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大约在50万年以前,站着走、会用手的人类先祖已经走出密林,生活在靠近河流的疏林地带。在这一地带,地势平坦,林水交融,食物丰盛,往来便利,生存舒适,生态优越。在这一生态,使人类将站着走、会用手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一时期,人类的个体数量还相当少,人还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丛林生态就是人类生态。然而,“人工之火”的全面介入,使这一切原本平静的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火,原本是自然物现象,也可称之为“自然之火”、“生态之火”。因雷电、火山爆发等因素,可能引发森林燃烧起火。迅速升起的火焰,让所有动物望而生畏,唯恐逃遁不及。森林燃烧过后,在灰烬之中,存留有经过烧烤的美食:植物的籽实和动物的焦尸。这对于幸存者来说,无疑会感到喜出望外。“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当丛林燃烧过后,在原地很快生长出幼小植物,其枝叶鲜嫩,生命力旺盛,更适宜于食草类动物采食,也使得人们采集与狩猎更方便。人们在惊恐火之威力的同时,也享受了火之好处。 与所有动物一样,人也具有趋利性。但与其他动物不同,人有智慧之根。经过长时间观察与思考,人们开启了学习利用火、控制火的进程。行将熄灭的“自然之火”能够在风力作用下再度燃烧,这给予人们重大启示:火可生火。通过一次又一次耐心细致的观察,人们小心翼翼地从“自然之火”中获得了至为宝贵的“生火的火”——火种。 火种,不仅是“生火的火”,也是开启人类文明之火。这“生火的火”,无疑是“圣火”。有了“圣火”,人们便按照自身意图利用火。人们努力存续火种,以实现“薪火相传”,永续利用。火,能够带来了光亮与能量。人们拥有了火,就是拥有了新的生存与发展状态。人类用火驱除黑暗、驱寒取暖、驱散野兽,刀耕火种,以及烧制美食。由此,火不在只是自然之物,“自然之火”转变为“人工之火”;“生态之火”转变为“生产之火”、“生活之火”;火由“自然力”转变为“生产力”。这是地球存在45亿年来,真正具有“破天荒”意义的大事件。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火的使用,使人类不断突破生存与发展的时空局限,由此与动物界的同伴分道扬镳。以火的使用为起始点,人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依靠智慧驱动自然力的奇迹,在无限伸展的文明之路上阔步前进。 在掌握自然火种之后,人们又进一步学会了自制火种。人们不仅可以做到“有火生火”,也可以做到“无火生火”。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最伟大最神圣的发明成果。一部人类文明进步史,也是一部火种技术进步史。从最早的依靠“自然之火”、存续“自然之火”,到无中生有的“钻木取火”,通过摩擦使木材升温起火;再后来,使用铜制凹面镜聚太阳光取火,即聚光镜点燃火绒取火。再到后来,通过铁与石头撞击产生火花,即火镰与火石撞击点燃火绒取火。到了近代,人们发明了火柴,经摩擦瞬间升温引燃火柴棒取火。至今,取火技术已经进入了“电子时代”,人们用火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具效率。 在学会“火技术”之后,人类生存状态为之改变,地球面貌也为之改变。“火技术”带来“火生产”,人们火烧森林,使其化为灰烬,使森林变耕地,以生长出更能满足需要的植物产品。人们拥有的耕地无不是火烧森林的“成果”。有幸逃过火烧被保留下来的森林,多数是不宜开垦为耕地的山坡地。此所谓“深山之中有老林”。除火烧森林之外,传统工匠行当,陶器、瓷器、青铜器、铁器,全是燃烧密集的行当,其师傅们个个是用火高手。“火技术”带来“火生活”,定居下来的人们,支起炉灶,砍伐树木,燃烧植物,将“生米做成熟饭”,并照亮夜晚,取暖御寒。随着火技术进步,火成本下降,火需求增加。比之以前,有火的生活舒适了许多,但被烧掉的森林与日俱增,原始森林日渐稀少。伴随着袅袅升起的烟雾,地球的绿色面积在收缩,灰色面积在凸起。 火技术、火生产、火生活,带来了“火文化”。从生产生活到宗教战争,人类社会方方面面都与火结下不解之缘。在古代欧洲,人们认为火与水、土、气四种元素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在古代中国,流行“五行”之说,认为宇宙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组成,“五行”相生相克,对立统一,主导万物。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在人类历史大部分时期,中国人用火技术遥遥领先,三国时代就有火箭技术雏形。经过数千年人文积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大量与火有关的成语故事。比如,火耕水种,万家灯火,火树银花,灯火通明,薪火相传,薪尽火传,束蕴乞火,洞若观火,炉火纯青,春风野火,夜蛾赴火,黑灯瞎火,雪窗萤火,水火不辞,钻冰取火,后院起火,隔岸观火,窝火憋气,满腔怒火,妒火中烧,无名孽火,火眼金睛,烟火之警,烽火戏诸侯,烽火连年,烽火连三月,明火执杖,救民水火,新官上任三把火,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玩火者必自焚,近火先焦,烟熏火燎,厝火积薪,绝薪止火,悬河泻火,投膏止火,假阶救火,披麻救火,解衣包火,惹火上身,远水救不了近火,纸包不住火,干柴烈火,势如水火,走火入魔,趁火打劫,火妻灰子,煽风点火,性烈如火,火中取栗,急于星火,心急火燎,火烧眉毛,鼻端生火,火尽灰冷,烟断火绝等。数万代人历经了火的洗礼,人们灵魂深处沉淀了火的光亮、温暖。至今,在人们的内心世界,无不向往光明,无不追求温暖。“光亮与温暖”是人们理想的生活。 人类学会用火至今,已经大体经历了50万年时间。这50万年时间,可以分为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称之“火耕”时期。这是人类定居前的用火,也是最原始的用火。主要是野外用火,火烧林木,火造耕地,篝火遍野。这一时期,相对于森林来讲,耕地是稀缺的。那时的人们一定不能理解今天的人们为保护森林,防止森林火灾所付出的百倍努力。第二个时期,称之“火炉”时期。在火造耕地的任务基本完成后,人类的“火技术”也取得重大进步,大约在一万年前,人类定居下来,野外用火向室内用火转变,燃烧主要发生在柴灶、火盆、火炕、火炉之内。家庭主妇和工匠们都成为用火的行家。第三个时期,称之“火车”时期。直到18世纪,蒸汽机(“外燃机”)出现了,相当于是“火炉”之上加热水蒸汽再加机械动作,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由“火炉”驱动机械做功。火车是蒸汽机时代的杰作。火车时代的来临使马车时代渐行渐远。蒸汽机的出现使煤炭成为重要的燃烧物。第四个时期,称之“火箭”时期。大约在19世纪80年代,内燃机出现了,燃料在气缸内燃烧,所产生的燃烧气体直接推动活塞作功。相当于是机械内置“火炉”,火炉与机械合二为一,燃烧气体驱动机械做功。与此同时,石油加入了燃烧物行列。由此,汽车、拖拉机遍地跑,飞机满天飞,轮船往来五大洋。20世纪以来,喷气式火箭和超音速飞机问世。燃烧产生的高温压燃气从尾喷管迅速喷出,火箭和飞机“火速”向前飞去。至此,人类的“火技术”已是“炉火纯青”。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前,生物燃料一直是最主要的燃烧物,也就是说,人类文明史的大部分时间是生物燃烧主导的历史,这一历史时期也可以称之为“柴草时代”。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发现并开始使用煤炭,煤炭是中国古人所说的“燃烧的石头”。18世纪蒸汽机出现后,煤炭在燃烧物中的地位迅速上升,至20世纪20年代煤炭成为最主要的燃料,人类由此进入“煤炭时代”。20世纪,在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牵引下,经济呈现了爆炸式增长,并由此导致了燃烧的爆炸式增长。煤炭主导燃烧物的时代非常短暂,伴随着内燃机快速代替蒸汽机(外燃机)的进程,石油成为燃料家族的新贵,至20世纪60年代石油一举成为最主要的燃烧物,人类历史性地进入了“石油时代”。今日的工业是以石油为支撑的经济,今日的农业也是以石油为支撑的经济。林业也不例外,现代林业已经是多年生植物的生产,也就是以石油为支撑的林业。失去石油燃烧的支撑,工业无法继续,农业无法继续,林业也无法继续。失去石油燃料的支撑,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必将衰退,生产与生活黯然失色。 在人类50万年用火历史上,已经实现了“三个重大转变”。第一个重大转变是由“明火”向“闷火”转变,由露天野火到炉膛内火,再到机器内火,越来越看不到“明火”。第二个重大转变是由生物燃料取火向矿物燃料取火转变,地下森林取代地面森林,矿物燃料越来越成为主要的燃烧材料。火生火,人类用火制造出了新型的燃烧材料。第三个重大转变是由粗放性用火向精细化用火转变,用火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燃烧物利用率、燃烧热效率越来越高。农业经济总体上是粗放性燃烧的经济,而工业经济则是精细化燃烧的经济,相信未来经济是科学化燃烧的经济。火的“三个重大转变”,有力地推动了材料革命。大量的矿物材料,在火力作用下进入了生产生活领域。人类在利用了自然力、驱动自然力的同时,也在改变自然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正在从生物世界逐步转入矿物世界。随着矿物燃料和矿物材料的大量使用,使地球的生态环境随之变化,人类经济社会面貌也随之变化。 人类拥有50万年用火历史,但没有人知道50万年来,人类烧掉了多少森林,燃烧了多少生物燃料。没有人知道2000年来,人类烧掉了多少煤炭。也没有人知道,100多年来人类烧掉了多少石油和天然气。但是,人们知道“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也就是“物质不灭定律”。即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火,在本质上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在这里,燃料是还原剂,助燃物是氧化剂。地球是一个巨大的飞船,人类用火就在这个飞船上,所有燃烧物,无论是生物质还是矿物质,在燃烧之前和燃烧之后都存在于这个星球上,只不过燃烧改变了其存在形态。要么存在于土壤中,要么存在于空气中,要么存在于水中,要么存在新的生命中。总之,燃烧物并没有离开我们远去,而是永久在我们的生态环境中。 地球上的“地面森林”减少了,“地下森林”也在急剧减少了,只不过是其物质与能量形态发生了变化。由此,地球上的空气已经不是原生态的空气,地球上的水也不是原生态的水。由此,不知有多少动植物失去了家园,多少鲜活的生命消逝了,生物世界越来越单调乏味。由此,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状态也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每一个体用火不乏目的性,但人类整体用火不乏盲目性。如今的地球,是一个大规模燃烧的地球,是一个经受火烤的地球。目前,人类已经是70亿人口的大家族,正向100亿人口的超大规模迈进。未来一个时期,人类正处于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加速膨胀时期,人类用火的规模必将史无前例,燃料消耗必将迅猛增加。这意味着,人类在加速向地球空气、水和环境中排放燃烧物。这意味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空气、水和环境,越来越远离其原生态面目。我们所拥有的蓝天是经过工业化燃烧的蓝天,我们所拥有的水是经过工业化燃烧的水,我们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环境也是工业化燃烧的环境。 农业化时期,火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使用,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因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导致了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一些着名的古文明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夭折消亡。工业化时期,人类利用火、管控火的技术日益精致,火的影响力如日中天,上天入地皆有火,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已经不再局限于土壤问题,也非局部问题。如今是环境问题,已经深化和上升为空气的问题,水的问题。空气和水都是生命持续须臾不可缺的必需品。空气的问题、水的问题,不是一般的问题,不是一国一地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整个人类面临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文明之前是森林,文明过后是荒漠”。地球之上“火气过旺”,大自然已经向人类升起了“烟火之警”。这是一个“火烧眉毛”的大问题。对此,切莫等闲视之,切莫错等火尽灰冷、烟断火绝的那一刻。 (四年前的旧作再次发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