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从远古有巢氏“构木为巢”到当代建设“美丽中国”,树始终是重要的生态元素、文明元素。树滋养了中华民族的骨血,滋润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树以伟大的母爱精神,时刻关照中华文明。 树带给人们的审美享受是新鲜的,也是恒久的。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少人喜欢在微信朋友圈里发送美树图片。无论是春天、夏天、春天,抑或是冬天,特别是在季节变换的时候,树的多样化姿态,总能唤起人们的丰富联想。人们欣赏树,更多的时候,不是阅读照片,而是走进园林、走进森林,欣赏园林美、森林美。身临其境,享受树景观,享受树生态,享受树产品。 树是一架不知疲倦的“生命机器”,源源不断提供产品、生态、景观生产。 其一,树生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而树是森林的主体。树叶是最前卫的“生态战士”,是“光合作用”主要阵地。树叶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以此推动树的生长发育过程。这个过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蒸腾水分,也即吸碳放氧、净化空气。树的枝叶,集合起来是树冠。树冠,可以调节空气,降低风速,防止黄沙飞尘。由此,森林成为“空调大师”。炎炎夏季,无论城乡,树冠之下是“树荫”。大树底下好乘凉。树荫,也是树的生态供给和生态服务。树的干枝,支撑着树冠并向冠部输送水分养料。树的根部,也即树之根基,支撑着树的地上部分。树根,深扎土层,从土壤提取水分养料,通过树的干枝输送至树的顶部。枝繁叶茂,树大根深。树高千丈,其功在根。树冠,在接收天然降水之后,由叶子、叶柄、枝条、茎杆,渐次下行至根部,进而渗入土壤,可以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有树有森林遮盖,大地避免“赤身裸体”,免遭“风吹雨打”。有树有森林,生物世界丰富多样,人类世界精彩纷呈。 其二,树产品。树的生产是“第一性生产”,人的生产是“第二性生产”。树的生命过程是物质代谢过程,这一过程所产生的物质供给人们消费,这就是树产品。森林孕育了人类,滋养了人类,庇佑了人类。所以,人们说森林是“文明的摇篮”,也是“地球之肺”。树是织造“文明摇篮”、“地球之肺”的核心材料。以树木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构筑了地球陆地生命发展所需要的大环境。人类文明起源于这个大环境,发展于这个大环境。人类以及人类文明,寄生于森林生态系统。当树木消失,森林生态系统随之瓦解,生命发展的大环境也随之毁灭,人类文明也将不复存在。树在其生命过程中生产出叶子、花卉,液汁,以及果实,人们采集之,用作食物药物;树的柔软枝条,人们采集之,用以编织生活用具;树的干、枝,甚至是根,人们采伐之,用以构筑支撑物。树的全部构件都是生物质能源,是人们生产生活用能的重要来源。采集是森林经济活动,狩猎是“林下经济”,也是森林经济活动。树——森林——林下经济,这是最早的产业链。早期的经济活动,主要是以开发树产品、经营树产品为主的经济活动。林业经济活动是最古老的经济活动,林业是最古老的行业,是七十二行的“母亲行”。中国文化中“财神爷”是最早的经济寡头,也是经营树产品的经济巨头。当人类文明进入21世纪的时候,树的产品生产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但是,以树产品为基础的林业经济,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所占份额持续下降,这是历史的大趋势、大进步! 其三,树景观。树,一个充满生机、富于变化的生命体,也是人们审美体验的重要对象。绿,树的本色。绿色,和谐的颜色,生机与活力的颜色,勃勃向上的颜色。然而,以绿色为大背景,树的花、叶、枝、干,多姿多彩,流变无穷。树龄变化,四季变化,地理变化,太阳光照射角度和强度变化,风力风速,以及降水降雪等气象变化,树的颜色、姿态,随之流变。由此,树带来“色彩美”和“流变美”。树根、树干、树枝、树梢、树叶、树冠,以及树林,或伟岸挺拔,高耸云端;或屈曲虬枝,婀娜多姿;或亭亭玉立,小鸟依人。由此,建构了富于变幻的几何图形,此谓树的“线条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树,生长地环境的一部分,与山、水等地理环境融合统一,此谓树的“和谐美”。古树名木,承载着历史文化、人文掌故,心灵沉淀的文化,心灵深处的历史,崇拜生命、崇尚先贤,由树构建起“人文美”。树之姿态万千,树之风情万种。色彩美、流变美、线条美、和谐美、人文美,五美合一,大美无限。 无论是树产品,还是树生态,抑或是树景观,无不以树的生产为起点。林业以三大树生产为基础,林业也可称之“树业”。林业经济就是“树业经济”,也即“树经济”。林业生态,以树的生态供给为基础,可称之“树生态”。林业景观,以树的景观供给为基础,可称之“树景观”。以树业、树经济、树生态、树景观为依托,形成了非同凡响、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也即“树文化”。 树生态、树产品、树景观,是树的三大生产,也是三大供给,可简称之“三大树供给”。这“三大树供给”,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和经济学特质。(1)产品供给(也即“产品树”),商业化的产品供给,要求一定数量和规模,集中连片,水肥较好,相对平整。市场化需要突出规模效益,强调整齐划一和产品标准化。在平整而肥沃的土地上的树产出,要远高于在同样面积贫瘠坡地的树产出。(2)生态供给(也即“生态树”),也有数量和规模要求,各类林地均适宜栽植生态树,不强调整齐划一,而强调群落多样性,生态系统性。在经历农业化、工业化之后,山坡地、边远山区、生态脆弱区是生态树的“主阵地”。(3)景观供给(也即景观树、园林树),对数量和规模要求不严格,要求色彩丰富、线条优美,随着人们视线和四季变化而姿态万千。景观树、园林树,适宜于人群集中、人流密集的区域,城乡居民点周边、道路两旁、渠道河流两岸和风景名胜游览视距区。在风景资源丰富的森林,建设森林公园,营造休闲度假览胜的好去处。 树的三大供给,有竞争也有合作,所谓“有竞有合”。从“合”的方面说,(1)产品树、景观树,在一定程度上,与生态树一样供给生态。(2)产品树、生态树,在一定程度上,与景观树一样供给审美。(3)生态树、景观树,在一定程度上,与产品树一样供给产品。从“竞”的方面说,(1)产品树、景观树的生态供给不及生态树;(2)产品树、生态树的景观供给不及景观树;(3)生态树、景观树的产品供给不及产品树。如果将三大树供给各表示为一个圆,即生态圆代表生态树、产品圆代表产品树、景观圆代表景观树。将这三个圆放在一个平面,有交叉重叠的部分,也有各自独立存在部分。其中,交叉重叠的部分是三大供给“合”的领域,各自独立部分是“竞”的领域。需要特别指出,木材生产与生态效益、景观效果具有较大矛盾冲突。一旦索得木材,树的生命不复存在,一损俱损,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也将失去载体,随之消失。 三大树供给,造就了大林业的三个部分:生态供给造就了生态林,产品供给造就了产业林,景观供给造就了景观林。由此,也铸就了大林业的“三元结构”,即以生态供给为主的生态化林业,以产品供给为主的产业化林业,以审美供给为主的景观化、园林化林业。(1)生态化林业,即以树的生态供给为基础的林业。生态树数量多、面积大,并创造出巨额“生态财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人类共享。树创造的生态供给、生态服务,是最重要的“生态财富”,但计量技术发达的当今时代,人们尚没有创造出衡量“生态财富”的核算体系,这不能不说是最严重的“计量尴尬”,也是“计量危机”。(2)产业化林业,即以树的产品供给为基础的林业。主要是树上粮食、树上蔬菜、树上油料、树上果品、树上饮品、树上药品,以及木材、薪柴等。产业化林业创造了货物财富,也是进入GDP核算体系的林业,也是“创造GDP的林业”。(3)景观化林业,即以树的景观供给为基础的林业。景观树、园林树,在城镇居民居住区、厂矿企业、道路沿线、河流两岸以及游览区周边的林带、林片。树之美,人之爱。居民、游客,熙熙攘攘的过往路人,享受景观树带来的审美体验。树的景观供给,景观价值,也面临“计量尴尬”。树所创造的总财富,即是“树财富”。树财富=生态财富+产业财富+景观财富。因存在生态财富、景观财富“计量尴尬”,目前能够核算的树财富只有产业财富。人们为树生态供给、树景观供给“鸣屈喊冤”,呼吁尽快全面核算树财富的GDP。 生态树(林)、产品树(林)、景观树(林),三者面积加总,即森林面积。一个区域的森林面积与国土面积之比率,即是森林覆盖率。自然资源禀赋不同,生态树(林)、产品树(林)、景观树(林)的份额不同,树的财富表现形式也随之不同。有的区域,树的生态供给多,生态化林业优势突出,生态树(林)面积大;有的区域,树的产品供给多,产业化林业优势突出,产业树(林)面积大;有的区域,树的景观供给多,景观化林业优势突出,景观树(林)、观赏性园林的面积大。生态化林业和景观化林业比重大的区域,树业创造的总财富(即“树财富”)大部分没有进入核算体系。在理论上,树多,森林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的区域,树财富也多。在实际上,现行GDP只核算了树的产业财富部分,这形成了“森林大县”反而是“林业小县”的扭曲现象。科学发展,科学管理,呼唤全面反映树财富的GDP。 树供给的多样性,增加了树业经济分析和市场分析的难度。生态树产出“生态美”,正外部性非常突出。“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有一个时间和空间“配置错位”的问题。山里的居民为川原的居民,乡村的居民为城镇的居民,河流上游的居民为河流下游居民,免费提供了生态供给、生态服务、生态财富,继而也成为“生态福利”。之所以说是树的生态福利是因为,树生态比如涵养水土、吸碳制氧、降低风速等不具排他性,一个人的消费不直接减少另一个人的消费,产权边界难以明晰。树生态是纯公共产品属性,市场不灵,竞争缺失。产品树,比如核桃树、苹果树、荔枝树、茶树等,也具有正的外部性,即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但树产品,比如核桃、苹果、荔枝、茶叶等,在使用上有排他性,一个人的消费将直接减少另一个人的消费,所以产权边界比较清楚,树产品发展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景观树、园林树的情形要更复杂一些。村镇周边、道路两旁、河流水系两岸,皆是“公共走廊”,栽植景观树、园林树形成的园林景观带也是“园林景观走廊”,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在消费上不具排他性,人们尽情审美实践,并不导致美景减少,也不需要为此付费。森林公园也是树景观游览区,表现出一种中间情形,虽然一个人观赏不妨碍另一个人观赏,但进入游览区的人数受到限制,排他是有可能的,可以向进入游览区的消费者收取费用,以抵偿基础维修和经营管理成本。树荫是树提供的特殊产品和特殊服务。树荫能满足乘凉的需要,但在同一时间只能满足一定数量的人乘凉。满足一定数量的人乘凉后,树提供树荫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并未减少。 森林,大地的植被,大地的衣裳。树,织造大地衣裳的核心元素。人类文明之初,也就是森林化时代,一切皆天设地造,大地装点着原始森林,天赋的生产性园林、天赋的观赏性园林,生动无比,美丽无比。后来,人们发现了火,并控制了火。由此,文明扬帆起航,而索取树产品是人类文明航程的重要旋律。无节制、不计后果砍伐树木,在成片的树木倒下后,导致山川大地衣不蔽体,赤身裸体,丑陋不堪。树产品减少,树景观丑陋,树生态脆弱,树环境危机,由“树多人少”到“人多树少”,人与树的关系高度紧张。再后来,生态意识觉醒,加之工业化创造的财富和科技,人们植树造林,恢复与重建森林,赤裸的大地重新披上绿装,在人与树的关系得以缓解,逐步走上和谐之路。跨过“温饱”追“环保”,满足“生存”求“生态”。富裕起来的人们,希望大地不再赤裸,希望树多起来了,希望绿色多起来。再之后,人们树景观意识觉醒,要求返璞归真,重回自然,追求生态美、森林美、自然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由“人与树和谐”出发,逐步走上“人与树相悦”之路。提升树生态,让大地披绿衣。提升树景观,让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绿而美,富而美。这是“树业”进入新阶段的显著标志。 21世纪,中国进入新树木时代。(1)传统农业向农业现代升级,农业单产增加,加之人口增长趋缓,农业用地需求受到抑制,再加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山林休养生息,退耕地造林条件成熟,通过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等多种途径,加快恢复与重建森林步伐,以树生态为基础的生态化林业大有可为。(2)迈过了“以粮为纲”阶段,实现“温饱”向“小康”跨越,食物需要多元化,以树产品(树上的粮食、蔬菜、油料、果品、饮品、药品以及木材、薪材等)为基础的产业化林业,既有土地与技术支持,又有新的市场需要。(3)工业化、城镇化蓬勃发展,涌现大批城镇新区、厂矿企业、交通路网,以及河道堤岸,需要营造景观林带,植绿造景,绿化美化,栽植景观树的空间洞开。同时,集中度高、住宅密集的城镇居民,休闲度假、野外旅游的需要与日俱增,森林风景资源升值,森林游乐如雨后春笋,以树景观为基础的景观化林业前景广阔。未来10-20年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也是植树造林、植绿造美的黄金时期。 树,灵性资产,生机设施。树,满足生态良性发展,创造生态财富的生命机器;树,满足消费需要,创造产业财富的生命机器;树,给大地河山以美丽,创造景观财富的生命机器。双木为林,三木为森。以树为基础的森林,大地的植被,大地的衣裳,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美丽中国需要美丽的树。如今的中国绿色依然是“浅绿色”,树少、树小、树低能依然是主要矛盾。未来的中国绿色必将是“深绿色”。推进“中国绿”由浅及深,就是要不断升级中国绿色版本,实现树多、树大、树高效。不仅要求得更多树产品、树生态,也要求得更多树景观,让树成为美丽的风景、美丽的使者。既要“植树造林”,又要“植绿造美”,加快恢复与重建美丽的森林。这是当代林业要坚守的“硬道理”! 栽树,栽的是希望。植树=植绿+植富+植美。树,连同希望,一起栽植在大地上。人们希望“生态美”,栽植生态树,提升树生态,实现“绿满大地”。实施“保”字号、“还”字号和“防”字号工程,扩张“绿色版图”,提升森林覆盖率,继而增加森林蓄积量,推进“中国绿”由浅及深,使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人们希望“林业致富”,栽植产品树,开发树产品。成规模集中连片,标准化集约经营,让树结出更加甜美的果实,富有更高生产效率,更强市场竞争力。人们希望“美满人间”,栽植景观树,营造树景观。让树姿态美丽动人,树风情千变万化。开辟森林公园,创建森林城市,建设园林村镇,以及“景观走廊”,实现大地园林化,为美丽中国梦增绿添彩。 长长久久树服务。目前已知寿命最长的树,树龄在万年以上,其时间长度超越了人类文明史。一棵长寿树,尽可“阅尽人间沧桑”。大部分树的寿命在百年以上,所能提供树服务的时间超过三代人。陕西黄帝陵“黄帝手植柏”是“黄帝的树”,也是华夏文明的树,炎黄子孙的根。一棵树,服务几代,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十分难能可贵!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当植树的人走进了历史,其所植之树仍活在当下,继续向后世提供树服务。在子孙那里,树是前辈的标记,前辈的符号。树,承载着过往的岁月,承载着历史文化。今日之树生态、树景观、树文化,多为前人创造,我们感念前人之功德。当代中国人正在创造新的植树史,植树造林,植绿造美,恢复与重建美丽的森林,必将为后世留下璀璨夺目的树生态、树景观、树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