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动态
脱贫攻坚是一项政治工程、民生工程。自脱贫攻坚以来,渭南依靠生态脱贫实现了绿美富的巨大转变,实现了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双赢的良好局面。据统计,近2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占全市65.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30.5%,增收4.6亿元,对全市贫困户脱贫的平均贡献率超过6.2%。 走进渭南临渭区杨郭镇牛寺庙村,谁能料想这个曾经脏乱差的省级贫困村,大力实施整村绿化美化提升,72.8%的绿化覆盖率,6条5.4公里绿化巷道,900亩空闲地绿化,扮靓村落的7.9万余株绿化树木,已然呈现出“村在林中、路在树中、人在景中”的农村生态新画面,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油然而生。 牛寺庙村是渭南市生态脱贫向贫困村美丽乡村建设倾斜的一个缩影。据介绍,自 2016年来,渭南市整合林业项目资金向贫困村倾斜,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础工程,共累计完成道路绿化提升1.1万余公里、村庄绿化1148个,其中绿化贫困村501个,全面改善了贫困村环境面貌,提升了贫困家庭精神面貌。 蒲城的唐桥陵景区,依托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了绿化,克服地理条件差、造林难度大、苗木成活率底等一系列困难,利用风钻打穴、石块垒坑、骡马运输客土的办法在坡度陡、土壤薄的石质山地造林1.2万亩,让贫困山区石头山变绿水青山。 抓生态就是抓发展、抓脱贫。近年来,渭南以大地增绿、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为目标,全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打造绿水青山,决胜脱贫攻坚。针对贫困地区交通不变、地形地貌复杂、生产条件落后的现状,将中省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向贫困地区倾斜,大力开展荒山荒沟荒滩荒沙生态治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自2016年以来,向贫困地区下达造林绿化任务160.23万亩,占全市总造林绿化任务293.12万亩的54.66%。组织贫困地区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649.75万人(次),栽植各类苗木 2395.5万株,带动了267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林业重点工程建设,4.7万户贫困群众发展干杂果经济林15.14万亩。 “治伤疤、保生态、防返贫”,渭南市通过实施“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五个一批”开放工程等措施,实行严格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快生态脱贫效果提升,坚持生态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积极引导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国有林场等林业基层单位开发公益岗位、开放经营场所。2016年以来,渭南累计实施退耕还林7.6万亩,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040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万余户,兑现补助资金1096万元,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累计为2万余户贫困户兑付生态效益补偿金1425万元,实现户均增收700多元。9个林业基层单位的开放吸收了120名以上贫困人口参与林业生产、经营等活动,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同时鼓励涉林合作社积极吸纳贫困人口务工,鼓励贫困户将林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累计吸纳贫困户务工的涉林合作社202个,带动贫困人口3825人,每人年均增收700元以上。同时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实施,增加了贫困地区绿色覆盖,激活了绿色力量,改变了以往穷山恶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敲开了一扇深度贫困县的增收致富之门,托起了增收希望,实现生态修复与脱贫共赢。 “当了一辈子农民,以前只管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现在我要负责全村的森林安全,守护好这片山水”。57岁的李俊成是澄城县王庄镇白草垣村一名生态护林员,在他心中深知这“特殊身份”的重要。家住合阳县甘井镇赵家岭小道上的代彦民,依靠生态护林实现脱贫,无论严寒酷暑,时刻谨记护林的重要性,巡护好每个山头,发放防火宣传材料,让林区安然无恙。白水县北塬镇北塬村生态护林员周志锋护好林子的同时,栽植了30余亩的花椒,自己获益还带领着村民栽植花椒致富.... 依靠生态护林政策实现脱贫的这些护林员都是渭南2595名生态护林员中的成员。在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中,渭南市实施生态帮扶项目,把聘用村护林员公益性岗位纳入精准扶贫工作之中,公开选聘,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责任心强,身体健康,能胜任野外巡护工作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吸纳为生态护林员。自实施生态护林员选聘续聘工作以来,渭南5个贫困县累计发放护林员劳务补助2224.37万元,让2595名生态护林员、9579名贫困人口直接受益,人均年增收6000元。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对生态护林员家庭收入平均贡献率超过65%.目前,渭南生态护林员管护总面积达到169.67万亩,人均管护面积653亩,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当下,生态护林已成为渭南脱贫攻坚的重要渠道,真金白银的获得感、幸福感,让老百姓意识到绿水青山也是幸福靠山,青山绿水不只是可看的美景、可用的柴火,更是保障长久幸福生活的“金饭碗”,让更多没有一技之长、离不开故土的贫困户过上了依靠劳动致富的道路,更走出了山清水秀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除此之外,渭南市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精准扶贫的重要引擎,采取科技进村、技术入户的方式,大力推动全市冬枣、核桃、花椒、柿子等产业扶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市依托合作社、涉林企业、农户深入推进造林、护林的基础上,加快特色林业产业发展,致力于延伸林业产业链条,发挥林业生态的综合效益,打造了临渭区谦顺天然特产有限公司、华州区高塘镇铁里村花椒加工基地等10个典型,全市共发展花椒39.96万亩、柿子22.54万亩、红枣6.46万亩。罗红侠是华州区高塘镇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在华州区林业科技人员带领下发展花椒栽植,如今实现年收入4万余元,彻底摆脱了原来贫困的面貌。依靠花椒产业脱贫致富的人,在渭南比比皆是。 大荔县安仁镇小坡村地处黄河老崖边,土地多为重度盐碱,种啥啥不收,在林业部门的技术支持与指导下,成立了绿源农庄冬枣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如今全村10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共同奔小康,现在小坡村已成了远近闻名的“亿元村”,同时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冬枣15万亩,冬枣已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金蛋蛋”,贫困户真正尝到了生态扶贫的甜头。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是党兑现承诺的一年。渭南市倾力打造绿水青山,实现生态与脱贫双赢,走出一条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生态脱贫相融共赢、相互促进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作者:韩莹 蒙红军) (责任编辑:admin) |
- 2023-08-28 宝鸡:加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促进林业高
- 2023-08-28 渭南市举办湿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培
- 2023-08-28 咸阳市表彰2022年度林长制先进集体、优
- 2023-08-28 咸阳市林业局组织“青少年走进森林马栏
- 2023-08-28 咸阳全市林业系统积极开展“8.15”全国