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中国的最大国情是“人多地少”。中国人口占世界21%,规模全球第一。中国国土面积,排在俄罗斯、加拿大之后,居全球第三。每一个中国人实际占有的国土,只相当于全球人均三分之一。中国人就生活在“合”起来很大,而“均”起来很小的国土上。中国的西部地区,无比高大的山体山系,蓝天碧水,悠悠白云,辽阔的草原,无垠的沙漠戈壁,广袤的沟壑高原,大江大河源头之区,生态涵养、水源涵养之区。中国的东南沿海,“半壁江山”,大江大河“三角洲”,人口稠密,城镇密布,高楼林立,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世界级财富神话。 中国是耕地大国,却是人均耕地小国。耕地是人工开垦的“文明之物”。人类文明起始于农业文明,而农业文明肇始于森林、草原,并将森林、草原开垦为耕地,栽培作物,饲养牲畜。在耕地增加的时候,森林、草原必定减少。经过数千年开垦,“沧海桑田”。今日,中国耕地总面积约20亿亩,排在美国、印度、加拿大之后,居全球第四位,占全球耕地总量的8-9%。中国人均耕地,只有全球人均耕地的1/3。数量庞大的中国人,立足于人均细小的耕地上,实现粮食自主,将饭碗牢牢栓在了自己的裤带上。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在耕地上过多地使用了化肥、农药、薄膜等“现代投入品”。也因为如此,中国的农产品存在着极为复杂的质量隐忧。 中国是草原大国,却是人均草原小国。中国草原面积60亿亩,排在澳大利亚之后,居世界第二位。中国草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0%多,是耕地面积的3倍,林地面积的2倍。然而,中国人均草原面积,只相当于全球人均草原的1/2。在传统农牧时代,中国草原势力曾十分强大,草原文明无数次叩击中原,与农耕文明角逐,演绎出一幕又一幕历史大剧,造就了无数英雄豪杰,也塑造了今日之中国版图。中华民族性格中融入了草原之辽阔,草原之强悍。草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也是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可惜,对草原的生态价值,向来认识不足,而只看重了草原的经济价值。昔日肥沃而美丽的草原,如今几多憔悴、几多贫瘠、几多囧迫。 中国是水资源大国,却是人均水资源小国。中国水资源总量28000亿立方米,排在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居世界第四位。中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900立方米,且南北分布极不均衡。中国人均水资源,只有全球人均水资源的1/4。中华文明崛起于北方,崛起于黄河流域,如今大西北严重缺水,整个北方严重缺水。《史记》称黄河为“大河”。在历史上,深刻影响中华文明进程的黄河水患是“滔天洪水”,而今日之黄河水患则是污染与断流。“南水北调”已成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中国能源资源,多数也是总量大、均量小。尤其是石油资源,在全球占比不足2%。这里不一一列举,好在能源是全球范围优化配置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国际贸易大宗商品,依靠能源输入特别依靠石油输入是当今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的通行模式。 中国是森林大国,却是人均森林“小小国”。在历史上,中国曾是一个森林茂密的国度,但这却已是遥远的记忆。目前,中国森林面积29.25亿亩,排在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五位。中国森林覆盖率20.36%,排全球第139位。中国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占世界森林蓄积量的3%。中国人均森林面积非常尴尬,仅2.2亩,只相当于全球人均森林面积的18%。中国人均森林蓄积10立方米,更是尴尬不已,仅相当于全球人均森林蓄积的13%。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中国人享受的森林生态服务,只相当于全球人均享有森林生态服务的13%!中国人应该直面这个13%,正视这个13%,牢牢记住这个13%!这13%,实在是太小太小!也因为它小,继而导致中国人生存与发展的诸多严重生态问题。正是这个13%,在一定程度上,科学解释了中国生态危机的严重程度。 中国国土面积占全球7%,草原面积占全球12.4%,耕地面积占全球8-9%,水资源占全球6%,森林面积占全球4%。中国国土总面积排名全球第三,草原全球第二,耕地全球第三,水资源全球第四,森林全球第五。如果用人均数说,中国各项资源数皆小,森林最小。概括来说,中国资源“总量大、均量小”,即“合”起来大,“均”起来小。这是中国生存与发展的短板和瓶颈,而森林是“短板中的短板”、“瓶颈中的瓶颈”。即是说,森林是中国生存与发展最稀缺资源,最瓶颈制约。 以史为鉴,可以明事理、辨忠奸、知兴衰。森林是生态根脉,树是生态脊梁。“文明之前是森林,文明过后是荒漠”。古文明衰亡,多与树木过度利用,最终导致森林消亡息息相关。中国的森林,中国的树,是中国的生态根脉,中国的生态脊梁,也是美丽中国的生态支撑。 双木成林,三木成森。树木是森林的本体,无树木即无森林。伐木即伐树,毁林即毁树,护林即护树,保护森林即保护树木。中国森林短缺,说到底就是中国的树少,中国的树短缺。中国是一个树少、树短缺的国家。“树少、树短缺”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更为重要的是,农业和工业现代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树的经济价值,却无可替代树的生态价值、树的景观价值。树提供的生态服务,比如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等,不像石油、粮食,可通过国际贸易获得,也不像水,通过工程措施跨流域调动。全球一体化,有利于解决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发展中面临的粮食、能源,甚至水资源短缺问题,却解决不了“树少、树短缺”的问题。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新鲜空气,这些生命之中时时刻刻需要的最为宝贵的东西,只能就地就近生产,就地就近供应。中国“树少、树短缺”的问题,只能在中国本土解决。 中国不仅面临“树少、树短缺”的问题,也面临“树无能”的问题。所谓“树无能”,即中国现有的树,在生态功能上表现很不够,很不充分。第七次森林清查资料显示,中国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85.88立方米,只有全球平均数的78%,树的平均胸径仅13.3厘米。中国人工造林面积占世界人工造林面积的73%,但人工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更低,仅为49.01立方米。这其中三大原因,(1)中国新造林多,树龄小、幼林多,树的生态功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2)中国树的生产技术落后,经营水平比较低,树的生态潜力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3)中国树移植比较多,特别是大树移植比较多,不增加蓄积反减少蓄积。这也许是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一特点。也因为如此,同样森林面积所提供的生态服务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经济体所具水准。中国1亩森林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只相当于全球森林0.7亩。树少、树短缺、树无能,这是中国树情,也是中国国情,也是制定中国树策、中国国策的依据。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直面“树少、树无能”的国情。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列举了林业“两大约束性指标”,即(1)提高森林覆盖率和(2)增加森林蓄积量。这“两大约束性指标”,也是新时期中国生态建设中林业所面临的“双重战略任务”。归根结底,就是增加树的数量,以解决树少的问题;提升树的质量,以解决树无能的问题。通过解决“树少、树无能”,让人们享有更好的树生态服务。 提高森林覆盖率,就是要增加树的数量,扩张树的领地,让国土空间尽可能植树披绿。要推进宜林荒山荒坡植树造林,退耕地植树造林。在工矿、乡村、城镇发展,以及道路建设中,要留足种植花木、绿化美化的空间。在土地高度紧张的人口密集地带,要充分利用边角地、四旁地种植花木,植绿造景。新世纪以来,中国正在实施一系列恢复与重建森林的重大工程。中国剩余的宜林地,60%分布在内蒙古和西北地区,质量好的仅占13%,质量差的占52%。未来中国森林覆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需要付出更大代价,做出更大努力。 提高森林蓄积量,就是在增加树数量基础上,着力提升树的质量,提高树的单产,使每棵树有更多生态产出。中国人均国土狭小,城镇要节地,工业要节地,农业要节地,林业也要节地,让有限林地效益最大化。提高树的生态产出,要把措施落实到造林营林每一环节。在栽树之先,要科学选择树种,既多栽树,又栽好树。在树栽下之后,加强科学经营,合理抚育管理。既要把树栽得下,又要让树长得好,务求树的效益高。突出树的生态效益,兼顾树的经济效益,优化树的景观效果。 中国是一个植树历史悠久的国度,也是一个“繁荣树文化、崇尚树文明”的国度。树少、树无能,此谓“中国的树情”。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蓄积量,也就是增加树数量,提高树质量,此谓“中国的树策”。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主旋律”。恢复与重建森林,增加树的数量,提升树的质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 2017年3月11日夜修订于磨香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