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 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 钟鼓楼前官样花,谁令流落到天涯。 紫薇花与紫微星。 宋代诗人方翥《紫微》:“学得天文夜睡迟,云笼月照恨星稀。而今病眼都无力,犹向檐边认紫微。”可见,“紫微”本是古代天文学星座和星名,它是三垣之一的紫微垣(又名紫宫垣),位于北斗星东北,包括15颗星,其最光亮者,命之为紫微星。道教取其兆意,其神仙群中有紫微大帝,专职播福人间,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天宫赐福”之“天宫”。 中国文化讲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以及君权神授。既然紫微宫是天帝居所,皇帝居所便是紫宸殿,紫禁城。这一套理论,普及至民间,也即修房建宅时,要贴上“立柱恰逢黄道日,上梁巧遇紫薇星”的对联,横批“吉祥平安”。 将花名取“紫薇”,大概源自古代天文学群星命名,将“天宫赐福”含义蕴藏其中。 紫薇花与紫薇郎。 唐代流行栽植紫薇,唐长安有一地名叫“紫薇坊”,在今西安明德门附近。当年,中书令郭子仪等达官贵人聚居于此,所谓“烟柳繁华之地,钟鸣鼎食之家。”清《广群芳谱》提供了这样的信息:“一枝数颖,一颖数花,每微风至,夭娇颤动,舞燕惊鸿,未足为喻。唐时省中多植此花,取其耐久,且烂漫可爱也。”韩渥“历迁中书舍入、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可见,无论是高尚住宅区,还是官场衙门,普遍栽之紫薇花。 《新唐书·百官志》记栽,开元元年,中书省改“紫薇省”,中书令改“紫薇令”,掌佐天子执政而总判省内事务。这种官衙名称之变,在中国历史上也属罕见之事。何故如此?有一种说法是,当年唐长安城遍植紫薇花,尤以中书省院内繁盛,中书省官员多为文人雅士,好事者建议中书省改“紫薇省”,自诩“紫薇郎”。而见诸文字的说法则是:“取象于紫微,有藩臣匡卫之义。”韩偓诗云:“职在内庭宫阙下,厅前皆种紫薇花。” 有人统计,唐诗有12首赞美紫薇诗流传至今。白居易被贬多年,后奉诏从四川忠州回京任中书舍人。在白居易看来,这是个闲职。一天夜里,在中书省值班的白居易闲暇无事,面对院内盛开的紫薇花,写下《直中书省》:“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感叹江洲和忠州的仕途清寒,在多年贬谪回京师后,官场朋友较少,再加年龄和朝政原因,已难展“兼济”之志。显然,白居易对这一职务安排不大满意。因此,再写《紫薇花》:“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白居易的老朋友元稹(字微之)喜爱紫薇花,白居易《见紫薇花忆微之》:“一丛暗淡将何比,浅碧笼裙衬紫巾。除却微之见应爱,人间少有别花人。”说元稹最懂得,也最会品赏紫薇花。 杜牧做过中书舍人,也是“紫薇郎”。杜牧《紫薇花》:“赞紫薇诗曰:“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出自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意谓桃花李花开得鲜艳靓丽,引人纷纷前来观赏,以致树下踩出小路。杜牧用此典故,却一反其念,以桃花李花来反衬紫薇花的美和开花时间之长。紫薇淡雅高洁,不与群花争春。这首被誉为咏紫薇诗佳作,使人玩味不已。由此,杜牧被尊为“杜紫薇”、“紫薇舍人”。 有人说中国文化是“官文化”,看来不假。有人做上了紫薇郎,心里不满足,有人做不上紫薇郎,心里更不满。王十朋求官不达,写下《紫薇》:“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自渐终日对,不是紫薇郎。”触景生情,前一句赞美紫薇花,后一句则表达了不满情绪。 上行下效,由来已久。因紫薇有“官样花”之名,民间便有谚语:“门前种株紫薇花,家中富贵又荣华。”以至于到了宋代,陆游在《咏紫薇》中还写道:“钟鼓楼前官样花,谁令流落到天涯。少年妄想今除尽,但爱清樽浸晚霞。”将自身处境与官场联系在一起,少年时的理想与光芒不复存在,如今享受清闲,安享晚年。 紫薇花与老和尚。 说道陆游,就得说《老学庵笔记》,陆游次子陆子龙编《陆游文集》时说:《老学庵笔记》“先太史(陆游)淳熙、绍熙间所作也。”老学庵是陆游晚年(1190年,绍熙元年)以后蛰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时书斋的名字。《老学庵笔记》中有则故事,说在余姚有一个穷和尚,过春节时身无分文,心里纳闷。他看见门前有一株无皮紫薇树,便诙谐地写了首打油诗:“大树大皮裹,小树小皮缠。庭前紫薇树,无皮也过年。”穷人常以“无皮树”自喻,内涵“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心态和“乐观豁达,人穷志坚,不畏贫困”的气度。 其实,在民间有这样一则紫薇花与年的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凶恶的野兽“年”,它伤害人畜无数,无人能制服。后来紫微星下凡,将“年”锁进深山,一年只准出山一次。紫微星化作紫薇花,长留人间以监管“年”。 红百日与百日红。 紫薇是千屈菜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高可达7米。紫薇树干,扭曲不直,树皮滑泽,灰色或灰褐色,每年外皮自行剥落一次。小枝纤细,四棱形。叶对生或近对生,纸质,椭圆形、阔矩圆形或倒卵形。紫薇花淡红色或紫色、白色,圆锥花序,如穗状,如摆裙,着生新枝顶端,长达7-20厘米,每朵花6瓣,瓣多皱襞,似一轮盘。 紫薇树,其貌不扬。紫薇花,也缺少姿色。因此,紫薇大名雅致好听,而别名多俗不可耐。常言道“花无百日红”,而紫薇花偏偏“红百日”。在盛夏多绿少花的6-9月,紫薇开花,花期超过100天,故曰“百日红”。盛花时节,满树紫红,艳丽如霞,故名“满堂红”。有人触摸树干,紫薇树像被抓痒痒一样,又像是害羞的小姑娘一般,微微抖动身姿,甚是有趣,“抚之,则枝叶动摇”。因此,称之“痒痒树”、“惊儿树”。紫薇多植于宫禁之内,故称“官样花”,大概是紫薇别称中最好听的一个。最难听的一个要算是“猴刺脱树”,因为没有树皮,人们误以为是猴子蹭屁股将树皮蹭掉了。 小燕子,夏紫薇。 电视剧《还珠格格》人气很旺,名气很大。剧中插曲《紫薇花》,令人百听不厌。歌词道:“好一朵美丽的紫薇花,好一朵美丽的紫薇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红又紫人人夸。让我们把你呵护,藏在我们家,紫薇花呀紫薇花。” 这歌中唱和的紫薇,即夏紫薇。附和了紫薇夏季开花,又附和了与紫禁城主人的关系。乾隆皇帝东巡,在济南大明湖畔与一叫夏雨荷的女子有一段“露水姻缘”,生下了夏紫薇。多年后,夏雨荷病逝,夏紫薇偕丫环金锁带着乾隆信物,从济南到北京寻找生父。夏紫薇无法进宫之际,遇见热心的小燕子,阴错阳差,小燕子成了格格。后在福家人的帮助下,她和金锁作为丫鬟进了宫。故事曲折复杂,最终亲情友情爱情兼而得之。 又红又紫人人夸。 夏紫薇是人见人爱的主。夏季多绿少花之时,万绿丛中,紫薇花绽放,花团锦簇,一丛丛、一片片灿然开放,火热耀眼。 杨万里迷恋紫薇花,赞誉紫薇:“似痴如醉丽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杨万里还写道:“晴霞艳艳复檐牙,绛雪霏霏点砌沙。莫管身非香案吏,也移床对紫薇花。”在杨万里心中,紫薇花是“艳艳晴霞”、“霏霏绛雪”,将床(这里的床,似乎也可理解为板凳)移到紫薇花下,凝目注视,仔细端详,反复欣赏,方能心满意足!薛蕙赞誉紫薇:“紫薇花最久,烂熳十旬期,夏日逾秋序,新花续放枝。”诗人以赞美的诗句句,述说着观赏紫薇的审美享受。紫薇树干、花、叶俱美,秋季叶变红色,景色宜人。种植庭院中,带给居家田园气息:休闲、浪漫、典雅、高贵。 欧阳修赞咏《紫薇花》:“亭亭紫薇花,向我如有意。高烟晚溟濛,清露早点缀。岂无阳春月,所得时节异。静女不争宠,幽姿如自喜。将期谁顾眄,独伴我憔悴。而我不强饮,繁英行亦坠。相看两寂寞,孤咏聊自慰。”欧阳修抓住了紫薇的所有特点。明代杨慎《百日红》:“李径桃溪与杏丛,春来二十四方风。朝开暮落浑堪惜,何似雕阑百日红。”赞美紫薇开花时间长。这里“二十四方风”,当指“二十四番花信风”,在紫薇开花之时,春日里24番花信风早已吹过,桃啊李啊杏啊全不见踪影,只有紫薇一花独放。 千年“紫薇王”。 紫薇树寿命在500年左右,中国现存古紫薇树多为明代所植。昆明黑龙潭、金殿的紫薇树为明万历年间种植,成都百花潭保存有明代古桩盆景遗物。500-700年的紫薇已是“稀世珍品”。 在贵州印江有颗千年“紫薇王”,树龄1300多年,树高竟达38米,冠径15米,胸径1.9米。如此高大、古老的紫薇树,全球仅此一棵,可谓“国宝”。当地以千年“紫薇王”为中心,精心打造了紫薇王保护园,园内广植紫薇科植物。据悉,湖北襄阳也在打造“中华紫薇园”,建造中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品种最全的紫薇观赏园区。 当代园林,紫薇可群植成林,也可丛植或孤植于绿地,与高大乔木配置形成多层次景观。 紫薇的洋妹妹。 东晋王嘉在《拾遗记》中就记载了栽植紫薇的事情,算起来中国栽植紫薇至少也有1700多年的历史。中国紫薇有两个“洋妹妹”,即南洋紫薇和大花紫薇。 南洋紫薇,也称之多花紫薇,原产于缅甸、泰国、马来西亚一带。南洋紫薇比中国紫薇个头大,树高可达12米,秋季开花,花序大,长达20-50厘米,宽约15厘米,花萼钟形,花瓣近圆形。 大花紫薇,又名洋紫薇、大叶紫薇,原产印度、斯里兰卡、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群岛等地。大花紫薇算是紫薇中的“大哥大”,树高可达25米,淡红色或紫色,花瓣呈蝶蝴状。花团大,花色艳,花期长。 咸阳、襄樊、贵阳、自贡、安阳、信阳、徐州、泰安、烟台、晋城,以及台湾基隆等城市以紫薇为市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