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珙桐是“植物界的大熊猫”。1869年,生长于中国长江流域的珙桐,在四川一个叫穆坪的地方,被一个叫做戴维的法国传教士首先“发现”。这一“发现”,成为全球植物界的大事。这一“发现”,使珙桐获得了千载难逢、万世不得的走向世界的机遇。 物以稀为贵。因为稀少,1999年国务院将珙桐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因为稀少,各国争相引种栽植珙桐;因为稀少,珙桐名声鹊起,身价飙升;因为稀少,在短时间内,珙桐跻身名贵观赏种的行列。 珙桐,一种非常珍贵的树。珙桐之珍贵,仅闻其大名,就可见一斑。在名称中虽带有一“桐”字,但珙桐绝非是一般的“桐”。中国人自小知道“和氏璧”,秦始皇将“和氏璧”做成“玉玺”,成为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争夺江山最终要夺得“玉玺”。璧,中国古代用于祭祀的玉质环状物。《说文》释璧:“瑞玉,圆器也。”璧是宝玉,珙也是宝玉——人们欣赏的玉,共同抬举的玉。《玉篇》载:“珙,大璧也。”这一下该知道珙桐的不同寻常了吧? 文人学者毫不吝啬地将珙的宝玉之意赋予了珙桐。其实,在百姓看来,珙桐是花开得像鸽子似的树,干脆称其为“鸽子树”。 民间有不少关于鸽子树的传说,其中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很久以前,有位君主的独生女,名叫“白鸽公主”。白鸽公主品位不凡,不爱金银珠宝,不嫁王侯公卿,钟情于骑射,好似一位“假小子”。一天,公主在林中打猎,被一蟒蛇死死缠住。危急关头,一位名叫珙桐的青年猎手斩断蟒蛇,保护公主性命。公主与青年猎手,一见钟情,取下头上玉钗,从中间撅断,各执一半,作为信物。不料,此事父王坚决反对,他连夜派遣侍卫将珙桐射死在深山老林。白鸽公主为爱死去活来,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她穿上洁白衣裙,逃出后宫,在珙桐遇难处放声大哭,泪珠成血,染红了洁白的素装。忽然,雷声大作,暴雨倾盆,一棵小树破土而出,恰象竖立着的半截玉钗,转瞬间,长成了参天大树。公主情不自禁地伸开双臂扑向大树。霎时间,雨停了,雷息了,哭声听不见了,宛如活泼可爱小白鸽的花朵挂满枝头。后来,人们就将此树称之珙桐,也叫鸽子树。 在陕西东南部的镇坪、岚皋有珙桐分布。近日,本人有幸在岚皋县珍稀植物繁殖基地拍摄到了鸽子树开花的美丽场景。几张照片随文请上,与大家共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