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春风杨柳万千条。”1957年2月,杨开慧当年的好友、柳直荀烈士的夫人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请求抄寄毛泽东1920年写给杨开慧的那首《虞美人·枕上》。李淑一的来信,勾起了毛泽东内心世界难以平息的情感波澜,他满怀深情地写下感天动地之绝唱《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虽然这首词中的杨、柳,分别指代两位烈士,但也引发人们对杨树和柳树的联想。1958年“大跃进”刚刚启动之时,毛泽东便写作一首《七律·送瘟神》:“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以“春风杨柳”展示意气风发建设新中国的时代风貌。 杨树柳树一家人。在树木学中,杨树与柳树同居一科,叫杨柳科。也就是说,杨树与柳树是一科两属,一家两兄妹。杨树为兄,柳树为妹。杨树有著名“五兄弟”,即白杨、大叶杨、青杨、黒杨和胡杨,可谓“个个俊郎”。柳树有知名“三姐妹”,即垂柳、旱柳、银芽柳,可谓“个个靓妹”。人们为什么总是将杨树与柳树联系在一起,此为原因之一。 杨兄柳妹牵手走。杨树与柳树主要在寒温带、温带和亚热带,杨树与柳树均是中国北方重要防护林、用材林、绿化美化和水土保持树种。杨树与柳树,浪迹天涯,足迹所至,无论风雨,相依相伴,不离不弃。杨树与柳树,在风沙前沿相伴,在道路两旁相伴始终。在工厂、在庭院,在房前、在屋后、在渠系、在水岸,杨树与柳树相伴永远。无论何时何地,总能见到昂首挺胸,精神十足的杨树,婆娑多姿,温柔梦乡的柳树。柳条可作编织材料,山杨树萌条也是编织材料。人们为什么总是将杨树与柳树联系在一起,此为原因之二。 柳树姓杨是皇恩。自隋唐以来,人们传颂着关于“柳树姓杨”的经典故事。古代传奇小说《开河记》记述,隋炀帝杨广(569-618年),对国政有恢宏抱负,并戮力付诸实现。杨广执政期间,修建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城,畅通丝绸之路,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等。暂且不说其类似于秦始皇修筑长城一样的暴政性质,单说修建大运河,则是密切祖国南北方联系之重大举措,为后世中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大运河开凿通渠后,根据大臣们的建议,杨广决定在大运河两岸栽植柳树,并亲赴植树现场。为带动植树蓬勃发展,杨广决定御书赐柳树姓杨,让柳树享受与帝王同姓之殊荣。至此,柳树便有了一个皇姓——杨。人们为什么总是将杨树与柳树联系在一起,此为原因之三。 兄不与妹争春风。柳,历来为中国人所喜爱。柳树的文化价值,主要在于其姿态婆娑,清丽潇洒,微风摇曳的动感,给人以亲切优美之感,令人有无限想象空间。毫无疑问,柳树之美,集中在春夏两季。在春日里,嫩芽初上,微风吹动,柳枝扭捏,恰似含苞待放之时害羞的小姑娘,分外迷人。这时,挺拔高大的杨树挂满正在伸展的小片叶子,恰似懵懂稚嫩的男童。在夏日里,柳叶伸展,柳枝低垂,风摆杨柳,婀娜婆娑,飘逸洒脱,恰似曼妙靓丽的大姑娘。这时,杨树也已郁郁葱葱,叶片肥大,昂首挺胸,景色初上。盛夏过后,精明的杨树和厚道的柳树开始为过冬打算,营养回缩,叶片由厚变薄,由重变轻,由深绿变浅绿,再由绿色变黄色。秋高气爽,由后而薄的杨树叶子,在风力作用下,会发出沙沙的清脆响声,所以称之为“响杨”。颜色发黄的杨树叶子,如同银杏树叶一般,金黄金黄,远远望去,一大片杨树林都被染成金黄色,甚是好看。进入冬季,杨树换上冬装,在阳光照射下,高大的树冠,以及灰白色的枝干,也非耀眼夺目。 沙漠旱柳配胡杨。胡杨是杨树家族古老珍奇树种之一。在维语中,称胡杨为“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胡杨的树干通直,树叶奇特,一生三变叶,幼树时呈柳叶状,中树时呈圆叶状,大树时呈枫叶状,人们叫“三叶杨”。其实,也就是“叶三变”,或者“三变叶”。即使同一棵大树,生长在嫩枝上的叶片狭长如柳,老枝条上的叶圆有缺口如枫叶,所以又称它“异叶杨”。胡杨常年生长在沙漠,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人们常以为杨树的寿命短,岂不知胡杨的寿命却很长。“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这是对胡杨生命力极强的生动写照。这“三个一千年”,使胡杨得来“沙漠英雄树”的美名。胡杨是新疆荒漠和沙地上唯一能天然成林的树种,集中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以塔里木河、叶尔羌河,以及和田河两岸、塔里木盆地南缘许多河流下游地区,这便是千里胡杨“绿色走廊”。胡杨有顽强的品格,也有独特的美。胡杨在朝日、夕阳的照耀下,它的千姿百态显得更加文雅优美。旱柳虽没有胡杨那样“沙漠化”,但也是“女中豪杰”,沙中“女英雄”。旱柳,顾名思义,耐寒,耐旱。大家所熟知的馒头柳、龙爪柳、龙须柳等,其实是旱柳的栽培变种。每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宁夏旱柳柳枝嫩黄,袅娜多姿,成为沙区报春使者。身处沙区的文人墨客以旱柳为题抒发情思。宋代张舜民感叹“灵州城下千株柳,总被官司砍作薪。他日玉关归去路,将何攀折赠行人?”在沙漠绿洲,每逢端阳节,家家户户总要门前插柳挂杨,以兆兴旺。回族妇女擅长“口弦”,是以柳叶或柳枝管皮作簧片,吹奏动听曲调,表达美的追求。 杨树文化两重天。在古人那里,更多关注到杨树花飘忽不定,所以用“水性杨花”来比喻作风轻浮,感情不专的女子。相传,北魏灵太后胡氏,守寡之后,颇不安分,不仅与大臣暧昧不清,还爱上侍卫杨白花,后来杨白花离她而去,胡太后为其赋诗一首《杨白花歌》:“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春去秋来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多有凄婉动人,哀叹埋怨色彩。唐代柳宗元有几分感慨,也作了一首《杨白花》:“杨白花,风吹渡江水。坐令宫树无颜色,摇荡春光千万里。茫茫晓日下长秋,哀歌未断城鸦起。”杜甫《丽人行》也有“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的名句。明代沈周《杨花曲》:“江上杨花撩乱飞,随郎马蹄点郎衣。杨花飞多还堕地,郎去遥遥何日归。郎归不归任郎意,但是家书无寄处。愿栽杨树绕天涯,明年见花郎忆家。”到现代,杨树的文化意涵发生变化。今人从大处着眼,更多关注杨树正直、质朴的品格。1941年,矛盾先生在《白杨礼赞》中写道:“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20世纪80年代,一首朴素的《小白杨》,唱响大江南北,表达边防军人对祖国边疆的火热情怀,赞美边关战士的精神风貌。“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微风吹,吹得绿叶沙响罗喂,小白杨小白杨,它长我也长,同我一起守边防。小白杨小白杨,也穿绿军装,同我一起守边防。当初呀离家乡,告别杨树庄,妈妈送树苗,对我轻轻讲,带着它,亲人嘱托记心上罗喂,栽下它,就当故乡在身旁。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小白杨小白杨,它长我也长,同我一起守边防。”2007年,依树而建的“中国杨树博物馆”在泗阳农场原址建成。这是全球唯一以杨树为主题的博物馆。在这里,杨树是一棵树、一片林、一个产业,更是坚韧、顽强、充满生机和青春活力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 园林景观柳元素。柳树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纬度越低种类越少。柳树分垂柳、旱柳、银芽柳。垂柳,又叫杨柳;旱柳,又称杞柳,亦为河柳;银芽柳,又称棉花柳。柳树栽培历史悠久,先秦名著《山海经》已有明确记载。柳树的适应性强,适宜多种园艺栽植要求,是景观塑造的重要元素。人们将柳树植于池边湖岸,间植花桃,桃红柳绿,绿丝婀娜,红枝招展,这是园林造景常用手法。昔日长安“灞桥烟柳”,今日西湖“柳浪闻莺”,以及贵阳之绵溪“桃溪柳岸”,皆以堤岸、垂柳、水面为元素,构建起醒目灵动的景观图案。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传旨,“驿道栽柳树以荫行旅”,随大唐驿道柳树成荫。在西藏拉萨大昭寺前,有棵“唐柳”,又叫公主柳。相传是公元7世纪文成公主特地从长安所带之柳树苗,以示对柳树成荫的故乡怀念之情。晚清名将左宗棠出任西北,倡导军民驿道沿途植柳,从潼关至新疆绵延数千里。现在仍保留那时栽植的柳树,人称“左公柳”。陕西省凤翔县城内有一景区,名曰“东湖”。在古时,曾叫“饮凤池”。相传,在周文王元年,有凤凰在此池饮水。周人以为祥瑞之兆,故名“饮凤池”。苏东坡曾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他看重“饮凤池”的文化意涵,便倡导扩建,植细柳,栽莲藕,建君子亭、宛在亭、喜雨亭等秀丽的亭台楼榭。因此,“饮凤池”后改名“东坡湖”,简称“东湖”。修筑凤翔“东湖”20年后,苏东坡在杭州修建了“西湖”。因而,东湖与西湖有“姊妹湖”之称。人言“西湖的水,东湖的柳”。西湖以水唯美,东湖以柳唯美。东湖“风绕微波绿满池,倚风杨柳舞频欹”。后人称凤翔有“三宝”,即东湖柳、柳林酒、姑娘手。凤翔三宝皆与柳树有关,东湖的柳树,柳林镇的西凤酒,以柳编为基础的手工产品。时过境迁,东坡所栽植柳树已经故去,宗棠所栽植柳树今安在。在“东坡湖”欣赏“左公柳”。 “不知细叶谁裁出?”柳是容易扦插的速生树。俗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古代寒食节、清明节,家家门前插柳枝。宋时,这种习俗更盛,门前插柳枝,头上戴柳条,坐插满柳条车子、轿子到郊外踏青游春。至今,清明扫墓插柳条以示纪念。“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含有将春色长留人间,永葆青春的意思。《武林旧事》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艳妆饰,金翠琛玉,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这描述了春游踏青景象。踏青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看柳。宋人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柳叶初生,似睡眼刚展,故称“柳眼”。李商隐《二月二日诗》:“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女子秀眉细长为柳叶,喻为“柳眉”。蜀后主王衍曾自制“甘州曲”歌,形容宫妓妩媚之态:“画罗裙,能结束,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可惜许,沦落在风尘。”女子身腰若柳条柔软,故称“柳腰”。成语“柳腰莲脸”,出自韩偓《频访卢秀才》:“药诀棋经思致论,柳腰莲脸本忘情”。用腰似柳、脸如莲来形容女子之美。柳絮散落为絮绵,又称“柳绵”。晏殊《寓意诗》:“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苏东坡《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晓。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历代咏柳佳句不胜枚举,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杜甫《漫兴》:“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每一首诗作都称得上是“脍炙人口”。春天有柳,春色更风流。柳是报春的使者,诗圣杜甫《腊月》:“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诗王白居易《杨柳枝》:“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 “长条折尽减春风”。折柳赠别,最早始于汉朝。“折柳”一词,最早见于《三辅黄图》一书。之后,在诗文中“折柳”几乎等同于送别、离别。魏晋南北朝时,出现《折柳枝》(又名《折杨柳》、《杨柳枝》)乐府诗。唐以后,诗咏折柳极为兴盛。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孟郊《古离别》:“杨柳织别愁,千条万条丝”。诗仙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白居易《青门柳》:“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之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许浑《重别》:“留却一枝河畔柳,明朝犹有远行人。”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施肩吾《折柳枝》:“伤见路边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韩琦《新柳》:“驿路行人东复西,等闲攀折损芳枝;有生自是无根物,忍向东风赠别离。”欧阳修《咏柳》:“长亭送客兼迎雨,费尽春条赠别离。”晏铎《咏柳》:“河桥杨柳半无枝,多为行人赠别离”。中国人喜聚不喜散,相别之际,情意绵绵,依依不舍,柳枝最能代表这种意境。 “任它离恨一条条。”柳树是文化名树,灞桥是文化名桥,灞桥与柳树紧相连、不可分。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修桥称“灞桥”。王莽地皇3年(22年),将灞桥改名为“长存桥”。唐时,灞桥规模最大。此后,在宋、元、明、清期间,曾先后几次废毁。清乾隆46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重建,但已非昔日规模。清道光14年(1834年),巡抚杨公恢按旧制重建。柳,与“留”谐音,由此衍生出“折柳”以示“挽留”的意思,发展出“折柳送客”的礼仪。在唐朝,灞桥设立驿站,送别亲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并折柳相赠。《西安府志》云“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春意盎然、春风扑面之际,柳絮漫天飞扬。“大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东晋谢道蕴“柳絮”和“雪花”的一句妙联而使得“灞柳风雪”成为关中八景之一。戴叔伦《赋得长亭柳》:“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唐诗纪事》记载,雍陶有一次送别故旧,行至灞桥,问随从“此桥为何称情尽桥?”随从道:“因送别到此为止点,故称之情尽桥。”雍陶有感惜别之情:“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它离恨一条条。”这就是脍炙人口的《折柳桥》。当代歌星张咪《灞桥柳》唱到:“灞桥柳,灞桥柳,拂不去烟尘系不住愁。我人在阳春,心在那深秋。你可知无奈的风霜,它怎样在我脸上流。灞桥柳,灞桥柳,遮得住泪眼牵不住手。我人在梦中,心在那别后。你可知古老的秦腔,它并非只是一杯酒。”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