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早闻丁香大名,却未留意其形。成为一个林业人之后,关注各类树木,自然也关注丁香。我视野里出现了不少丁香身影,古城西安丁香很多,很香,也很美。西安环城公园栽植多年的丁香树,大明宫遗址公园新栽丁香树。从机场进入西安,必经朱宏路,在朱宏路街心花园欢迎进城客人的花木中,丁香树身形娇小,不甚出头,春天花季,香味沁人心脾,令人难以忘怀。 “丁香”因何得名?因为,丁香的花筒细长,其状如钉,取钉之谐音曰“丁”,又因花香气袭人,“丁”字后再加一“香”字,是曰“丁香”。在园林中,丁香与紫薇、海棠和梅花配植。梅花、海棠花期较早,花色艳丽,花子招展,就单朵花而言,丁香无法与梅花、海棠比美丽。紫薇花期虽晚,但花絮硕大,放花时间长,人称“百日红”,丁香也难与紫薇比赛“青春期”。丁香花虽小,优势却突出:独特浓烈之芳香、硕大繁茂之花序、优雅调和之花色、丰满秀丽之姿态,单花与花絮皆可赏,眼睛和鼻子福气多。丁香之香是一种芳香健胃剂,能促使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丁香花开紫、白二色,百十朵攒簇,幽柔的紫,缠绵的白,紫者清丽,白者清香。在翠碧绿叶衬托下,串串玲珑,像跳动的火焰,由此及彼漫延,纷然缭绕,如霞似霓。 在《树木学》中,丁香与桂花同在木犀科。只不过,桂花树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丁香树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丁香姐妹比较多,(1)辽东丁香。产于东北、华北,花序大而长,淡紫色,5-6月开花。(2)红丁香。产于中国北部,花絮密集,紫红色,5月开花。(3)小叶丁香。产于中国北部,春秋两季开花,花小而分散。(4)毛叶丁香。产于中国北部,花序紧密,话筒细长,紫色或淡紫色,4-5月开花。(5)紫丁香。分布以秦岭为中心,以南的湖北、四川,以北黄河流域大部,4月开花,“芬芳流荡紫云藤”。(6)欧洲丁香。原产欧美,现在国内广泛种植,外形与紫丁香相近,叶大花大。(7)波斯丁香。产于中国北部,花絮松散,华而不实。在丁香姐妹中,紫丁香的分布最广、种类最多、色彩最丰、名气最大,人气也最旺,是百花园中的“中华名品”。也可以这样说,丁香之名贵,贵在紫丁香;丁香之文化,核心是紫丁香之文化。 中国栽植紫丁香的历史已经逾越千年。《树木学》如此介绍紫丁香:树高4-5米,枝条粗壮无毛。叶广卵形,宽度大于长度,宽可达10厘米,端锐尖,基心形或截形,全缘,两面无毛。花紫色,4月下旬开放。圆锥花序,长可达15厘米;花萼钟壮,有4齿;花冠紫色,端4裂开展,花药生于花冠筒中部或中上部。蒴果,长圆形,顶端尖,平滑。9月果实成熟,黄褐色。用小叶女贞根桩为砧木嫁接丁香制成盆景,具有古干花枝,相得益彰,很耐观赏。 今天,大家普遍使用“口香糖”。口香糖以天然树胶或甘油树脂为基础,加入糖浆、薄荷、甜味剂等,调和制成供人们放入口中嚼咬的糖,用以清新“口气”。在中国古代,先人们以丁香“香口”,将丁香含在口中,以“芬芳口辞”。盖借公鸡善鸣之意,丁香又称“鸡舌香”。想必,今日之“口香糖”与过往之“鸡舌香”,一脉相承,异曲同工。只不过,“鸡舌香”是古代上流社会享用的“奢侈品”,“口香糖”是当今社会普通大众的“消费品”。人们已难以弄清“鸡舌香”制作工艺,也难以身临其境去“含香”。然而,一些文献资料还是向我们透露了蛛丝马迹。 相传,东汉恒帝(146~167年)在位时,一大臣叫刁存,有口臭,上朝面奏,皇帝难忍。一天,刁存入朝,汉恒帝赐一钉状物,命其含到嘴里。刁存不知何故,也不知何物,惶恐遵命。入口后觉得味辛刺口,以为是皇帝赐死毒药。不敢言也不敢咽,退朝之后,慌忙回家。将“毒药”吐出之后,闻到了浓郁香气。经辨认,乃是一枚上等“鸡舌香”,虚惊一场。从此,口含鸡舌香奏事,演变成宫廷礼仪。《汉官仪》记载:“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黄门郎对揖跪受,故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魏武帝文集》记载一则曹操向诸葛亮送“鸡舌香”的故事。曹操将鸡舌香精心包装,修书一封:“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遣使者送至孔明军营。以此向诸葛亮示好,即表示曹操愿与诸葛亮一起口含“鸡舌香”,也即同朝为官。 这项礼仪,往后延续了数百年。后世常以“含香”、“含鸡舌”、“鸡舌”等,指在朝为官或为人效力。刘禹锡被贬郎州司马,在《早春对雪奉澧州元郎中》写道:“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意思是说,昨天我还登朝堂之上,今日便遣我治理蛮荒之地。也有唐代诗人以此抱怨当时人浮于事:“明庭转制浑无事,朝下空余鸡舌香。”王维的《重酬苑郎中》写得朴素而真诚:“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惭未报主人恩。草木尽能酬雨露,荣枯安敢问乾坤。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不爱发牢骚的白居易,有时也忍不住有几句牢骚话,在《酬严十八郎中见示》中写道:“口厌含香握厌兰,紫微青琐举头看。忽惊鬓后苍浪发,未得心中本分官。夜酌满容花色暖,秋吟切骨玉声寒。承明长短君应入,莫忆家江七里滩。” 唐宋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物资充盈,以丁香香口成为上流社会女子的时尚。女子口含丁香,口中微露丁香,摆弄出一幅香而媚的画卷。因此,也就出现了以“咏美人之口”的诗词作品。南唐后主李煜治国无方,写美人樱桃小口含丁香的娇媚之态却是一大行家里手:“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绒,笑向檀郎唾。”宋代时,女人们时常以丁香香口,在欧阳修的笔下便有了“丁香嚼碎偎人睡”的名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丁香常是初恋的象征。在云南,称丁香为“爱情之花”,“情客”。“采花节”时,采下丁香花,送给相恋人。中国民间,流传着一个凄惨的爱情故事。从前,有个年轻书生,进京赶考途中,住在了一家小店,深深地爱上了才华出众、品貌超群的店家姑娘。姑娘对书生也产生了爱慕之情,便出上联要书生对下联,以考量书生之才学。她的上联是:“氷(读音bing同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点点在心”。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书生始终没有对出满意的下联。因忧虑相思过度,落得一命呜呼。姑娘把书生安葬在小店屋后。第二年春天,有位过路老先生,听闻之后,甚是感动。老先生特意去书生坟墓凭吊,只见坟上一株丁香花盛开。先生顿悟,对姑娘说:书生死后对出了下联。书生的下联是:“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头头是道”。关于这幅对联还有一说,即一次刘墉和纪晓岚饮酒,俩人只顾说话,把酒放凉了。纪晓岚示意温一温再饮,被刘墉拦住。刘墉道:“且慢,有副对儿对上再温不迟。”于是,手指酒杯道:“冰凉酒,一点二点三点水。”纪晓岚何等文采,抬头看院中丁香,笑曰:“丁香花,百字千字万字头。” 牡丹富贵妖娆,玫瑰娇艳妩媚,桂花香飘十里,莲花出泥不染,菊花道骨仙风,梅花傲雪迎霜。众花芳姿,千娇百媚,仪态万方。唯丁香花筒细长,花蕾打结,将开未开,欲尽未放。加之,丁香枝条柔软,纠结一起,“一树百枝千万结”,象征着“百结愁肠,曲折缠绵”的爱情。丁香这一形态特色,引出了美丽而孤高,深居而忧愁的文化意涵。正因如此,丁香得来“百结花”的别名。清代厉荃《事物异名录·花卉·丁香》载:“江南人谓丁香为百结花。”宋代苏轼《留题显圣寺》:“渺渺疏林集晚鸦,孤村烟火梵王家。幽人自种千头橘,远客来寻百结花。”王十朋《点绛唇·素香丁香》:“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陆龟蒙《丁香》:“悠悠江上无人问,十年云外醉中身。殷勤解语丁香结,纵使繁枝散诞春。”李商隐《代赠》:“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芭蕉不展”即芭蕉叶尚未舒展,与“丁香结”意同。借丁香喻爱情,年轻女子思念情郎,这是至极至美的爱,至清至纯的空灵,只有丁香花承载得起。 在古诗词中,多见“雨中丁香结”之意想。雨中的姑娘是丁香,丁香便是雨中的姑娘,郁结不舒的愁肠全然在其中,丁香的淡雅、隐忍以及愁绪全然在其中。南唐中主李璟也是一位词作高手,在《摊破浣溪沙》中写道:“手卷珠帘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春色暮,接天流。”表面上看,这是一阕借男女愁情怅恨来表达情感的词。上半阕以珠帘、玉钩、重楼、风、落花,组成一幅春闺闲愁的画面,描绘一位春梦初醒、怅恨、散漫的仕女形象;下半阕借题发挥,通过青鸟、云、丁香、雨、绿波等意象,抒发了无尽的感慨。其中“丁香空结雨中愁”,以丁香喻百结千愁。其实,这阕词不是一般花间作品,结合创作背景,当时南唐内外交困,国力每况愈下,作为一国之主,极度愤懑压抑,以词遣情。 丁香有柔弱之美,也有崇高品格。杜甫发现了,《丁香》写道:“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深栽小斋后,庶使幽人占。晚随兰麝中,休怀粉身念。”诗人用白描的手法,轻叙家常,把丁香之坚强品性讲得明明白白。丁香如此高洁,配得上品味高雅的“幽人”欣赏。杜甫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因安禄山之乱,空怀壮志,便借柔软丁香咏志,暗抒家国怀抱。清人刘大櫆热情赞美丁香花,君不见“此花含吐如瓶瓴,欲开不开殊有情。一夜东风起萍末,纷纷霰(音xian)雪铺檐楹。”令人不由想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唐诗名句。 在现代词作中,试图以丁香花构建起“理想的爱”。现代诗人戴望舒《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杳远叹惋、恋慕纡郁,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更传达出一种浮动着的意绪,一种迷离恍惚的感觉,极富古典婉约的情致。网络歌手唐磊《丁香花》,以其忧伤哀婉的情调,引起了众多网友强烈的共鸣。“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么忧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当花儿枯萎的时候,当画面定格的时候,多么娇嫩的花,却躲不过风吹雨打!飘啊摇啊的一生,多少美丽编织的梦啊!就这样匆匆你走啦,留给我一生牵挂,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你看那漫山遍野,你还觉得孤单吗?你听那有人在唱那首你最爱的歌谣啊!尘世间多少繁芜,从此不必再牵挂,院子里栽满丁香花,开满紫色美丽的鲜花,我在这里陪着她,一生一世保护她”。这首歌追忆了一位纯洁、美丽、善良、忧郁而多愁善感如丁香一般的姑娘,营造了凄美意境。这首歌所以打动人,当与丁香花的民族文化心理有关。 哈尔滨、呼和浩特、西宁、石嘴山等北方城市以丁香花作市花。1988年版的《中国花经》,将丁香花列入中华重点名花目录。 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