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竹之高度,非竹竿高度,而是文化高度,思想高度。 在中国树文化中,竹文化已是“及凌云处”。 竹青竹黄竹世界。 竹子是多年生的禾本科植物。大多数竹类,在生长12-120年后,开花结籽,一生开花结籽一次。竹类一生当中,大部分时间为营养生长,一旦开花结实,全部株丛即枯死,至此即完成一个生活周期。芝麻开花节节高,而竹子节节高,却不开花,一旦开花结实,即将宣告生命结束。 竹子的地上茎,叫做竹竿;地下茎,叫做竹鞭。最矮的竹杆只有10-15厘米,最高的竹杆可达40米以上。竹杆,常为圆筒形,极少为四角形。竹子由节间和节连接而成,节间常空,极少实心,节由箨环(箨音tuo)和杆环构成。成熟竹子水平生枝,枝上生叶,有叶柄,叶片剑形,幼株叶从茎生。 竹芽向上发育,变成竹笋,钻出地面,进而长成竹竿。竹芽地下横生,发育成地下茎,即竹鞭。竹鞭再度发育,成为竹芽,以至于竹笋、竹竿。秋冬,竹芽还没有长出地面时,叫冬笋。春天,冬笋长出地面,叫春笋。冬笋、春笋是中国菜品常见食物。春天竹芽在土壤中等待春雨,一场春雨过后,竹笋快速长出。人们用“雨后春笋”,形容春笋茁壮成长。 竹子节间向外的竹皮新鲜时为绿色,称之“竹青”。竹腔内面微黄色,称之“竹黄”。竹笋是美食,竹青是去火清凉的中药材。竹竿是制作家具、工艺品、乐器的重要材料。竹林、竹海是中国人向往的人间佳境。竹子是不可缺少、不可多得的景观植物。 因竹竿挺拔秀丽、竹叶潇洒多姿、竹形千姿百态,也因四季常青,姿态优美,独具韵味,情趣盎然,当人们闲情逸致,漫步青青翠竹之间时,舒适和遐意油然而生。在公园里,在村寨旁,一丛丛一片片的翠竹既美化生活,又升华情操。 竹是一种特殊载体,其文化意涵渗透到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诸多方面,成为中国文化的独特符号,这就是别具一格的中国竹文明和源远流长的中国竹文化。一双竹筷,一座竹楼,一架竹桥,一根竹笛,一把竹丝扇,一只竹管毛笔,一首咏竹诗,一副墨竹画,一句“无竹令人俗”的人生格言……,无不弥漫着中国特色。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东亚文明是“竹子”文明,中国是“竹子文明的国度”。 长长久久竹生活。 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说明在汉字之前,竹的原始符号就已出现。在甲骨文中有“竹”字,竹与草二字,结构相同,方向相反。叶子朝下为竹,叶子朝上为草。在中国原始社会,竹子就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诗经》、《禹贡》等文献记载,竹笋在周代已是美味佳肴,今日仍不失为桌上名菜。在武器发展史上,竹子占有重要一席。从原始社会竹弓射箭,到春秋时期抛石机、宋代火药箭和竹管火枪,以竹为基础材料,制作了一系列“尖端武器”。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利用竹制工具提水,以及用竹筒提水灌溉的高转筒车。秦汉时期出现用竹制布、取竹制冠、用竹做防雨的竹鞋、竹斗笠,并沿用至今。 竹是中华民族最特色的书写工具和书写材料。周初竹即是书写材料——竹简。竹简保存了东汉以前珍贵文献,《礼记》、《论语》等中华宝典均刻写于竹简之上。刻写在竹简上的书叫竹书,刻写在竹简上的信叫竹报。竹笔的发明,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开拓性。在殷代遗迹出土的甲骨、玉片和陶器上,可以看出毛笔书写的朱墨字迹。竹子利用的另一项伟大成果是造纸。在9世纪,中国开启了以竹为原料造纸的进程,领先欧洲1000多年。《天工开物》有详细记载,并附竹纸制造图。从竹简到竹纸,竹子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古代先民奉竹图腾,把竹作为祭祀工具和祭品。道教和佛教崇奉竹子,追求竹子所构筑的环境。自战国时期始,竹被神圣化,天师道把竹视为“灵草”,具有送子和延寿的神秘力量,崇拜竹以祈求得子或求子健康成长。竹文化联系着口承文艺和游乐活动以及信仰习俗,进入了仪礼制度,在祭祀、婚丧、交际、节日、朝规等社群文化中是重要元素。 宋代苏东坡写道:“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生动传神竹文字。 汉字是中国文明重要载体,竹是汉字重要部件。汉字中竹部文字繁多,足以折射出竹之文化影响力。古人把不刚不柔、非草非木、小异空实、大同节目的植物称之为竹。从竹之形态表象起步,深化加工,制造物品,以竹衍生出数量浩繁的竹部文字,并与时俱进,深化提升,竹类利用日益拓展,竹部文字随之壮大。1979年版《辞海》收录竹部文字209个,如笔、籍、簿、简、篇、筷、笼、笛、笙等。这些文字,全部是“竹制造”。 造纸术出现前,以竹子制作竹简承载文字。竹简,木简,是书写文字的竹片、木片。将其用绳子串联一起,即是汉字“册”所表达的物镜。“竹报平安”是这一时期“家信”报平安的别称。唐代段成式《酋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北部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过去,人们常将竹竿当作玩具使,男孩子像骑马一样骑着竹竿玩耍。而没有成熟的青涩女儿,像似没有成熟的青梅。竹马代指小男孩,青梅代指小女孩,自小一起玩耍的男女孩,便是“青梅竹马”。李白《长千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竹竿耿直,刀劈竹竿,势不可挡,一旦入刀处开裂,其下必然随之开裂。所以,人们用“势如破竹”来形容不可阻挡之势。《晋书·杜预传》:“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九回:“关胜等众,乘势长驱,势如破竹,又克大谷县。” 独具匠心竹艺术。 工艺品兼具实用与审美双重功能,既是物质生产技能的集中体现,又是文化性格与审美追求的集中体现。这两个方面,需要借助物质材料的特性予以支撑,竹子满足了其中材料构造特性,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化中娟秀细腻、清新淡雅、柔和婉约的一面。工艺品蔚为大观,而“竹制造”的工艺品独具特色。寄寓福、禄、寿、喜的图案一直在民间装饰美术中流行,并广泛应用于雕刻、织绣、印染、陶瓷、编织、剪纸等工艺品创作中。 新石器时代开始以竹编织器物,春秋战国时期竹编艺术已经非常高超,楚国最为发达,品种极为丰富。商周时期即出现了雕刻工艺,汉代有竹雕刻艺术品存世。唐代以后,竹刻名家辈出。宋代的詹成,明代的朱松邻祖孙三代嘉定竹刻世家,金陵(今南京)李文甫竹刻家。清代中期的湖南邵阳、四川江安和浙江黄岩等地翻簧竹雕。民国初期的北京张志渔派竹刻。 竹是中华民族乐器的重要制作材料,中国的传统吹奏乐器和弹拨乐器基本是“竹制造”。竹是中国古代音乐分类“八音”之一,人们以“竹”代表管乐,用“丝竹”代称音乐。唐代把演奏乐器的艺人称为“竹人”。“竹制造”的乐器,比较充分的体现了“天人合一”或“天人协调”的思想境界,显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简明、灵活的特征。 在中国绘画中,画竹始于唐朝。至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画的重要一科——墨竹画已问世。至北宋,文同、苏轼等文人开始大量画竹,完善了画竹艺术。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他与苏轼是表兄弟,曾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他特别擅长画竹子,有“墨竹大师”之称。苏轼曾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写道:“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这便是成语“胸有成竹”的出处。至清代,又出现了一画竹的旷世名家——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大垛人,祖籍苏州,“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松、菊等植物,画竹五十余载,成就最高。他留给后世竹画,以及画竹艺术上的创新。从正直、高洁、孤傲、坚贞、抗争,到直爽达观、体恤民情等,借画竹得以象征与表现,构成别具一格的简淡逸远的绘画风格。 美轮美奂竹枝词。 在远古时期,竹即是原始歌谣所描绘的内容。其后,《诗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等先秦及两汉文学作品,对竹和竹制器物大量描绘,但竹或竹制器物仅是意境的一个构成要件,尚未成为意象中心。 至南朝时期,伴随着山水诗的出现,以竹为中心意象的咏竹文学诞生了,其代表作是谢跳(464~499年)《秋竹曲》。谢跳的文学成就让李白倾倒,清人王士稹《论诗绝句》说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谢眺诗歌创作主要成就是山水诗。谢眺和谢灵运同族,世称“二谢”,谢灵运为大谢,谢眺为小谢。小谢诗学大谢,均善模山范水。但二人诗境、诗味有别。大谢山水诗“玄言”色浓,小谢以抒发思想感情为主。《秋竹曲》:“{女便}娟绮窗北。结根未参差。从风既袅袅。映日颇离离。欲求枣下吹。别有江南枝。但能凌白雪。贞心荫曲池。” 此后,历代文人墨客吟咏不断,创造出繁盛的咏竹文学作品。诗王白居易的《咏竹》就是一首代表作:“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革命先驱康有为《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革命老人董必武《病中见窗外竹感赋》:“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竹之挺拔、常青不凋,竹之摇曳、清疏之影,尽入诗怀,并借以象征与表现虚心、高洁、耿直、坚贞、思念等情志和思想,构成了情志依附于竹意象、贯注于竹意象、超越于竹意象等几种文学符号类型,显示出清新淡雅、幽静柔美的审美特征。 《竹枝词》原本是三峡一带巴渝人家的民歌。“重重巫峡连巴峡,一片渝歌接楚歌”。其后,刘禹锡别开生面,成功将其改造为一种民歌体裁的新诗体。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白居易也做《竹枝词》:“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簇簇,江蓠湿叶碧凄凄。”“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黄庭坚高度赞扬了刘禹锡《竹枝词》:“刘梦得竹枝歌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黄庭坚吟诵刘禹锡九首《竹枝词》:“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苏轼叹道:“此奔轶绝尘、不可追也。”宋代不少文人写竹枝词,苏辙、杨万里、范成大、汪元量等都有成名杰作。可见,刘禹锡竹枝词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 世代传承竹精神。 竹子蕴含了极为丰富而深邃的精神内涵。 因松、竹越冬而不凋,梅耐寒开花,竹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 竹、梅、兰、菊是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文人画最常见题材。竹的高风亮节,梅的冷傲、清高,兰的清淡雅致,菊的不拘与傲骨。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是其共同特点,故合称“四君子”。 无牡丹之富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娇艳,竹以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颂。人们看到竹子,自然联想到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白居易在《养竹记》中指出: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乃“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中赋竹以“刚、柔、忠、义、谦、贤、德”等品格。 未曾出土先有节,至凌云处尚虚心。晋代大书法家王徽之(王羲之子)暂寄人空宅住,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享有诗佛之誉的唐代大诗人王维,擅长以竹传达禅悟体验:“独坐幽徨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苏东坡《于潜僧绿筠轩》中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郑板桥的《竹石》图,画眉题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难还坚挺,任尔东南西北风”。革命先辈以竹题诗作画,方志敏的四个儿女分别取名松、竹、梅、兰。在危难关头,方志敏写下了“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升,依旧与天齐”的诗句,可谓“气贯长虹”。 狂放高歌在竹林。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晋书·嵇康传》:嵇康居山阳,“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后遂用“竹林宴、竹林欢、竹林游、竹林会、竹林兴、竹林狂、竹林笑傲”等,借指放任不羁的饮宴游乐。 诗仙李白也写作了不少与竹子、竹林有关的诗。在诗作《慈姥竹》记述道,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遂作诗一首:“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如果说这首诗没有将李白风格凸显,相信下面两首一定是李白风格。在《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中,李白写道:“绀殿横江上,青山落镜中。岸回沙不尽,日映水成空。天乐流香阁,莲舟飏晚风。恭陪竹林宴,留醉与陶公。”在《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中,李白继续写道:“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显然,李白常惦记竹林七贤,想过七贤一般生活。 萧统《咏山涛王戎诗二首》之一:“山公弘识量,早厕竹林欢。”萧钧《晚景游泛怀友》:“一辞金谷苑,空想竹林游。”储光羲《仲夏饯魏四河北觐叔》:“东篱摘芳菊,想见竹林游。”李峤《饯骆四二首》之二:“人追竹林会,酒献菊花秋。”储光羲《奉和韦判官献侍郎叔除河东采访使》:“超超青云器,婉婉竹林会。”綦毋潜《送郑条拜伯父》:“奉料竹林兴,宽怀此别晨。”辛弃疾《水调歌头·席上为叶仲洽赋》:“纶巾羽扇颠倒,又似竹林狂。”沈约之《复挽于湖居士》:“竹林笑傲今陈迹,抚榇江皋涕泫然。”卢纶《秋夜同畅当宿潭上西亭》:“圆月出山头,七贤林下游,梢梢寒叶落,滟滟月波流。”李商隐《垂柳》诗:“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可见,竹林已经成为中国文人精神的一部分。 造园植竹聚群贤。 竹,是中国园林不可缺少的元素。中国造园始于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囿,那时人们已喜欢欣赏竹林风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上林苑,穷四方之珍,得云冈素竹引种上林苑,这是竹园最早记载。 魏晋南北朝,文人士大夫崇尚玄淡,寄情山水,催生自然山水园林,竹子大举进入园中。《水经注》介绍北魏著名御苑华林园称:“竹柏荫于层石,绣薄丛于泉侧。”《洛阳伽蓝记》记载贵族私园“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唐代诗人王维辋川别业有竹岭、竹馆等竹景。北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评述19座私园,对其中10座宅园有竹子景观描述。 明清园林继承唐宋传统,竹子与水体、山石、园墙建筑结合,逐渐彰显地方风格。沧浪亭、狮子林等苏州六大名园,以及惠州逍遥堂等竹子造园相当显眼。扬州个园,其得名即源于“竹”字——月映竹成千个字。 随着诗、书、画及造园技术发展,在庭院造景基础上发展出自然风景缩影——盆景。以竹子为材料制作的盆景,在宋代名人画卷上就可见到。明清年间,“岁寒三友”类盆景广为流传。竹子盆景有许多精品,如周瘦鹃《竹林七贤》、《竹趣图》等,还有扬州《潇湘流水》、《翠野图》、《竹林逸隐》、《东坡遗风》等大批竹子盆景代表作。 卓尔不群“竹八德”。 在全球各地都有竹子分布。东南亚雨量充沛,热量稳定,是全球竹子分布中心。在自然生态中,竹子常与其他树种组成混交林,且处于主林层之下。当上层林木遭砍伐后,竹子乘势而上,利用超强繁殖力,迅速形成次生竹林。加之,竹子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人工竹林迅猛发展。在全球森林过度砍伐情况下,次生竹林和人工竹林地盘扩大,无疑是地球生态系统“福音”,也可谓“不幸中的万幸”! 中国人喜爱竹子,古人向来认为“竹有七德”,即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为正直;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为奋进;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为虚怀;有花不开,素面朝天,是为质朴;超然独立,顶天立地,是为卓尔;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是为善群;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是为担当。那么,竹子超强繁殖力,竹林在生态发展中造福人类,“生态造福”当算“竹有八德”了吧? 引领世界竹文化。 我们正处在中国全方位崛起之际,中国竹文化蓬勃发展,各地大力兴建竹子公园、竹子博物馆。尤以北京紫竹院公园、上海万竹园、南京菊花台公园、成都望江楼公园及广州晓港公园名气最大。北京植物园的“集秀园”、杭州黄龙洞圆缘民俗园的“方竹园”、马鞍山采石矶公园的“万竹坞”则是以竹景为主题的“园中园”。位于安吉县的中国竹子博物馆是展馆面积最大、展品最丰富、设施最先进的竹子专题博物馆。1997年11月,总部设在北京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竹藤组织的成立,更将中国竹业发展推向新阶段,使中国竹文化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