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在经历新一轮机构改革后,新组建的林业部门,必须直面“三大新变局”:即新空间、新归口、新飞跃。 首先是“新空间”,即“生态空间”。早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提出,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这标志着“生态空间”一词,已经进入中国国家治理话语体系,并将生态空间治理目标锁定为“山清水秀”。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对自然生态空间统一进行确权登记。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同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土资源部等九部门制定《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该《办法》明确了两个概念:(1)自然生态空间(即生态空间),是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为主导功能的国土空间,涵盖需要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岸线、海洋、荒地、荒漠、戈壁、冰川、高山冻原、无居民海岛等:(2)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即“多规合一”。由此,形成了“三区三线”格局,即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分别对应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大国土空间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如同一棵大树,城镇空间是树冠,农业空间是树干,生态空间的树根。树冠、树干,以根为本。 在新一轮机构改革前,林业部门就管理着森林、湿地、荒地、荒漠。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原来农业部门的草原,环保部门的自然保护区,国土部门的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住建部门的风景名胜区,划入新组建的林业和草原部门。至此,生态空间上的森林、草原、湿地、荒地、荒漠,以及地质遗迹、风景名胜区,归集整合在一个部门。由此也结束了生态空间上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原来条块化、碎片化的生态空间,在体制机制上被缝合在一起,实现了生态空间治理一体化。无论是称作林草部门或是林业部门,抑或是别的名称,都要直面生态空间,担当生态空间之治的历史责任。 其次是“新归口”,即由“大农口”转轨“资源口”。过去,林业部门与农业、水利并称“农林水”,算作一大口,即“大农口”。那时,林业部门管理的森林、草原、湿地,在土地用途上属于农业用地。秦岭再大,森林覆盖率再高,生态服务功能再强,都是农业、农口的一部分。工作上的目标导向,也是追求森林蓄积量、草原载畜量、产品产量,具有明显“大农业”经营特征。多年以来,曾传闻林业并入农业。然而,由于森林、草原、湿地、荒地、荒漠,以及地质遗迹、风景名胜区等大地景观归入了生态空间,在本次机构改革中,林业非但没有并入农业,而且离开了“大农口”,划入了“资源口”。所谓“资源口”,也是新成立的“口”,由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草原三家组成。在“三家店”中,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两大家的职责全部覆盖了三大国土空间,只有林业一家专注于生态空间。即便如此,对于林业部门来讲,也不是简单的“农转非”,而是一次深度的职能调整,就连财政资金也由原来的“农财”转入新成立的“资财”。这意味着,我们的工作方向、资金用途,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推进生态空间之治,实现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是基本职责,也是根本任务。 第三是“新飞跃”,即由“行业管理”向“空间治理”的飞跃。新组建的林业部门,目前正在发生两大“化学反应”,实现了两大新飞跃。一方面,由过去的“一业”——林业,向现在的“一个空间”——生态空间飞跃,将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大地景观缝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空间;另一方面,由过去的行业管理——林业行业管理,向现在的生态空间治理飞跃,统筹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生态富民、生态服务、生态安全六大体系建设。实现两大新飞跃,这是我们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在生态空间。生态空间是三大国土空间的根脉,也是面积最大的国土空间。我们已经是生态空间治理的先锋队、专业队和主力军,我们已经是活跃在生态空间上的生态绿军。 如今,“林业”二字还是“林业”二字,但是,用在一个部门的名称上,却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新的林业,不仅有林有草,而且有鸟有兽、有山有水,自是一大国土空间。今天的“林业”是“大林业”“新林业”,担负着生态空间之治重任的新时代林业。直面“三大新变局”,决不是简单的物理性整合,而是根本性的化学聚合。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入13个“坚持和完善”之一。推动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直面“三个新变局”,决不能“涛声依旧”。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主动顺应生态文明新态势、深刻领会生态空间新理念,围绕中国生态空间之治,主动进行一场自我革命。我们要树立新时代新林业思维,站在生态空间治理全局,系统谋划生态空间之治。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空间主人翁意识,发挥生态空间建设主力军作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以生态空间理论创新为引领,以提质增效为抓手,凝聚和弘扬“秦岭四宝”精神,加快“政治强、业务精、形象好”的生态绿军建设,不断完善生态空间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要举起生态空间治理的大旗,谱写生态空间高颜值的华丽篇章,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陕西力量,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厚植生态根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