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羚学者
在“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中,将国土空间一分为三,即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1)城镇空间:是指以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城镇建设空间和工矿建设空间,以及部分乡级政府驻地的开发建设空间。(2)农业空间:是指以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为主体功能,承担农产品生产和农村生活功能的国土空间,主要包括永久基本农田、一般农田等农业生产用地,以及村庄等农村生活用地。(3)生态空间:《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明确,“自然生态空间(以下简称生态空间),是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为主导功能的国土空间,涵盖需要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岸线、海洋、荒地、荒漠、戈壁、冰川、高山冻原、无居民海岛等。” 上述“三大空间”,简称为“三区”。在“三大空间”内,再划分出三个核心的区域,即是“三条控制线”范围,“三条控制线”即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简称为“三线”。“三大空间”“三条控制线”合在一起,简称为“三区三线”。 中办国办《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做出安排,并用了大量文字进行了复杂表述:“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优先将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防护等功能的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以及生态极敏感脆弱的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海岸侵蚀等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其他经评估目前虽然不能确定但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对自然保护地进行调整优化,评估调整后的自然保护地应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发生调整的,生态保护红线相应调整。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前提下,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主要包括:零星的原住民在不扩大现有建设用地和耕地规模前提下,修缮生产生活设施,保留生活必需的少量种植、放牧、捕捞、养殖;因国家重大能源资源安全需要开展的战略性能源资源勘查,公益性自然资源调查和地质勘查;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监测和执法包括水文水资源监测及涉水违法事件的查处等,灾害防治和应急抢险活动;经依法批准进行的非破坏性科学研究观测、标本采集;经依法批准的考古调查发掘和文物保护活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适度参观旅游和相关的必要公共设施建设;必须且无法避让、符合县级以上国土空间规划的线性基础设施建设、防洪和供水设施建设与运行维护;重要生态修复工程。”《指导意见》对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的表述相对简单。 毫无疑问,与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相比,生态空间更加复杂多样;与农业空间内的永久基本农田、城镇空间内城镇开发边界范围相比,生态空间内的永久生态空间(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空间)更加复杂多样。从空间同质性上分析,城镇空间整齐简单,农业空间居中,生态空间丰富多样。整齐简单的、相对整齐简单的国土空间,适宜于规模化建造,有利于人口聚集、经济聚集,已经建造成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复杂多样的国土空间,不适宜于规模化建造,不利于人口聚集、经济聚集,从而长久保留了自然生态空间本质。一定意义上讲,空间多样性即是生态空间的本质规定。生物多样性、生物体系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皆源自生态空间多样性。生态空间多样性越突出,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物体系越庞大,生态系统功能越健全。 生态空间多样性是生态空间治理的重要基础。在生态空间上,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岸线、海洋、荒地、荒漠、戈壁、冰川、高山冻原、无居民海岛……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被称为“地球之肺”,草原是“地球之肤”,湿地是“地球之肾”……这是在表述生态空间多样性系统功能。在森林里,尚有原始林、完整林、残次林,天然林、人工林,乔木林、灌木林,公益林、商品林……要根据生态空间多样性特点,研究生态空间分类标准,并以标准为根据,编制生态空间损益平衡表,建立分类治理、分级治理、科学治理机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久久为功,实现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治理目标。 背景资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规合一”成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就曾指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开发管制边界,落实用途管制。”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坚定不移的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科学合理布局和整治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同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党的十九大明确“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三区三线”的划定及管控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内容。“三区”突出主导功能,“三线”侧重边界刚性管控。 国务院批复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对“十三五”国土空间分类整治提出要求:(1)城镇空间的土地,纳入城市整体开发和管理,与中心城区进行整体规划和整治,加强城中村改造开发,鼓励建设新型居住社区;开展城乡结合部土地整治,优化用地结构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同城化、实现市民化。(2)农业空间的土地,按照方便生产生活的原则,以促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大力推进农用地整理;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搞好乡村规划,合理引导农民住宅相对集中建设,促进自然村落适度撤并,开展旧村庄整理复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3)生态空间范围土地整治,着重加强土地生态修复和建设,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实行严格保护,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生态退化严重区域,按照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开展土地整治和保护工程,提高退化土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遏制土地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2019年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2019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要求编制工作体现战略性,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体现国家意志和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性,自上而下编制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对空间发展作出战略性系统性安排。落实国家安全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明确空间发展目标,优化城镇化格局、农业生产格局、生态保护格局,确定空间发展策略,转变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式,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和效率。 作者注:在国土空间中专门划分出自然生态空间,并实行特别治理机制,这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创举,必将在世界范围内为推进人与自然再平衡,实现人类文明永续发展开创出一条崭新的道路。我能够为新时代中国生态空间治理添砖加瓦,倍感自豪和荣幸。这也是日夜兼程,忘我奋进的心理机制和精神源泉。本文只是提出了“生态空间多样性”概念,希望能起到鸣锣开道的作用,由此开启广泛而深入的生态空间研究。也许,生态空间并不是独立的灵魂居所,但一定是人类灵魂最适宜的栖息地。希望全人类都能够采取行动,虔诚善待生态空间,让生态空间永久美丽、宁静、和谐,并成为人类灵魂理想的栖所。2020年4月6日于磨香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