第三商——位商。同为阳爻,不同爻位,不同德行,不同作为。比邻之卦,一爻之差,卦德卦行,迥然不同。爻变即卦变。一爻变爻爻变,一卦变卦卦变。六十四卦的密码,就在于爻变引发卦变,引发爻卦连续变化。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爻变卦变,变化无穷。 一个卦就是一个对话框,六十四卦就是六十四个经典对话框,也是六十四幅精神面相。经历数千年之久,无数古圣先贤,接续创新发展,易经与易传成龙配套,一个卦是一个可视窗,也是一个对话框。中国文化真谛——易经公理,集中展示在可视窗、对话框。深入对话框,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六爻符号系统,即卦象。从下往上打量,推数以明理,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由初爻到上爻,也是由低位到高位,由底层到上层,阴阳相交替,六十四卦六十四种排列组合。随后,看到的是依次排列的文字系统。分别是卦名,卦辞,以及由初爻到上爻的六爻爻辞,中间夹附着《彖》曰、《象》曰。三千多年前,周文王制作六十四卦符号系统,周公创制卦辞、爻辞,二千多年前,孔门弟子写下了彖传、象传。21世纪的人们,通过易之对话框,审识符号、辩读文字,与自然变化对话、与古圣先贤对话、与自我心灵对话。同一对话框,通达数千年,这无疑是人类文化史上一大奇迹,何等伟哉、壮哉、美哉! 四、不易符与变易辞 提及《易经》,无数人首先就会联想到八卦、算卦、占筮。这是城乡街头“能掐会算”者留下来的易经形象。的确,在最初时,八卦是术,而不是道。八卦的符号系统,主要是服务于占筮、取卦、算卦,以排解世俗生活中人们遇到的困惑。也就是说,八卦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实用功能。后来,情况发生了显著的重大的变化。人们渐渐地发现了隐藏在八卦符号系统中的丰富的深刻的思想内涵。于是,术以载道,易术开始向易道方向发展,并进一步向易德易教方向发展。荀子“善为易者不占”。易道精微,易德广大,易教齐备,不所不包。《易经》遂成为具有普世价值的教化天下的经典范本,易道、易德、易教功能远超过了易术功能。 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易经有两套信息系统,即阴阳爻排列组合而成的符号系统和卦名、卦辞、爻辞、彖辞、象辞、文言组成的文字系统。《易经》的符号系统由来已久,非常古老。自周文王创制后天八卦六十四重卦后,至今三千余年,《易经》的符号系统保持稳定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重卦,三百八十四爻,天荒地老,永葆本色。在今后的岁月里,《易经》的符号系统也不会变,这就是“不易符”。不得不说,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不朽传奇。 比较而言,《易经》的文字系统与时偕行,这就是“变易辞”。阴阳符号的奥妙与文字易辞和合共生、相得益彰。《易经》中最早的文字为周公所作,即系挂在六十四卦上的卦名、卦辞、爻辞,六十四卦合计四千余字。六十四卦+四千余字,即是原本的《易经》。春秋战国,易道煌煌。及至汉初,十翼齐备。解读《易经》的文字,获得了与《易经》同样的价值。易经与易传(十翼)合体,是谓《周易》。于是,《彖》曰、《象》曰,堂而皇之,一并进入了经典对话框,由此建立起新的认知架构。汉代以来,无数易家,精研易道,翻新易境,传播易教,广大易德,《易经》不断在中国文化的深处扎根。西汉将《周易》列为儒家经典,两汉易学大家辈出,《易经》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宋明两朝,立易为根,理义学派兴盛,再次登上易学研究的新高峰。应该一一整理,集大成,经典化,并将其纳入对话框。通过更新的对话框,让后来者获得更多的易学知识。 《易经》智慧,位商精微。经历两千余年发展,至今仍有值得深入了解、悉心研究的内容。比如,人们已经熟悉了智商、情商,而《易经》蕴含着极为重要极为丰富的第三商——位商,值得进行系统开发。智商、情商需要借助位商发挥作用。天地设位,易行其中。这有点类似于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秦岭主峰太白山有六个生态垂直带谱,千姿百态的物种是带谱主角,有的占据一个带谱,有的出现在相邻带谱。如果缺少位商,很难彻悟生态系统学,也难以彻悟《易经》本真。《易经》中的位,首先是阴阳之位、取象之位。在阳位,要主动、奔放、刚健,自强不息。在阴位,要退守、纳藏、随和,厚德载物。其次是卦象卦序之位。乾坤为卦之父母,八卦、六十四卦,经卦、纬卦,主卦、客卦,皆有其序,各在其位。最基础最重要应用最多的是爻位。爻与爻之的关系模拟了物与物、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从下往上依次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初爻、三爻、五爻为奇数,奇数为阳,亦为阳位,阳爻为当位,阴爻不当位。二爻、四爻、上爻为偶数,偶数为阴,亦为阴位,阴爻为当位,阳爻为不当位,也是“阴差阳错”。必然引起生态系统混乱。 进入21世纪,追随着中国伟大复兴步伐,世界范围兴起了国学热。不少人有了追根溯源学习《易经》的冲动。但多数人又知难而退,半途而废。有人觉得《易经》体系混杂,理解困难,阅读费劲,不可为之。有人觉得《易经》缺乏正常的逻辑,从现象到结果非常突兀,匪夷所思。也有人自嘲,学习《易经》就是烧脑,就是把自己搞神经。这是21世纪中国人阅读两千多年前典籍常常遇到的困惑,还不要说《易经》含有三千年之前的认知“干货”。 《易经》是古老的典籍,自然是古老的、早期的、独特的思维方式。《易经》的思维方式称之为取象思维,在思维过程中离不开物象,以想象为媒介,直接比附推论出抽象事理。乾卦中龙隐龙现,井卦中井谷射鲋,大壮卦中羝羊触藩……通过具体事物描述,启发人们想象、悟出抽象的事理。大过卦九二爻辞“枯杨生,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将自然界枯杨生,与人间老夫娶少女联系进行想象,比附推论出“无不利”。取象思维与整体思维一样,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其思维精度无法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并肩媲美。比附推论是取象思维的本质特征,不能完全排除随性比附、曲意比附,并因此而导致的逻辑混乱。化约主义认为科学理论是对观察结果的适应性描述,而不是揭示自然界本质。科学家使用理论来预测和解释实验结果,而理论并不一定反映客观真实。理论的价值主要在于预测能力和解释能力,而不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描述自然界的本质。 这也许正是《周易》成功的秘密所在。 《易经》最为神奇之处在于,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经历了两三千载、无数易家的悉心研磨,在原有的概念、知识基础和思维体系中,能说清楚的都说清楚了,还没有说清楚的一定是遇到了瓶颈,再想要说清楚恐怕是极为困难的了。不能清楚的“知识”,不可言说的“东西”,不必花心思、费时间死磕硬碰非要找个“逻辑”,切莫陷入思维怪圈、知识歧途。不合时宜玩历史穿越,也是缺少智商、情商、位商的行为。 五、21世纪知识融通新易学 周文王(前1152年—前1056年),姓姬名昌。周文王是《周易》创立者,也是周朝奠基者,被后世赞誉为“三代之英”,“内圣外王”的典范。全面了解《周易》,就需要深入了解周文王这个人,以及那个时代。周是活动在黄土高原上的古老部族,在唐尧时代,周始祖后稷担任农师。及至公刘、古公亶父时,在关中西部的周原建立了大本营,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部族。在姬昌之父公季带领下,周族势力继续发展,被商王文丁封为“方伯”(西方诸侯之长)。《史记·周本纪》载“公季卒,子昌立,是为西伯。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周文王影响力很大,周族力量蒸蒸日上。与周文王同时代的商朝末代君主“商纣王”帝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与夏桀并称“桀纣”,是历史上暴君的典型。一个是明君典范、是吸引力,一个是暴君典型、是排斥力。周文王以至德而享天下。诸侯内心西伯已然是王,百姓内心的天秤向周倾斜,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周族王天下,只是时间问题。汲取殷商覆亡教训,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周天下?当时,文字数量较少,文字书写、文字表达、文字载体依然有较大困难,文字并没有通行天下,缺乏文以载道的门径。史记有“文王拘而演《周易》”的记载。《周易》是治理新国家的需要,也是“国之大者”。周文王乃一国之君,不是热衷于易术,而是悉心于易道,教人站正位、走中道,趋吉避凶、适者生存。“易经公理”即是天道,顺天道而为即是德。后来的事实证明,《周易》爻以载道、卦以载道、术以载道,宣扬的是易道、易德、易教,服务于以德治国、以德治天下。在三千多年前,以易布道德,必定是伟大的事业;以德治天下,必定是崇高的理想。 大约1.17万年前,第四纪最后一个冰川期结束,气候回暖,万物苏荣,地球生命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人类世。人类世的第一个阶段依然延续了森林纪,以釆集、渔猎谋生,原始农业已经萌芽,但不占据主导地位。森林纪晚期,在约四千年前的夏商之际,木制农具主导的农事活动增加,以农耕为主导的农业纪到来。至西汉之初,铁制农具主导的农业登上历史舞台,经典的传统农业形成并持续发展。17世纪以来,人类开启了科技的新纪元。大约250年前,人类步入工业纪,加工制造业主导了经济活动。21世纪,在新的科技革命和新质生产力推动下,人类迈入全新纪。人类的未来是绿色纪,绿色未来纪将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新形态。周始祖后稷是农耕先驱,周族子孙曾长期游栖于黄土高原心脏地带,探索农耕之道,当返回周原之时,正是农耕走向成熟之际。井田制发端于夏商,成熟于西周。关中西部的周原是宗周所在,也是易经诞生之地,森林纪向农业纪大转型时代是易道、易德、易教、易术产生的大背景。在三千多年前的世界,易经道以及“易经公理”是遥遥领先的发明创造。在周文王之后500余年,人类才迎来了智慧闪耀的轴心时代。释迦牟尼比周文王晚出生530年、老子晚出生581年、孔子晚出生601年,柏拉图晚出生725年、亚历斯多德晚出生768年。 当秦岭崛起成为山峰的时候,青藏高原尚在波涛汹涌的古地中海里。地球上曾经林立的高峰,未必永远是高峰;曾经走在世界前列、具有先进性的发明创造,未必永远在前列、具有先进性。无数古圣先贤,并没有企图隐藏什么,也不是想象力不够丰富,而是真的没有掌握更加精确解释世界所需要的科学真知。古圣先贤给出了一个对话框,留下了让后世的人们从“取象”到“抽象”、从“模糊”到“精致的无限空间。《周易》诞生之后的三千多年,世界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世界经历了分分合合的帝国时代、野蛮掠夺的殖民时代、两次世界大战,联合国成为人类事务中心,区域性事务组织日益活跃。特别是人类世工业纪以来,知识、信息爆炸性增长,工业化国家群峰并起,我们翘首仰望之。惟有勇毅攀登、奋进前行、追赶超越。进入21世纪,人类世全新纪扑面而来,基因、量子、纳米,新能源、高材料,5G、星链、人工智能独领风骚。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的体内元素,比如铁,是在宇宙大爆时形成的,并不能通过化学过程合成。宇宙生活在人体内,人体是宇宙的一部分。大脑可以储存知识,原子也可以储存知识。中国是文明古国,“易”脉相承到如今。中国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样本。正在从学习追赶型国家向创新超越型国家迈进,创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创新创造21世纪领先世界的中国经典。 从自然到人文,“易经公理”建构了世界秩序的基础。以自然取象比附人文实践是《周易》的根本手法。《周易》在人类行为与自然规律之间,建立了化约的响应机制。过去看,这很高明,也有效用。现在看,这很粗糙,也无大用。与三千年前相比,今日之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长足发展,对世界的认识不可同日而语。《易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乾、坤、巽、震、坎、离、艮、兑八卦,取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继而“通神明、类万物”。《易经》有天地之说,今有宇宙学、空间学、时间学、天文学、天体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易经》有风雷之说,今有气候学、气象学、地震学、环境科学;《易经》有水火之说,今有水科学、海洋科学、能源科学、核科学;《易经》有山泽之说,今有生态学、生物学、森林学、草原学、湿地学。六十四卦有屯卦蒙卦,今有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生物社会学;六十四卦有小畜卦大畜卦,今有经济学、经营学、会计学、管理学;六十四卦有履卦无妄卦,如今有保险学、风险管理学、危机控制学……《周易》帮人预测决策,今有未来学、战略学、规划学、决策学……六十四卦384爻,中国大学792个本科专业。各类知识已经齐备,关键是需求目标牵引、成龙配套、集成创新。 知识进步呈现螺旋式上升规律,从分开始,分—合—分—合。《周易》就是三千年前一次知识大聚合的硕果。近代以来,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科学新发现新知识不断涌现,形成了三次重大的科技革命。18世纪末,蒸汽机引发第一次科技革命;19世纪末,电力引发第二次科技革命;20世纪中后期,先后出现了电脑、能源、新材料、空间、生物等新兴技术,引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知识出现了数百年的空前大分化的时代,自然、人文与社会科学越分越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地球村是命远共同体,走过了大分的时代,必然迎来大合的时代。知识创新、知识融通都是硬道理。顺道即是德。21世纪将是知识融通、集成创新的世纪。大分化专业化精细化的自然、社会与人文科学,需要通过大融合大融通连接为知识综合体。21世纪新易学就是知识综合体。要吸收融会世界各国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让古老的中国易经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和世界性。 六、易道芬芳,易行天下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人类改变世界并不难,难的是改变自己。当今地球村,比之三千多年前商周之际的形势,竟然有不少的相似之处。天下危困,吉凶难测,道德迷茫,何以载道?阳起的一方,广结善缘,软规则、硬道理,推动“一带一路”,投资共赢,创建文明新形态,谱写发展新篇章,到处是开工奠基、竣工验收的锣鼓、礼花。阴背的一方,硬规则、软道理,生拉强扯,固步自封,航母巡游,火中取栗,卷起纷争战端,腾起飞弹烟花,无妄之灾四起。天下归心是人间大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又恰似三千年之大轮回。易经发展的国际生态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我们已经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人类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希望。 符号是人类的通用语言。《周易》把复杂事物简单化,用阴阳二爻,排列出多样化的组合,形成了简单而复杂的卦。爻与卦,从局部到总体,从细小到宏大,谆谆教导世人,天有不测风云,自然变化纷繁复杂,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自然永远不会犯错,犯错的是人的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易经给出的行为引导,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就是趋吉避凶、适者生存的“易经公理”。《周易》以独特的方式,创造性确立了人类行为对自然规律的响应机制。《周易》的神圣之处,就在于建立了以自然规律为基础的道德理性,并依此构建人类世界秩序。人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以自然为基础的道德观,具有普世价值。“易经公理”是物种进化的自然法则,也是古今人性使然。《周易》遵循自然人性观,而不偏执自我心念。21世纪新易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也是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世界发展新潮流的文化根基。21世纪新易学,必将建立起更为精致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响应机制,必将成为21世纪破解人类文明冲突困局的“金钥匙”。 21世纪新易学是和谐世界之基。变亦不变,万变不离其宗。爻变卦变,易道不变。《周易》是中华元典,把趋吉避凶、适者生存的“易经公理”植入了普天之下和谐共生基因,植入了中国文化永久传承基因。三千年前的天下需要《周易》,当今世界和谐地球村、人类命远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新易学。要抓住易经生态变化的历史机会,推进知识融通、集成创建新易学,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的文化使命。21世纪新易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世界性,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为结香,易行天下。21世纪新易学承载着中华民族处世之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新易学与时俱进、与世偕行,新易学是中国学问、也是世界学问,新易学充满了时代气息、科学气息、世界气息,新易学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中华文脉永葆生机活力、永放金色光芒。 注:2023年11月25日作于磨香斋。部分插图源自网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