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在“双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秦岭国家植物园举行陕西省第四次朱鹮放飞活动,也是秦岭北麓规模最大的一次朱鹮放飞活动。这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的具体举措,也是陕西林业人、秦岭生态卫士献给共和国71周年的一份特殊礼物。朱鹮是生态环境质量的指示性物种,在秦岭国家植物园放飞朱鹮,是秦岭北麓生态保护修复取得重要成果的一大标志性事件。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要代表陕西省林业局,对出席放飞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秦岭保护、朱鹮保护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 朱鹮是一个古老的物种,素有“东方宝石”“吉祥鸟”之称。早在6000万年前,朱鹮就在东亚大陆和广大的西伯利亚上空翩翩起舞,朱鹮种群一度极为繁盛。然而,进入20世纪之后,农业工业化的历史之轮,使古老的朱鹮遭遇空前的生存危机。1981年,全世界只有秦岭深处的陕西洋县栖息着7只朱鹮,秦岭成为朱鹮的“诺亚方舟”。近四十年来,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家林草局的大力支持下,朱鹮从“发现”到“保护”,由“繁衍”到“复兴”,历经艰辛,度过坎坷,可歌可泣,奋力谱写出人类历史上拯救濒危物种的盛世华章,成为全球生态保护事业的经典范例。截止目前,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已经发展到5000余只,栖息地面积由发现时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1.5万平方公里,人工繁育和野化放归朱鹮已成功繁殖多代,为全球朱鹮人工繁育保护和野化放归提供了“陕西方案”。朱鹮与大熊猫、羚牛、金丝猴,合称“秦岭四宝”,组团成为第十四届全运会的吉祥四宝。回顾朱鹮保护事业走过的40年,我们感到无比自豪,无比骄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以对党、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履行好职责,当好秦岭生态卫士。陕西林业人,已经做好勇立潮头,争当秦岭生态卫士专业队、先锋队和排头兵的各项准备,决心在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上再创新业绩。 秦岭是朱鹮“庇护所”,也是最适宜生境,保护秦岭就是保护朱鹮的“大本营”。在秦岭生态保护上,历经半个多世纪不懈努力,已经走过了片区保护、全面修复、整体保护、高质量保护四个阶段,正在进入顶格保护阶段,初步探索形成了具有陕西特色的“秦岭保护模式”,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陕西实践”。 朱鹮是祖脉秦岭生态保护最靓丽的风景,秦岭国家植物园是镶嵌在祖脉秦岭上的“生态明珠”,唯一带“国”字的植物园。2007年5月,秦岭北麓秦岭国家植物园奠基与秦岭南麓朱鹮放飞活动的不期而遇,既成就了秦岭植物保护之业,也开拓了朱鹮野外种群复壮之路。今天,我们在秦岭国家植物园放飞朱鹮,将动物保护与植物保护融合一体,演绎秦岭保护事业的二重奏,对把秦岭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向新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一个传奇一般的名字——楼观台。两千多年前,道教鼻祖老子在这里传经布道,讲述“天人合一”思想,告诫后世的人们,要尊重自然,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新时代的楼观台,聚集着秦岭国家植物园、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秦岭四宝科学馆、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楼观台生态实验林场,树立起一面闪亮的生态旗帜。省林业局下定决心,着力打造秦岭北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区,进一步做亮树牢这面生态旗帜。省林业局做出决定,从今年起,连续10年,在每年国庆前夕,在秦岭北麓举行朱鹮放飞活动,让吉祥之鸟——中华朱鹮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形象大使,从秦岭北麓振翅高飞,飞向汉唐长安城,重现汉唐盛世生态景象,为美丽中国贡献美丽陕西力量! 注:2020年9月26日,周六。早晨,一队人马从西安出发。其中,有负责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官员,也有各路媒体的记者。这队人马前往的目的地,就是有“天下第一福地”之誉的楼观台。他们不是去观赏游玩,而是去秦岭国家植物园放飞朱鹮。2007年秦岭国家植物园奠基。同日,在宁陕县放飞朱鹮,那就是“第一次放飞朱鹮”。从此以后,朱鹮进入野外发展的新阶段。当年,秦岭南北,奠基、放飞,同在一天,这也让秦岭国家植物园与朱鹮保护事业紧紧相连。朱鹮是生态环境质量的指示物种。今日,在秦岭国家植物园放飞朱鹮,这是秦岭北麓生态保护修复的标志性大事件。本文为作者在活动仪式上的讲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