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动态
大荔县林业局局长张建军发言 “中国冬枣第一县”美誉的大荔有着悠久的枣树栽植历史。大荔县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县”为目标,致力于打造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冬枣产业。目前,全县冬枣栽植面积42万亩,总产量50万吨,占比超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近年来,大荔县不断发力,走出一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林业模式。一是标准化管理保品质。大荔创新“政府扶持建园、合作社统一管理、农户分户经营”模式,打造运输、销售、服务等“一条龙”,标准化管理保证冬枣品质,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技术合作,共建“红枣新品种试验基地”。二是全过程监管赢得口碑。建立冬枣的质量控制体系和追溯系统,确保产地、生产、销售等各环节信息可追溯。执法监管,按照“政府+协会+枣农”模式,建立了县镇村组四级监管网络,切实规范冬枣产销秩序。三是品牌化经营谋发展。打造优质品牌,大荔冬枣品牌价值达48.68亿元、居全国鲜食枣类第一。目前,全县合作企业300 余家,建成销售中心8个,直营40余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点1000 处,远销泰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地。四是多元化推动延链条。实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销售企业26家,开发特色小吃和饮品10多种;推进“冬枣+旅游”模式,打造冬枣产业观光旅游带,建成枣文化博览园及“五纵五横”26公里环形观光路。推行电商服务,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网上交易额达33亿元。在发展冬枣产业的同时,大荔以创建森林城市为契机,推进五年大栽树行动,加快构筑沿黄防护林生态廊道,全县建设高质量防护林带3.3公里、台塬生态治理5000亩、沙荒地造林10000亩。初步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共生共赢的高质量发展大荔模式。 下一步,大荔将持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突出冬枣“首位产业”,让大荔更好更快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生态经济圈,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生态空间治理新篇章做出“大荔担当”、贡献“大荔力量”。 旬邑县林业局:六管齐下多方发力 扎实推动林业行政执法工作 旬邑县林业局局长第五耀林发言 “天然氧吧”——旬邑县今年以来,紧扣生态文明建设,强化林业执法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全面履行森林资源监督责任,扎实推动林业行政执法工作开展。一是针对森林公安转隶后,林业行政执法工作中出现的无专门执法机构、无执法队伍、无执法人员“三无”局面,旬邑整合由原森林公安派出所从事案件办理的机关公勤未转隶人员和防火队工作人员现有执法力量,组建了林业综合执法队,具体负责全县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确保了林业行政执法工作不断档、责任不缺位、力度不减弱。二是营造依法行政氛围,采取“以案释法+典型案件+法律条款”的做法,深入各镇办、村组广泛宣传依法查处涉林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依据、处罚种类、法律后果等,做到了处罚与宣传并进,达到了“查处一人,教育一片”的目的,提升了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林业法律法规的认知。三是提升执法人员素质,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强化实战练兵,开展案件评审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了林业行政执法效能。四是谋划各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征滥占、乱采滥挖、乱捕乱猎等行为,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五是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行政执法人员严格遵守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认真执行林业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不断加强森林资源的事中事后监管,形成了林业行政执法的“闭环效应”。六是着眼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印发了《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服务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加强与检察机关在信息共享、线索移交、案件调查、定期协商、诉讼协助等方面开展协作,增强了行政执法刚性,推动了林长及相关部门落实依法治林、管林责任,形成了依法保护林草资源的工作合力。
|
- 2023-08-28 宝鸡:加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促进林业高
- 2023-08-28 渭南市举办湿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培
- 2023-08-28 咸阳市表彰2022年度林长制先进集体、优
- 2023-08-28 咸阳市林业局组织“青少年走进森林马栏
- 2023-08-28 咸阳全市林业系统积极开展“8.15”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