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山茱萸,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枝黑褐色,叶对生、狭卵形,花期3月,先叶开放,花黄花,伞状花序。果期8—10月,果熟如玛瑙、色红艳。成熟果实为中药,别名山萸肉、药枣、枣皮、蜀酸枣、薯枣、鸡足、实枣等。产华东至黄河中下游地区,生于海拔400-1500米溪边、林缘。 辋川有一景点即是茱萸沜,在一处水涯岸边生长着山茱萸。王维辋川集有《茱萸沜》:“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大意是,山茱萸的叶子还没有落就结出了红色果实,好像是又开了花。山中别墅留下了客人,便将茱萸放在杯中饮用。 王维的忘年交裴迪同名诗《茱萸沜》:“飘香乱椒桂,布叶间檀栾。云日虽回照,森沉犹自寒。”下笔便写茱萸飘香时节,向茱萸沜走来,远远闻到特异芳香,且分辨不出是茱萸,是胡椒,还是肉桂?走近大片茱萸,茂密的枝叶遮覆浓绿的池水。檀栾,多用以形容竹,汉枚乘《梁王菟园赋》:“修竹檀栾,夹池水,旋菟园,并驰道。” 唐王睿《竹》:“成韵含风已萧瑟,媚涟凝渌更檀栾。”紫色茱萸叶之间,摇曳着娟秀、青翠的竹叶。既衬托茱萸,又显现四周林木葱茏,环境阴翳、幽深。日光透过云层,折射到寂静、浓绿的池水上。池水变得明亮、温暖,更显得阴沉,寒冷的感觉油然而生。 读罢王维和裴迪《茱萸沜》,为欣赏王维《山茱萸》奠定了基础。王维《山茱萸》:“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山下红色的茱萸果实像花儿一样开放,在阴寒的环境里,散发出的味道更是清香。站在窗前,举目望明月,像是有不少桂花树(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 除山茱萸外,还有吴茱萸,芸香科植物,别名吴萸、越椒、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树等。古俗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取茱萸缝袋盛之,佩系身上,谓能辟邪。盛装茱萸的佩囊即茱萸囊,也简称“茱萸”。《西京杂记》卷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三国魏曹植《浮萍篇》:“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王维的故乡在山西运城(河东蒲州),在故乡重阳节这一天,王维常与玩伴,佩茱萸囊,登高望远。这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此时王维在长安,因思念儿时的玩伴而作。因王维在华山之西,家乡在华山以东,故称“山东兄弟”。王维的千古名篇《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处茱萸,并非山茱萸,而是茱萸囊中的茱萸,也即“吴茱萸”。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