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自然教育,极简的定义即是“以自然说自然”。前面一个“自然”是自然场景、自然现象,中间一个“说”字,暗含着说的对象“听”,有“说者”有“听者”,即是教育者与学习者;后面一个“自然”,是从自然场景、自然现象出发,讲述自然原理、自然规律,实现客体自然向主体自然的升华。 中国最早“以自然说自然”的人,当是春秋时期哲学家老子。老子从宇宙的本原、世间万物的永恒法则入手,阐述“道法自然”思想,指出人与自然在本质上相通的,万事万物遵循自然规律,一切人和事应当遵循自然,遵从自然。庄子以自然为师,阐述“万物与我为一”“天与人不相盛”的思想,主张天地万物同体并生,人与自然感通,和谐共生。庄子想象力丰富,文采斐然,通过大海河鱼、高山鲲鹏、花草虫鱼言说微妙难言的哲理,“天人合一”观念得以广泛传播。孟子更进一步,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在遵循自然规律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管子提出“容物多而众得比焉”,强调人要效法自然、顺应自然。《易经》推崇“天人之道”,即天道、地道、人道和谐一致,追求天与人的和谐统一,成为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整体思维模式。 中国古代“说自然”的人,多是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是少数中的关键少数。中国的自然诗人、自然诗歌,享誉天下,影响世界。“听自然”的人,也是少数中的关键少数,一类是统治阶层,把自然之道用于国家治理,调和社会关系;另一类是富家子弟,具有一定经济能力,聘老师、当学生、受教育,以山川河流、花前月下的自然场景为媒,吟诗作画,抚琴弄舞,品茶论道,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交流和表达自然感悟,实现客体自然到主体自然的升华。名山大川,多因人与自然互动,赋予文化品质、精神内涵和标志意义,也因此而成为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 在西方,探索自然奥秘始于古希腊的哲学家。后来,走向深化探究宇宙万物规律,形成了系统的物理科学、自然科学,以及伦理学、逻辑学。17世纪以后,教育家提出教育应当遵循自然“秩序”。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遵循自然“秩序”。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自然人,儿童教育应回归自然、认识自然、感受自然。19世纪初,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要把人身上的自然潜能激发出来。德国教育家倡导教育要符合自然特点,自然适应性是教育的最高原则,幼儿教育要基于自然法则,像呵护花儿成长一样去保护儿童本性。19世纪至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生长论”,促进儿童本能的生长;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既不是内部成熟,也不是环境、教育的产物,而是儿童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探索环境获得的经验。蒙台梭利创办了蒙氏教育法幼儿园。随着自然教育影响力越来越大,探究自然、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的意愿越来越强烈,综合性博物学逐步分化为专业性更强的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地质学、生态学等学科。 工业化凸显了生态环境问题,催生出自然教育。1930年代至1960年代,先后爆发比利时马斯河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洛杉矶光化学烟雾、英国伦敦烟雾、日本熊本县水俣病、九州市爱知县米糠油公害事件,引起人们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工业化国家率先以生态学观点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对自然认识的误区,应该进行科学的自然教育,提高生态环境意识。由此,自然教育勃然兴起于人类可持续发展事业之中。 新中国成立之初,解决温饱问题是主要任务,“与天斗其乐无穷”是主流意识。“向自然进军”“开发自然”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助长了洪涝灾害、沙尘天气肆虐,促使人们思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成为主流意识,建设美丽中国,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上升为国家战略,自然教育应运而生,乘势而兴。中国自然教育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 ——初始萌芽。1973年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大力发展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全国开始设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草原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动植物科普工作。此时,发展科普、科考是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基础建设和旅游活动需要,虽然没有眀确的自然教育概念,但却为后来自然教育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缓慢起步。1990年代,香港、台湾地区依托国家公园、自然公园、郊野公园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管理和运营体系。香港的郊野公园建有家乐径、自然教育径、树木研习径、郊游径、远足径,让游客享受郊野之时加深自然认知。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之后,国家更加重视生态保护修复,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自然教育开始起步。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环境教育作为跨学科主题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2008年理查德·洛夫《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中文版在国内发行,重建人与自然关系引起强烈反响。自然教育进入公众视野。2009年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林业主管部门联合教育、共青团成立相应组织机构,负责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命名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工作。 ——蓬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自然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自然充满乐趣、无比美丽,热爱自然是一种好习惯,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少年儿童要在这方面发挥小主人作用。2012年教育部启动中小学研学旅行研究项目,在陕西、上海等省(区、市)开展研学旅行试点。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各地创建的森林体验基地、自然教育基地,成为研学旅行的重要目的地。2012年阿里巴巴基金会开始资助自然教育项目,培养青少年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2014年在厦门举办全国首届自然教育论坛,推动自然教育从业者迅速增加,自然观察、自然体验、生态保育、科普探险等活动蓬勃兴起。2015年以“推动自然教育的多元、社会参与”为主题,在杭州举办的第二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400多位国内外自然教育专家参加了论坛。论坛得到环境保护部、浙江省政府支持。2016年以“城市化与自然教育”为主题,在深圳举办第三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在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举办自然教育嘉年华活动。2017年以“为了明天的约定”主题,在杭州举办第四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与会专家学者探讨自然教育经典学习法、从业者素养及心态行动,多维度交流自然教育课程设计、场域开发等议题。2018年以“全球视野,本土行动”“扎根本土,回归生活”的主题,在成都举办第五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近千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基金会代表出席,全方位探讨中国特色自然教育路径。 ——高质量发展。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主旨演讲时说: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后,自然保护地统一归国家林草局管理。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自然帝的自留地”,也是“以自然说自然”的理想之地。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充分发挥各类保护地社会功能大力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提高对自然教育工作的认识,建立面向公众开放的自然教育区域,做好自然教育统筹规划,提升自然教育服务能力,加强自然保护地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富有特色的自然教育品牌,加强对自然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同年,中国林学会在杭州举办全国自然教育工作会议,全国自然教育总校成立。在武汉举办全国自然教育大会、第六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中国林学会发布《自然教育标识设置规范》《森林类自然教育基地建设导则》。2020年全国第四届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体系基本建立,绿色营地生态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全国50%以上青少年参与森林研学教育活动。2021年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增强自然公园生态服务功能,提升自然教育体验质量,健全公共服务设施设备,设立访客中心和宣教展示设施。建设野外自然宣教点、露营地等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场地,完善自然保护地引导和解说系统,加强自然公园的研学推广。同年,中国林学会发布《湿地类自然教育基地建设导则》《自然教育志愿者规范》《自然教育引导师规范》,全国关注森林活动执委会发布《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自然引导师培训工作规则》《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营地运营发展规划编制导则》,自然教育制度规范建设向前迈大步。 世间美丽,莫过自然。追求自然美丽,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入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优质的自然教育是最普惠的公众教育。从无到有,从萌芽到蓬勃,再到高质量发展,普及自然教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面向未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自然教育正在发生五个方面的重要变化:一是自然教育场景增加。城市公园、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博物馆、自然保护区等各类自然保护地,都是“以自然说自然”的场景,走上了探索发展自然教育的道路。二是自然学习者增加。随着自然教育进学校,自然成为大课堂,在校中小学生、青少年成为自然学习者的同时,成年人也加入了向自然学习、接受自然教育、自我陶冶情操的活动当中。三是自然教育课程多样化。自然教育基地根据各自特点,设计开发与自然教育结合的自然观察、博物教育、动植物保护教育课程,包括森林体验、环境保护、亲子教育、农耕体验、自然游学、生态研学、户外艺术教育等。四是自然教育工作者成长。各自然保护地人才结构发生变化,生物学、生态学、林学科班出身的员工增长,自主组织课程研究和教材编写,成长为优秀的自然教育导师。五是从业机构增加。从社会公益组织、民间机构,逐步发展为商业注册机构,旅游、营地、教育、健身、户外等营利机构涌入,借助自然教育,助力转型发展。 不认识自然的人,就像是生命无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心灵开始,从娃娃走起。中国自然教育刚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自然教育基地建设、自然教育导师培养、自然学习者成长,自然原理、自然规律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自然教育是跨部门行动,是一连串事件。让我们一起向未来,扎实践行新发展理念,兴林草、兴生态,奋力谱写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阅读链接:陕西自然教育 2009年,省林业厅、教育厅、共青团印发《关于开展“陕西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的通知》,合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同年,授予4家单位“陕西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2013年,省林业厅、教育厅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生森林体验活动”的通知》,在中小学校推进森林体验活动。2016年,省林业厅等4机构印发《关于积极开展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组织开展“中小学生森林体验”活动,完善提高森林体验基地建设,并要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场开展森林体验基地建设,凡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具有体验课程、引导师、接待能力的可申请森林体验基地。2020年,森林体验基地更名为自然体验基地。 2021年《陕西省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积极发展自然教育经济,加大自然体验基地建设力度。依托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重要湿地、古驿道等载体,打造特点鲜明的自然教育体验基地和生态探秘线路,巩固完善现有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自然体验基地、生态探秘线路基础设施,建设自然教育标识、动植物属性解说和互动体验设施。到 2025 年,新建自然教育体验基地 25 个。构建多元化自然教育模式。设置富有特色的自然教育课堂,开展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实践活动,创新多样化研学方式,积极组织开展中小学生自然体验活动,吸收社会组织参与自然教育,让走进自然成为新风尚。着力抓好生态文化传播。完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打造生态文化传播场所和平台。培育一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创作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 2022年3月,陕西省林业局、陕西省政协人口环境委员会等8部门印发《关于推进陕西省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要高标准建设自然教育基地、高起点提升自然教育能力、高质量打造自然教育特色、高素质培养自然教育人才、高效率推动自然教育合作,到2035年力争自然教育全覆盖,建成较为完备的自然教育网络体系,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全省已建自然教育基地48处,其中自然体验基地29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16处、生态探秘线路3条。 注:本文为林政之变系列之一。赵侠为本文成品做出重要贡献。林政体系广大而精微。我们是绿色愚公,向绿向美,朝夕逐梦。2022年4月6日晚于磨香斋。7日晨修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